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藏家鄉(xiāng)——南洞庭
這里,是我的寶藏家鄉(xiāng)——
南洞庭東接湘陰,南鄰益陽
西望城區(qū),北枕蒿竹河
152平方公里湖洲莽莽
11550公頃蘆葦蕩是天地潑墨的綠意
滋養(yǎng)著萬人煙火可你可知?這蒹葭深處
藏著何等“狠角色”!更鼓臺的金戈鏗鏘
上封港的獵獵旌旗
血湖場的英雄氣血……
南宋楊幺在此布下水寨縱橫
“陸耕水戰(zhàn)”的殺伐聲
早已化作風過蘆梢的沙沙低語
而今天,這片被烽煙淬煉
被滄浪重塑的土地
正以另一種“狠”震撼世人——
164種鳥類在此掀起“羽翼風暴”
湖洲盲盒一開,皆是生命狂想!
![]()
![]()
![]()
狠歷史:從楊幺水寨到泥沙造陸的傳奇千年
![]()
水戰(zhàn)傳奇:
南宋猛人楊幺在此玩轉(zhuǎn)“陸耕水戰(zhàn)”
布下十余水寨!
咱場子里的“更鼓臺”(澎湖潭)
“上封港”(現(xiàn)觀鳥站)
“撂刀口”、“血湖場”…
這些地名聽著就帶殺氣
是當年金戈鐵馬的最佳注腳!
![]()
洲土“變形記”:
別小看腳下土地!
秦漢是平原,唐宋變湖洲
明初毀林筑堤,泥沙倒灌;
清乾隆到民國初,漢壽大堤一潰
泥沙狂瀉20年,硬生生把澎湖
西汊湖等水域淤成了陸地!
貧民上洲“結(jié)棚”開荒
上演真實版“滄海桑田”
新中國成立后,洲土歸樵民
蘆葦場幾經(jīng)變遷,終成今日格局——
一部人與水斗、與水共生的硬核生存史詩!
狠生態(tài):160+種鳥浪翻飛的“生命大爆炸”
![]()
![]()
這里不是普通濕地
是開掛的生態(tài)寶庫!
氣候“溫床”:
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
簡單說就是光熱管夠
雨水充沛、無霜期超長!
妥妥的天然大溫室
植物開派對:
64科165屬280+種植物
在湖洲灘涂上肆意生長
蘆葦是絕對C位,綠浪滔天!
![]()
![]()
“植物基因銀行”——
濕地植物國家林木種質(zhì)資源庫
就扎根沅江南洞庭新勝垸五花洲
2022年正式C位出道
光草本就收了80多種
木本更是攢了360+
連川三蕊柳、水松這些珍稀
“老寶貝”都在這安了家
![]()
![]()
鳥類“天堂頂流”:
最炸裂的在這里!
164種鳥兒在此安家或歇腳!
冬天91種候鳥來“避寒”
夏天49種候鳥來“度假”
還有24種“土著”和過路鳥
國家一級保護的大佬
(如中華秋沙鴨、黑鸛)有6種!
二級保護(如小天鵝、白琵鷺)26種!
地方保護33種!
萬鳥齊飛掠過蘆葦蕩的場面
堪稱“鳥浪”視覺盛宴!
狠手藝:爐火不熄、匠心傳承的“江湖絕活”
![]()
洲土養(yǎng)人,更養(yǎng)手藝!
這里的匠人,個個身懷“絕技”:
硬核手作:
“萬興紅爐”的茅鐮刀
火了三四十年,爐火至今通紅!
徐家?guī)X的民間藝人
玩轉(zhuǎn)紙扎、木雕、細木工
把竹木“盤”出靈魂!
大碼頭、永勝的大木匠
造船手藝曾征服萬頃波濤!
![]()
生活美學:
五花洲、車子岐篾匠曾經(jīng)的魚罶、魚罩
(雖被膠絲網(wǎng)取代)
巧手記憶仍在指尖流淌
老一輩女性的剪紙、繡花鞋墊
威風虎頭帽、清涼夏日兜兜
一針一線,繡滿對生活的滾燙熱愛
這些手藝,是煙火人間最美的注腳
![]()
南洞庭,本是一場宏大的“渡”它渡烽煙為平湖
渡泥沙成綠洲
渡金戈鐵馬為羽翼翩躚
渡生存掙扎為匠心不熄歷史在此擺渡
生命在此過渡
鄉(xiāng)愁在此泊渡這片蒹葭深處的寶藏,不必喧嘩——它有164種鳥鳴譜曲
有千年水寨奠基
有不斷骨的浮橋為證
你聽,那道刻在葦場額上的“靈符”
正隨風吟唱:水漲為渡,洲露亦為渡——
此間永恒,是南洞庭的呼吸
(圖文 | 鄧思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