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億元!今天上午11時,暑期檔又誕生電影新紀錄。《浪浪山小妖怪》累計票房成功超過《大魚海棠》的5.73億元,成為中國影史國產二維動畫電影票房新科冠軍。
截至發稿,貓眼專業版的數據顯示,《浪浪山小妖怪》累計票房已突破6億元。
![]()
一炮而紅
票房的一路走高,也帶動了電影相關周邊的銷量持續火熱。在超過400款衍生品中,其中,頻頻登上杭州湖濱工聯CC大屏的浪浪山小妖怪系列玩偶,便出自杭州錢塘區的杭州問童子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問童子”)之手。錢塘區介紹,去年全區已集聚規上文化企業156家,實現營業收入190.86億元,同比增長11.3%。
與《浪浪山小妖怪》出品方之一,上海電影集團旗下的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系列玩偶,是問童子首次涉足電影IP的合作。
天貓的問童子旗艦店顯示,目前《浪浪山小妖怪》相關周邊共有3種大小各4款形象的玩偶在售。分別為售價164元約12-14厘米的掛偶,售價在294元至354元的約19-28厘米的小偶和售價在394元至524元的約40-55厘米的玩偶。其中掛偶銷量已經成功破萬,小偶與玩偶累計也賣出近萬件。
8月7日,《浪浪山小妖怪》總出品人、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雋還把小豬妖玩偶帶到了國新辦召開的“推動電影高質量發展 豐富人民精神生活”中外記者見面會上。
除此之外,《浪浪山小妖怪》還在杭州有兩處“線下打卡點”。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區的主題展由藝創小鎮企業頂點文化和花果山傳媒聯合參與布展,杭州大悅城的線下主題快閃則有包括盲盒、徽章、冰箱貼等多種類型的周邊在售。
先開公司再畢業
去年雙十一期間,天貓的數據顯示,問童子的店鋪累計GMV(商品交易總額)名列潮流毛絨店鋪銷售榜第三,力壓Miniso名創優品。排在問童子身前的,則是國際知名品牌Jellycat和迪士尼。連續推出的“龍頭老大”“中華地頭蛇”等生肖相關的產品,上線當月便輕松銷量過萬。
問童子的創始人沈澤,畢業于浙江農林大學工業設計專業。2010年1月問童子品牌注冊成立時,沈澤還是一名大四學生。
借著當年是生肖虎年的風頭,沈澤設計了一款武松打虎的主題玩偶。這只沒有表情,臉上只有一個大大的“王”字的玩偶,獲得了學校當年的優秀畢業設計。
問童子的這款“開山之作”,出自一家村邊的小裁縫店里。歷經反復修改,武松打虎玩偶在3個月后順利量產上市。
![]()
當年6月,沈澤從學校畢業,他的論文題目是《布藝玩具設計——中國文化在布藝玩具中的應用》。
盡管憑借“一鹿平安”竹炭包玩偶等產品在汽車用品市場上掙到了許多桶金,但沈澤還是希望能夠在毛絨布藝玩具上闖出一片天地。2016年推出的以奮斗兔為代表的奮斗系列,如今已成為了公司的常青產品。2019年,問童子正式轉型,專注原創布藝玩偶。
“顛覆傳統”,是問童子的品牌理念。他們這樣解釋這四個字:顛覆傳統,是不破不立,不斷創新,突破常規,突破自我;是重拾傳統,重塑傳統,與時俱進,引領未來。
在設計中,問童子從玩偶的形象特質出發,力求面料肌理的內在品質和外觀視覺呈現達到完美統一。2019年再版的木牛流馬,就采用了杜邦紙結合軟木拼接,將復古與新潮融為一體。
這一年,在杭州文博會錢塘新區展廳,問童子還展出了一款靈感來自柳宗元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大型藝術偶《漁者》。這只高2.5米,翼展4.5米的鸕鶿,是問童子推出的第一款藝術大偶。整個鸕鶿歷時半年打造,由超過1000片沒有重復的碎布拼貼而成。問童子表示:“鸕鶿這種水鳥其實很常見,我們選取這種熟悉但常被忽視的水鳥,把它和垂釣的漁翁結合,藝術化加工后,體現出江上披蓑戴笠的漁翁垂釣的意境。”
![]()
近年來,山石、迎客松、荷花等盆景,觀音瓶、梅瓶、賞瓶等瓷器,也都被問童子做成了布藝玩偶。問童子介紹,這是一次突破“玩偶”界限的嘗試,通過毛絨布藝材質對中國傳統藝術進行全新演繹,以更具松弛感的材質語言,將傳統藝術融入當代空間美學。
來源:《浙商》雜志 記者 章一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