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害怕的,正是我們所渴望的。
索倫·克爾凱郭爾的這句深刻斷言,是其存在主義哲學的核心洞見之一,具有豐富的哲學和心理學內涵。
這句話的大意是: 我們渴望的事物,往往意味著要打破現有狀態(安全區)、承擔未知風險、面對自我的真實需求和內心的脆弱;而我們所恐懼的,并非事物本身,而是追求它時必須面對的 “不確定性”、“代價” 或 “自我暴露”。但這些恐懼的根源,恰恰是因為這件事對我們足夠重要,是我們真正渴望的。
![]()
例如:
人們渴望 “婚姻或愛情”,但害怕 “被拒絕”、“失去自由”、或“需付出的代價”;
人們渴望 “成功”,但害怕 “失敗”、“付出代價”、或“失敗后被他人取笑”;
克爾凱郭爾的這句話提醒人們:直面恐懼,即是接近自己的渴望。它啟示人們:
![]()
1、逃避恐懼即是逃避渴望
恐懼是渴望的 “信號”,而非 “障礙”。恐懼的存在,恰恰證明了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揭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真實需求。
如果人們逃避恐懼,也將會在無意識中推開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
2、恐懼等極端情緒是認識自我的有效方式
逃避恐懼即逃避渴望與真實自我。
你無法修復一個你自己都無法覺察的問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夠了解他人的人算是有智慧,但能夠認清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明智。
人生的首要任務是認識自己,唯有認識自己,才能發現并打破自己身上的各種枷鎖,從而不斷超越自我。
![]()
一個人,成長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覺察并超越束縛自己的錯誤思維、認知和習慣等自我枷鎖,打破自我局限。
但人們往往習慣于關注他人、關注自己想要的,卻唯獨很少關注自己。
對此,克爾凱郭爾強調:人最容易忘記的是自己。
而恐懼等極端情緒是認識自我的有效方式。
正如克爾凱郭爾所言:“恐懼是認識自我的一種方式,情緒是了解自己的一種有效方法,因為它使人感到絕望和無助,從而揭示人的真實存在狀態。人們必須開始直面自己的生活,直面自己遇到的問題。”
![]()
3、直面恐懼,將其轉化為成長的契機
要想改變一件事,首先就要接受它。
任何人都難以通過逃避的方式,獲得他想要的事物。
真正的成長和自我實現,發生在不斷地打破自己的舒適區時。
改變自己和提升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如實地覺察并勇于直面自己束縛自己的陰影(例如恐懼、脆弱、焦慮和執著等)、錯誤的思維、做事方式和習慣等,而非回避或美化。
![]()
正如榮格所強調的:我們必須接受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并將它們視為通往智慧的道路。你無法修復一個你不愿面對的問題,逃避自我,終將付出代價。
因此,當你對某件事情感到恐懼或焦慮時,不要急于否定或逃避它。不妨停下來思考:這種極端的情緒是否恰恰指向了我內心深處真正渴望的東西、是否指向了我當下最應該改進的地方? 它可能在揭示你真正要重視什么。
![]()
對此,榮格強調:找出一個人最害怕什么,這就是他下一步發展的方向。
克爾凱郭爾的這句話啟示人們:要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恐懼,將其視為探索真實渴望、理解自我,發現自己當下局限或束縛、突破自我的機會。
它提醒我們,人生中最有價值的東西,往往隱藏在那些最令我們感到恐懼的事物背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