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老白第175篇原創筆記
前言
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中寫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職場也一樣。年輕時,曾覺得“以德報怨”是格局,“相逢一笑”是氣度。
中年后,鬢角微霜才醒悟:職場上,有些裂痕無法修復,崩塌過的信任也不可能彌補。
晉升時遭遇背刺,失敗時被迫背鍋的事見多了,難免感慨:中年人的通透,都是用摔跟頭換來的。
01 裝大度?其實是給自己埋雷
前幾天讀到一句話:
智者看行為決定關系,愚者靠關系包容行為。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所謂的“顧全大局”和“職場體面”,明知被人挖坑,利益受損,卻不得不選擇隱忍,甚至主動向對方示好。
其實,這種選擇無可厚非,畢竟只要人在職場,不可能凡事都能隨心所欲。只是,一定要記住:
對惡的寬容,不是修養,而是對善的消耗。
換句話說,永遠不要給坑過你的人,第二次傷害你的機會。
成年人的信任本就是張白紙,揉皺了就無法恢復如初;職場上的惡意,也從不會因你的寬容而收斂,只會變本加厲。
“大度”是種美德,但坑過你的人配不上。擺明態度,設立邊界,才不會給對方再次給你埋雷的機會。
02 講情誼?主動把刀柄給別人
職場從不缺少“笑臉人”:表面上在你遇到難題時拔刀相助,轉過頭就在上級面前說你能力不足;看似提高團隊效率,實則臟活累活全是你的任務。
和這種心眼像蜂窩煤一樣的人打交道時,講情誼,只會正中他們下懷。
《繁花》中的寶總有句臺詞:
“生意場上,情面是面子,算計是里子。”
這就是為什么,那些礙于情面,不愿和別人撕破臉,仍想著修復關系的人,往往會在別人的算計下一敗涂地的原因。
因為擅長玩心眼的人,會用“情誼”綁架你的底線,用“人情”模糊利益邊界。越和他們糾纏,越在他們眼中有利可圖。
他們早已悟透職場的本質是利益交換,絕不在乎情感鏈接,任何對他們有利的人和事,都可以用之即來,揮之則去。
古話說:“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但在職場,這一線更應該成為“防火墻”,寧愿不見,也不能讓他人輕易跨越。
03 對翻過臉的人,只有薄情
毛姆曾說:
“心軟和不好意思,只會殺死自己。理性的薄情和無情,才是生存利器。”
在我看來,這句話放在職場足以奉為圭臬。
哈佛商學院曾有研究,結果顯示:85%的職場沖突后,“和解”只是風險管控,而非關系重建。
現實生活中,相信你不難發現,很多鬧過矛盾甚至反目成仇的同事,即使在上級干預下握手言和,也難免在暗地里互相拆臺。
成年人的世界,與其幻想和翻過臉的人“一笑泯恩仇”,不如牢記“敬而遠之,才得平安。”
畢竟,無論是因為利益還是原則,又或者某些無足輕重的小事,翻臉,本質上還是三觀不同。
用理性取代交情,用薄情保持距離,和翻臉的人從此翻篇,及時止損,遠勝于糾結形同陌路的原因。
寫在最后
曾仕強教授說過一句無比適用于職場的話:
“一定不要和任何人走得太近,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反目成仇。”
職場這座江湖中,真正的高手不是八面玲瓏,而是擁有在復雜中活得簡單的勇氣,從而到達這個境界:
看透人性,卻依舊從容。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