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作戰篇開篇云: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分奉,日費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
![]()
意思很明確,打仗打的是錢糧,因為戰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沒有經濟基礎做支撐根本就打不起仗,在革命戰爭年代,無論是土地革命戰爭年代的紅軍,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新四軍,一直到解放戰爭年代,我軍涌現出了許多沖鋒陷陣的一線戰將,同時,也有許多從事后勤保障,軍需供應的功臣,建國后授予開國將帥、開國元勛,他們為全面勝利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勛。其中一直為革命籌集資金的秦邦禮便是最杰出的一位。
![]()
秦邦禮是博古(原名秦邦憲)的弟弟,博古是紅軍時期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一度擔任過最高領導人,知名度非常高,他的弟弟秦邦禮只比他小一歲,但兩人的經歷就完全不一樣,博古是一直讀書,先是在省立師范附小,省立工業專門學校就讀,后又考入上海大學,在校閱讀進步書刊,議論時政,向往革命,思想活躍,被組織吸收加入黨團,還到蘇聯留學。而比博古小一歲秦邦禮因為家境困難,為了資助哥哥和妹妹繼續讀書,14歲時就主動放棄學業,在一家錢莊做學徒工,后來又當店員。
![]()
秦邦禮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由于細心聰明,很快就熟悉和掌握了店鋪的主要業務,把生意打理得很紅火,并將店鋪經營得有聲有色。他的工作效率非常高,頗有生意頭腦,只要一發現有掙錢的機會,就立即行動,他把無錫的大米倒運到上海賣,因大米口感好,價格又公道,米店生意非常好,他還用賺來的錢,繼續滾動式經營,陸續開了煙紙店、雜貨店、糖店。這為他以后開展為組織的實業經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后來,博古把秦邦禮介紹給了負責經濟工作的領導人,他加入了特科,成為隱蔽戰線的一員,其具體工作是建立秘密交通站、通過做生意的方式籌集經費。此時,特科領導人小心翼翼地從懷里抽出2根金條交給秦邦禮,告訴他這是做生意的起手本錢。
![]()
拿著2根金條的秦邦禮果然不負所望,他利用以前積累做生意的經驗,很快就開起了一家店,名義上是經營糧油物資,實際上為組織人員租依據,還有營救被捕人員出面“打保單”。慢慢地店賺了錢,他又開起了一家家具店,供組織開會使用。一次黨組織開會途中突然遭遇軍警搜查,開會人員將文件放在使用的家具中,并把事先準備好的麻將拿出來,做成一副剛剛在打麻將的樣子。由于家具有特制的夾層,并沒有查出什么有用的資料。
![]()
秦邦禮這些商店為革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是為我方開展工作提供了掩護的場所,二是賺來的錢為革命提供了物質保障。
![]()
這一時期,在上海總部機關的很多干部要遷往江西的中央蘇區,上級把護送的任務交給了秦邦禮,他為了做好這項重要的工作,他在廣東汕頭開了一家藥店,那個時候,從上海到瑞金必須經過廣東或者港島,他打通了這條從上海坐輪船到汕頭,然后經三河壩、大埔、永定、上杭、汀州到瑞金的紅交通線。
![]()
由于這條線路要途經白區、半游擊區和蘇區,不少還是山路,條件非常艱苦,在嚴酷的斗爭中,秦邦禮的藥店開設后,很快成為接送我方人員、傳遞情報、營救干部、購買緊缺物資的重要聯絡點,為紅色根據地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他個人也得到了極大的鍛煉。
![]()
在護送高層領導人的過程中,其他的比較順利,畢竟是中國人,但有一個人是比較麻煩,最具傳奇色彩,那就是軍事顧問李德,由于他是德國人,體貌特征特別,路上不時被盤查,在敵人嚴密的設卡盤查下,他是無論如何都到不了蘇區的。為順利把他轉移到瑞金,秦邦禮絞盡腦汁。他先是讓李德打扮成游客從上海坐郵輪抵達汕頭,在汕頭秦邦禮把李德裝扮成考古學家出發,抵達大浦后又把他打扮成傳教士,最后,李德是胸戴十字架,身穿黑長袍傳教士,經過各地縝密地接力安排,最終讓李德安全到達了瑞金。
![]()
護送完領導人后,秦邦禮繼續回到上海潛伏,以做生意的名義,源源不斷地向中央蘇區輸送各種物資和緊缺商品。
![]()
抗戰爆發后,因為秦邦禮在上海有經商經歷,懂外語,且五官端正、溫文爾雅,組織把在香港開一家公司的重任交給了他。在這里,他辦起了“聯和行”公司,公開業務是南北雜貨,真正做的事情是采購西藥、通訊設備、發動機等緊缺物資。還要負責在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中募集資金和物資,支持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日。為了增強工作的隱蔽性,秦邦禮改名為楊琳(楊廉安等)。
![]()
“聯和行”公司開辦起來后,由于他經營有方,交際能力特別強,還會幾門外語,“聯和行”的生意非常火爆,大量的物資和經費源源不斷地送到了八路軍和新四軍的部隊里。為蘇區和抗日前線提供了包括電臺、藥品及醫療器械等緊急物資120多噸,資金500萬美元。
![]()
隨著香港的最后淪陷,聯和行失去了與上級組織的一切聯系。而聯和行暫存的大量資金,和一家妻兒老小生命安危,都成為擺在楊廉安面前的難題。他決定讓妻子王靜雅挑著兩個籮筐,一頭裝著不滿一歲的兒子,一頭裝著僅有的家當,帶著年邁失明的小腳婆婆,領一家七口和難民一起逃離香港,從此失散多年。他自己則縫制一件馬甲,把所有資金卷成小卷,塞進一個個小口袋里,將沉重的馬甲穿在身上,保護著聯和行的大額資金和組織的經費,一路撤退到了廣州。
![]()
他穿過了日軍侵占的廣州,穿過戰火硝煙中的南寧;他穿過了緊張備戰的桂林,穿過山路蜿蜒的整個貴州;他跨過珠江、西江、長江,翻越南嶺、武陵山、大婁山,從初春走到深秋。楊廉安穿著它,喬裝成難民、乞丐,不停變換著身份,甚至扮裝成和尚,一路化緣,吃著殘羹剩飯,也沒有動資金,足足走了八千里,這批巨額資金送到了延安,為抗戰勝利立了大功。
![]()
解放戰爭時期,秦邦禮奉命再次回到香港,繼續開辦“聯和行”,主要的工作就是將東北的糧食運出來,換取工業物資,為解放區采購和輸送大量戰備物資。從三大戰役、渡江作戰直至解放廣州、海南,都作出了突出貢獻。隨著東北和港島的海上貿易通道打通,聯合公司迅速壯大,營業額節節攀升,影響力日益擴大。
![]()
隨著公司規模越來越大,為了更好地發展對外貿易,增加收入,培養外貿干部,把公司做大做強。秦邦禮將“聯和行”改名為“聯和進出口公司”,后來又改名為“華潤公司”,秦邦禮擔任首任董事長。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后來華潤公司躍升為世界500強企業。
![]()
建國后,為革命勝利提供大量經費的秦邦禮,除了繼續擔任華潤公司董事長,還擔任過中央對外貿易部計劃局局長、國家對外經濟聯絡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等職,成為一名部級干部。1968年12月10日,秦邦禮不幸逝世,享年60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