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世界的目光都放在普京與特朗普在美國阿拉斯加的會晤上,而讓人意外的是,歐盟出了個大風頭。馮德萊恩在半個月內連連賭輸,曾經外界將她稱之為歐洲女王,但從如今的情況看,她這個女王怕是當不長久了。
因為中方拿出一招反制,直接重創了其金融供應鏈。那么,中方為何要突然反制歐盟?
![]()
當初,歐洲各國選中馮德萊恩當歐盟主席,是想要她帶領歐盟越發展越好的,但馮德萊恩上位后并沒有什么卓越政績,反而在近段時間接二連三的遭受打擊。
這些打擊大概可以歸之為三重,令歐洲許多國家為之不滿,認為馮德萊恩擅長的就是出賣歐洲利益。
我們先來說第一重打擊吧,這個打擊來自于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27日,正在蘇格蘭訪問的特朗普在私人莊園里接見了歐盟主席馮德萊恩。
雙方主要談論的是關稅稅率,馮德萊恩是有備而來,她拿出了不少看起來不錯的條件,而這些條件都是以美國獲利為導向的。
然而現實是,特朗普看不上馮德萊恩給出的這些條件。在與之交談時,他始終冷著個臉,反觀馮德萊恩則滿臉熱情,特朗普非常強硬,不后退一步。
最終沒辦法的馮德萊恩決定追加60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還將購買75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
![]()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要求歐洲必須持續從美國購買軍事裝備。要知道,近幾年,歐洲非常想擺脫對美國的軍事依賴,可特朗普這招讓歐洲“擺脫美國”這句口號成了空談。
林林總總,幾項加起來,美國將從歐盟榨取上萬億美元的利益還不止。
畢竟軍事裝備這項可是肥的流油的領域,光2024年,歐盟各國就從美國進口了價值1400億美元的各類武器。馮德萊恩也不想同意,但是歐盟已經被特朗普的關稅壓的喘不過氣來了。
所以,明知道這是不平等的貿易協議,她也不得不在上面簽上自己的大名。協議簽訂之后,歐洲各國炸了鍋,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直言不諱的說:馮德萊恩向特朗普屈服了,歐盟與美國簽訂的協議根本就不是互利共贏的合作,而是無休止的退讓條款!
這意味著什么呢?歐洲各國不僅要付出慘重的經濟代價,還將不能實現軍事領域完全自主化。
![]()
第二重打擊,仍然是特朗普一手給予的。8月15日,普京就要在阿拉斯加州某軍事基地與普京舉行會晤了,雙方主要商量的是俄烏停火以及和平方案問題,但歐洲一向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的,說白了吧,歐洲各國之所以不遺余力的給烏克蘭送資金,送武器,其目的就是想讓烏克蘭與歐洲站在一起,成為共同對抗俄羅斯的伙伴。
再者說,現在特朗普已經放出了話,本次會晤中有關于割讓領土的議題,而毫無疑問的,俄軍占了上風,那么割讓土地的一方肯定就是烏克蘭,俄軍已經占領了烏克蘭東部的多個地區,如果美俄雙方在沒有歐洲和烏克蘭參與的情況下達成了割地停火方案,那么俄軍就可能一直控制烏東地區。
![]()
而烏東地區對歐洲非常重要,一旦俄軍長期盤踞在這里,如同“虎睡臥榻之側”,整個歐洲都將心生惶恐。
而對于特朗普不讓歐洲領導人參會,歐洲各國采取了什么辦法呢?他們沒有強硬抗爭,也沒有找特朗普去談,而是選擇了最無效的方式——聲援。
連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都敢強硬反對特朗普不邀請自己參加會晤的行為,何況歐洲周各國呢,可現實情況是,他們確實沒有提出有效反對。
外界猜測,經過特朗普的關稅施壓后,歐洲各國確實是被特朗普嚇住了,以至于不敢正大光明的強硬反對美國,以達到維護自己權益的目的。
再說馮德萊恩,身為歐盟主席,按理說,她這個時候該千方百計的讓歐洲各國參與到普京與特朗普的會晤中去。
![]()
畢竟,如果美俄真悄無聲息的達成了協議,歐洲安全利益受到影響,她這個歐盟主席也沒什么好果子吃。
但讓歐洲各國最失望的一點就是,馮德萊恩對此事保持了沉默,沒錯,她甚至沒有站出來抨擊。
如果說前兩重打擊都是開胃小菜,第三種打擊是對整個歐盟以及馮德萊恩本人的一記重擊。
8月13日,我方商務部下發通告,將兩家歐盟銀行列入反制清單,禁止其與任何中國企業和個人展開交易。
這兩家銀行位于匈牙利,雖然說規模不大,但它涉及著歐盟的很多金融往來,不僅與中國,與中東多個國家,與日韓等國都有金融往來。
中方這招直接重創了歐盟的金融產業鏈,這是中方給歐盟的沉痛打擊,也是歐盟咎由自取。
![]()
別忘了,8月9日時,歐盟無端指責中國與俄羅斯進行非法交易,但沒有拿出任何證據。
在這樣的情況下,歐盟竟然把兩家中資銀行拉入了制裁名單。當時,中方反駁歐盟,稱其違反國際法,對中歐合作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可歐盟不聽,偏偏一意孤行,最終迎來了中方的反制,一切都是其自作自受。
實際上,歐盟之所以制裁中國銀行,目的不外乎于給美國納投名狀。要知道,歐盟一向對華態度微妙,往往在被美國針對或者想從美國得到些什么合作的時候,就會致力于打壓中國。
如此一來,美國就會認為,歐盟始終跟美國站在同一立場上,從而給歐盟以想要的東西。但現在,美歐關系早已不是過去那副“親密盟友”的模樣了。
![]()
至于馮德萊恩,想用制裁中國,給美國納投名狀之舉更是愚蠢至極,因為這只會導致歐盟發展處處受阻。
遙想7月份,匈牙利,波蘭等多國官員抨擊馮德萊恩道:是時候讓她離開了。如今,三重打擊在短短半個月內發生,無疑給其政治生涯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接下來,且看馮德萊恩這位歐洲女王會做出怎樣的抉擇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