2025年8月的某個清晨,一艘覆蓋著綠色蒙布的龐然大物緩緩滑入水中,激起的浪花在晨光中閃爍。
這是巴基斯坦訂購的第三艘麒麟級潛艇,也是巴方命名為“漢果級”的常規潛艇。
與前兩艘紅色蒙布不同,這抹綠色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仿佛在訴說著某種不為人知的秘密。
中巴合作的潛艇工程已經接近尾聲,然而讓人更想詢問的是,中國自主研發的超級斯特林發動機,真的已經裝進去了嗎?
![]()
潛艇項目進展
時間回溯到2015年4月,中巴兩國簽署了一項震驚國際軍貿市場的協議,巴基斯坦將從中國購買8艘麒麟級AIP動力常規潛艇,合同總金額高達50億美元,這不僅是當時中國最大的軍事貿易出口合同,更是中巴兩國戰略互信的重要體現。
2017年,巴方將這批潛艇正式命名為“漢果級”,寓意著對歷史功勛的致敬和對未來水下力量的期待。
2024年4月26日,首艇“漢果號”在武漢順利下水,標志著項目進入實質性階段,緊接著,2025年3月,二號艇“海豚號”也如期下水。
![]()
然而,真正引發關注的是2025年8月下水的三號艇,與前兩艘不同,這艘潛艇的艏部蒙布換成了綠色,這一細微的變化,在軍事觀察家眼中卻可能蘊含著重大意義。
有人猜測,綠色可能象征著技術升級,暗示著這艘潛艇可能搭載了中國最新研發的超級斯特林發動機。
這種猜測并非空穴來風,早在2021年底,中船集團711所就宣布成功研發出單機功率達320千瓦的超級斯特林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0%,這一數據遠超日本蒼龍級和德國212A型潛艇的動力系統。
![]()
隨著中方承建的前3艘潛艇陸續下水,壓力逐漸轉向巴基斯坦的卡拉奇造船廠。
自2022年底起,卡拉奇造船廠就開始了后4艘潛艇的建造工作,其中5號艇“塔斯尼姆號”已完成龍骨鋪設。
![]()
然而,對于巴基斯坦來說,承接如此復雜的潛艇建造項目并非易事,卡拉奇造船廠雖然有過組裝法國“阿戈斯塔”級潛艇的經驗,但漢果級作為中國039B型潛艇的外貿版,技術復雜度和工藝要求更高。
中國工程師團隊常駐卡拉奇,提供全程指導,但巴方能否在后續建造中復刻中方的精密度,尤其是動力系統的整合,仍是未知數。
![]()
中巴合作的優勢與局限
漢果級潛艇的技術參數在國際同類裝備中堪稱佼佼者,其艇長76米,水下排水量約2800噸,在4節航速下可航行8000海里,自持力長達65天。
這些數據意味著漢果級不僅具備強大的遠洋作戰能力,還能在水下長時間潛伏,對敵方形成持續威懾。
動力系統是漢果級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原計劃采用德國MTU柴油發動機,但由于德國的對華禁運政策,中國推薦了自研的CHD620柴油機作為替代方案。
![]()
與泰國不同,巴基斯坦對中國裝備的信任使得這一替代方案迅速落地,確保了項目的順利推進,CHD620柴油機在連續192小時的全功率測試中表現穩定,性能參數甚至超越了德國原版。
與國際同類裝備相比,漢果級的優勢顯而易見,日本蒼龍級潛艇搭載的KO3型斯特林發動機單機功率僅為75千瓦,4臺總和仍不及漢果級的超級斯特林發動機。
![]()
德國212A型潛艇雖然配備了9組PEM氫燃料電池,總功率接近中國超級斯特林發動機,但氫氣存儲的安全性問題一直是其短板,相比之下,漢果級的液氧-柴油方案不僅功率強大,而且安全性更高。
然而,技術優勢背后也隱藏著挑戰,超級斯特林發動機雖然在實驗室中表現出色,但其軍用級穩定性測試需要漫長的時間。
![]()
三號艇的綠色蒙布引發了關于超級斯特林發動機的激烈討論。
支持者認為,綠色象征著“技術通行證”,中國可能在巴鐵潛艇上驗證頂級配置,這符合其一貫的技術驗證策略,他們指出,中船711所早在2021年就宣布超級斯特林發動機研發成功,經過幾年的測試,技術可能已趨于成熟。
![]()
反對者則持謹慎態度,他們認為漢果級作為外貿型號,更可能采用成熟版斯特林發動機,超級型號可能預留至巴方自建批次。
但麒麟級潛艇項目的意義遠超裝備出口本身。
![]()
中巴合作意義與展望
對于巴基斯坦來說,這是其海軍現代化的關鍵一步,8艘漢果級潛艇全部服役后,巴基斯坦的AIP潛艇數量將達到11艘,與印度的潛艇數量比將從1:3升至近1:1,這將徹底改變南亞地區的水下力量平衡。
漢果級潛艇的戰略威懾能力不容忽視,其搭載的巴布爾-3型巡航導彈射程達700公里,可攜帶核彈頭,具備對印度縱深地區的打擊能力,2025年巴基斯坦在“和平”軍演中公開展示首艇,模擬發射巴布爾-3導彈,正是對這種威懾能力的一次實戰化驗證。
![]()
對于中國來說,這是技術自信的體現,超級斯特林發動機、CHD620柴油機等“中國芯”的成熟,標志著中國已突破西方在動力系統上的壟斷,具備向外輸出頂尖裝備的能力。
麒麟級潛艇的成功,不僅鞏固了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也為中國軍貿樹立了新的標桿。
但麒麟級潛艇的快速建造和下水卻引發了印度的強烈反應,印度緊急啟動“潛艇接骨術”,將現役“鲉魚”級潛艇切斷插入10米AIP艙段,但法方燃料電池的安全性與重心隱患可能引發災難。
![]()
這種倉促應對凸顯了印度在潛艇技術上的短板,也反襯出中巴合作的高效與深度。
三號艇的綠色蒙布終將揭開,無論是否搭載超級斯特林發動機,麒麟級潛艇的密集下水已宣告,中國軍貿不再靠低價取勝,而是以技術代差重塑游戲規則。
![]()
對于巴基斯坦來說,如何在卡拉奇造船廠完成后4艘潛艇的建造,尤其是動力系統的整合,將是未來幾年的關鍵挑戰。
那超級斯特林發動機的軍用穩定性何時驗證完成?是否會在中方剩余1艘或巴方自建批次中搭載?這些問題不僅關系到漢果級潛艇的性能提升,也影響著中國在國際軍貿市場的競爭力。
![]()
結語
超級斯特林發動機、中巴合作的未來、南亞地區的戰略平衡,這一切都交織在這艘潛艇的命運中,這場跨越國界的造艦工程,不僅是技術的較量,更是戰略的博弈。
而超級斯特林發動機的懸念,終將成為推動潛艇技術進步的動力,引領著人類向更深的海洋探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