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2日,為期5天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落下帷幕。本屆大會設約5萬平方米機器人博覽會展區,涵蓋創新館、應用館、技術館三大展館,200余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的1500余件展品集中亮相,首發新品超100款。
在這場全球頂尖機器人盛會上,浙江企業攜人形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等全產業鏈創新成果重磅亮相,引發關注。從余杭科創企業的全球首款量產靈巧手,到寧波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領航者”系列,再到溫州企業的“海陸空隧”特種機器人矩陣,浙江力量正成為推動中國機器人產業升級的關鍵引擎。
在北京亦莊的大會現場,C303展廳內,杭州海創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的機器人樂隊正在演奏《我的祖國》。機械臂與靈巧手精準配合,揚琴、架子鼓與鋼琴的和鳴引發現場觀眾陣陣驚嘆。這支第三代機器人樂隊已能流暢演奏60余首曲目,此前在“良渚論壇”彈奏《梁祝》時便已驚艷世界。
![]()
杭州海創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展臺
在5萬平方米的展館中,浙江企業的創新成果覆蓋從核心零部件到整機應用的機器人全產業鏈,不少核心零部件企業乃至上市公司現場展出人形機器人產品。其中,浙江禾川人形機器人有限公司通過人形機器人展示旗下關節產品。
現場展示印證“技術革新須扎根應用場景”的觀點,越來越多機器人走出實驗室、深入多場景,讓智能有了溫度。
“誰是鐵甲拳王”人形機器人精彩格斗
宇樹科技展臺前始終人頭攢動,人形機器人拳擊表演賽吸引眾多關注,“誰是鐵甲拳王”成為焦點。兩個戴不同顏色頭盔和手套的人形機器人G1展開激烈格斗,快速出拳、踢腿、閃避……被打倒的一方躺在地上幾秒后,會自主彈坐起來繼續比賽,展現出出色的運動控制與平衡能力。拳腳相接間的金屬碰撞聲,引來現場觀眾頻頻喝彩。
![]()
宇樹科技機器人格斗賽現場
宇樹科技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王興興介紹,機器人在格斗中需完成十幾到二十個隨機組合動作,既要切換絲滑,又要應對強沖擊,這與無干擾表演的技術水平截然不同。他指著機器人鋁合金腿部的凹坑說:“這些凹坑正是抗沖擊技術突破的直接證明。”
此外,宇樹科技8月5日發布的新款四足機器狗產品Unitree A2也亮相大會,整機約37kg,空載續航約20km。
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千行百業
以地方名命名的人形創新中心是此次大會的一大亮點,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等均現場參展。
作為浙江省省級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現場展示了機器人在服裝車間、化工實驗室、商超零售等場景的應用。該中心自今年3月發布首款人形機器人“領航者1號”后,僅用四個多月便研發出新一代人形機器人“領航者2號NAVIAI”。相較于前代,“領航者2號NAVIAI” 外觀設計更類人化,硬件配置更可靠,操作性能更智能。
現場展出的“領航者2號NAVIAI”系列機器人身高165cm,體重60kg,單臂負載5kg,手臂末端執行精度達1mm,不僅能平穩行走、演講、執行打螺絲等復雜任務,還能與人類互動遞水。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機器人AI算力達275Tops,進一步提升響應和處理計算任務的速度。
新品首發 特種機器人矩陣覆蓋海陸空隧
杭州曦諾未來科技在C502展位全球首發高自由度腱繩傳動靈巧手Xynova Flex1,可穩定抓取單薄紙張和裝滿水的礦泉水瓶。
強腦科技推出新一代靈巧手產品BrainCo仿生靈巧手Revo2,智澄英達科技帶來TR5高性能通用人形機器人,展示夾生雞蛋和滴液操作等高精度技能。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C館105展位構建“海陸空隧”智能機器人完整“特種兵”矩陣:四足機器狗已應用于浙江、福建公安系統并進軍新加坡市場;申龍號ROV水下機器人具備300米作業深度,已為多座大型橋梁建立水下結構“健康檔案”;列車檢測機器人30分鐘可完成超10000個檢測項,已部署于杭州、上海等軌交系統。
杭州具微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頂尖高校科研力量,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控制技術,專注戶外四足機器人研發。該公司在C308展位的產品MOVENEWT1通過“智能感知+仿生運動+模塊化生態”的三位一體設計,融合環境感知與AI交互技術,實現從技術創新到場景落地的閉環。其核心競爭力不僅在于硬件性能領先(如續航高達12小時、負載50kg),更在于通過自研系統與開放拓展能力,為戶外登山探險、應急救援及工業物流運輸等領域提供可定制的智能移動解決方案。
浙商觀點引領產業方向
大會論壇上,浙江科學家與企業家分享具身智能前沿趨勢。
達摩院樂云具身智能平臺負責人陳明修在“技術融合”篇章專題論壇中,闡述AI大模型與機器人運動控制的協同創新。智澄英達科技創始人胡魯輝在論壇第二篇章交流發言,強調視覺決策執行(VRA)模型對機器人實用化的關鍵作用。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在回應上市相關問題時表示:“人形機器人價格下探至10萬元以內,是打開消費市場的關鍵突破點。我們正通過核心部件自主研發和規模化生產實現降本增效。”關于上市進程,王興興表示,他把上市當作一次“高考”,是企業邁向更成熟管理階段的標志,也是對股東的交代。
他還提到,目前以AI(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機器人行業確實關注度非常高。對于每家企業而言,包括宇樹,最本質的還是要花足夠的時間把產品做好:打磨出更好的產品、更好的價格、更加完善的功能、更好的售后體驗。另外,企業也要想好戰略方向,要提前一步想到未來幾年大概是怎么樣的,比如在AI、技術、硬件、生產制造、全球布局等方面,提前做好布局。
浙江政策沃土培育創新生態
浙江機器人產業的爆發非一日之功。
早在2017年,浙江就印發全國首個“機器人+”政策《浙江省“機器人+”行動計劃》。后續出臺的《浙江省打造智能機器人產業高地行動計劃(2020-2025年)》,更明確提出“到2025年成為全國智能機器人產業高地”的目標。
2024年4月,《杭州市促進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發布,提出對智能機器人“大腦”“小腦”建設、核心零部件和整機制造關鍵技術攻關提供支持。根據規劃,到2026年,杭州智能機器人全產業鏈工業產值將突破500億元,實現整機新產品50項,其中達到產業化水平的人形機器人整機產品不少于3項。
在這些政策支持下,浙江企業已展現頭部實力。據宇樹科技市場負責人王其鑫介紹,2024年該公司四足機器人占全球出貨量60%-70%。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杭州海創等平臺依托浙江大學等高校科研力量,加速技術轉化和產業孵化。
機器人產業的風向,正在浙江企業的創新實踐中愈發清晰。
來源:《浙商》雜志 記者 張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