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郝 鑫
編輯| 吳先之
傳統機器人發展有三個關鍵時刻:技術落地、量產到商業交付。
很多投資人把2025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視為具身智能的窗口期,將其稱為“交卷時刻”,原因就在于具身智能也到了量產逼近商業交付的階段,“從秀Demo的炫技階段,向產業閉環模式演進”。
最為直觀的變化在今年剛結束的WAIC和世界機器人大會里,一進場就能看到人形機器人技能比拼舞臺,它們站在修理鋪、小吃街、文藝站等場景,依次完成打鼓、舞龍、書法、調飲品、維修等精細化操作。
這里面當之無愧的主角是宇樹科技和智元機器人,現場的宇樹格斗機器人拳擊表演場場爆火,更是出現人機對戰的盛況,智元則在300平方米的展臺全方位地展示其機器人家族。
![]()
熱鬧之外,兩家的市場銷售分外積極,主動接洽潛在的購買方,甚至連產品宣傳冊都印了中英雙版。
宇樹和智元,分別代表著目前具身智能的兩條技術路線,即硬件和軟件。宇樹以四足機器狗起家,后涉及人形機器人領域,以足部的靈活性見長,率先實現了降本和商業化。智元則堅持軟硬一體的路線,以生態化的打法落地場景,開拓B端市場。
資本和政策齊下場,迅速撐起了整個具身智能的估值。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具身智能領域交叉的汽車主機廠、互聯網大廠、手機廠商等玩家也紛紛下場。
棋局未定,市場隨時面臨洗牌,位于具身智能第一梯隊的宇樹、智元,誰能率先上岸?
資本造“雙雄”
資本無疑是助推宇樹、智元壯大的主要力量。
據IT桔子數據,2024年-2025年,國內機器人領域一級市場融資迎來爆發。今年上半年,融資事件有286筆,較去年同期增多了166筆,同比增長率為138%。據測算,上半年機器人創業公司總融資金額達270億元。其中,上半年拿下數億元以上融資金額的國內機器人創業公司超過26家。
宇樹成立于2016年,開啟融資較早。企查查顯示,截至今年7月3日,宇樹共計發生了十筆融資事件。梳理下來,宇樹背后的投資方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風險投資機構,如紅杉中國、源碼資本、順為資本等;產業資本,如中國移動、吉利汽車、騰訊、螞蟻、阿里、美團、字節等;政府基金,如上海科創基金、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投資等。
宇樹最近的一輪融資停留在C輪,并已開啟上市輔導,目前估值超120億元。
同樣在沖擊IPO的還有智元,其成立較晚,吸納資本的速度更快。從2023年到今年的8月1日,智元已經迅速完成了十筆融資。
早期智元靠著“華為天才少年”彭志輝的明星效應,吸引來高瓴、藍馳等資本機構下場。A+輪的中后期,產業資本和政府基金進入,既有比亞迪、上汽等一類車企,也有京東、騰訊、TCL等科技公司。最新的一筆融資,智元引入了海外資本,獲得LG電子(LG Electronics)、韓國未來資產集團(Mirae Asset)聯合領投,為國際化市場鋪路。目前,智元的估值超過宇樹,約在150億元。
在具身智能賽道上,宇樹和智元目前各有優勢。
在產品推出進程上,宇樹2016年以機器狗起家,堅持硬件技術發展路線,也較早開啟商業化。調研數據顯示,去年宇樹營收3億元,接近1億元利潤。扣除政府補貼后,凈利潤規模在千萬元,實現了盈利。不過收入全部來自于其機器狗產品,小狗超過三分之二,大狗占比不到三分之一。
![]()
智元則一開始就押注了人形機器人方向,最近才開始補齊機器狗的業務板塊。宇樹在人形機器人上投入時間晚于智元,智元的技術板底也更為雄厚,集結了原華為、蔚來系骨干,在研發上投入超過宇樹。堅持軟硬一體,走世界大模型路線,推出了全系列產品線,還要打造生態兼具商業化。什么都想要的情況下,致使其市場動作緩慢,有時出現了搖擺的情況。
今年,宇樹和智元被迫狹路相逢。背后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人形機器人比四足機器人更有想象空間,資本下注到了可以撐起估值的人形機器人賽道上,兩家必然形成競爭。另外人形機器被市場推著走,已經到了商業化的階段,出貨量、訂單數等指標對比,一目了然。
走入同一條河流
6月,一則中標信息,將智元和宇樹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競爭擺在了明面上。
招標信息顯示,中國移動下單了國內最大一筆人形機器人訂單。采購項目總預算約1.2億元,其中智元以7800萬元中標全尺寸人形機器人標包;宇樹科技則以4605萬元拿下包含小尺寸人形機器人、算力背包及五指靈巧手的標包。
作為共同“金主”的移動,同時選擇了宇樹和智元。據智元通用業務部總裁王闖透露,訂單將采用分批交付機制,第一批幾十臺將落地中國移動省公司展廳和大型營業廳,招待、迎賓是目前人形機器人落地較為順利的垂類場景之一。
單就其中一家公司來論,訂單的含金量都創下歷史。招標網顯示,近一年內宇樹有近25條中標信息,采購金額在幾萬到幾百萬不等。高校實驗室和普通學校是主力,分為按批采購和按量采購。
宇樹市場銷售告訴我們,“高校相當于買回去了模型,具體用到哪里他們也不清楚”。宇樹會跟進一些客戶,在一些場景探索技術邊界和數據積累,例如與蔚來合作,在汽車工廠完成搬運任務。
但包括宇樹在內的機器人廠商,對于新功能升級保持著謹慎,只有當測試特別穩定,任務準確率提升至穩定數值情況下,才會全面推廣,“軟件功能升級可覆蓋至所有機型”。
宇樹、智元等廠商已經跑通了制造全鏈條,“產品細節上差異性導致選擇不同供應商,但機器人跟汽車制造邏輯一樣。可替代性強,同質化競爭嚴重,因此很難建立壁壘競爭力,到最后還是要拼產量、穩定性”。
某位專業人士告訴我們,汽車和機器人的底層邏輯一樣,都需要環境感知、任務理解、規劃控制等長鏈條技術。技術也存在同源性,當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技術路線也在逐步走向,VLA(視覺-語言-行為大模型)+VLM(視覺語言模型)架構。
技術上的同源性、相似的制造邏輯,一度讓汽車廠商淪為了具身智能的人才大本營。特別是蔚來成為了人才挖角的“重災區”,姚卯青在擔任智元研究院執行院長前,曾是蔚來汽車工程總監。下面的基層員工亦是如此,有人透露某機器人公司同組就有3、4個前蔚來員工。
從場景角度來看,目前行業內存在兩種路徑。一種是上來直接做通用人形機器人,以高打低,通用能力復制到垂類場景,代表為宇樹、智元等。另一種則是以某一垂類領域為切入,積累高質量數據,打造垂類人形機器人功能,代表有星塵智能、自變量機器人等。現在幾個常見的人形機器人場景有家務、養老看護、工廠搬運、藥房值守、汽車制造等。
兩條路徑在現階段殊途同歸,因為人形機器腦技術還在發展中,就如何實現世界模型行業尚未達成共識。另一方面,變現又迫在眉睫,即使通用人形機器公司也要在場景中跑通商業化。
一位做養老醫療機器人的創業者表示,機器人落地是一個復雜的課題,即使技術再先進都要考慮現實情境。
“扶老人的幅度要控制在什么范圍,對重病老人和健康老人的按摩力度怎么區分,還有隱私設定問題,很多邊界性的問題都需要統一標準。”
“小米”打“華為”
宇樹和智元在開拓市場時,采取了不同的打法。類比現有的公司策略,宇樹像小米,智元像華為。
宇樹的整體策略在于打穿用戶心智,春晚一次出圈,一時間家喻戶曉。打低價是宇樹打出的第一張牌,秉承著“你降我跟”,“我降難追”的原則,宇樹成為了具身智能賽道的“價格屠夫”。
在非全尺寸同類型人形機器人中,同行產品的普遍價格在8到10萬。今年3月,松延動力N2首次把價格打到3.99萬元,不到4個月,宇樹R1立馬跟上,同樣定價為3.99萬元起,立即形成價格同盟效應。
![]()
宇樹能在短時間內降價,一是技術和國產替代發展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學習了小米,通過閹割部分高端功能,不追求蘋果般的極致體驗,來把價格天花板打下里。從65萬到9.9萬再到3.9萬,內里的人形機器人從結構、尺寸到效果,差異相當大,但能給外界一種“誰都能買得起”的感覺。
在營銷方面,宇樹應當算得上該賽道的佼佼者。小米有雷軍,宇樹有王興興,一個打破常規、沉迷于機器人的創始人形象立體而飽滿。從閑魚的租賃、科技博主的測評再到各會場的爆火,宇樹的機器人更像是面向C端的消費品,機器人界的“小米”。
智元則走向了相反方向,華為系的創始人團隊,讓其從基因里就充滿了華為味兒。
智元一開始的具身智能版圖就很清晰,即“硬件+軟件+生態系統”。硬件是機器人本體 ,軟件是世界模型交互大腦,生態系統是開放的具身智能平臺,這一點上可以參考華為云架構。在技術上思路上參考華為式的全棧自研策略,從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供應鏈到技術標準定制,智元都在追求更加獨立化。
智元的生態伙伴策略尤為凸顯,一開始就瞄準B端業務落地。
針對重點行業構建生態閉環,在制造業領域與德馬科技進行全球首個具身智能物流作業的直播,通過多模態感知和實時數據反饋,完成復雜物流任務的自動化全流程。與東陽光合作成立光谷東智具身智能機器人子公司,打造機器人數據采集中心。生態上下游的很多公司,都參與了智元的投資、制造和交付。
智元機器人在產品戰略上采取了與宇樹截然不同的路徑,明確將特斯拉Optimus和波士頓動力Atlas等國際頂級產品作為主要競爭對手,而非參與國內3.99萬元的價格混戰。后期大概率要走高端化市場路線,通過技術來建立高端品牌形象。
小米和華為的路線,各有優劣。以強心智和低價,宇樹率先在銷量和商業化上實現了突破。智元的技術班底,頗受投資人青睞,估值水漲船高。
商業化下半場,淘汰賽才剛打響。
![]()
微信號|TMTweb
公眾號|光子星球
別忘了掃碼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