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本號
本文原是《》的一部分,但兩者放在一起,文章顯得太冗雜了,分散了前文的主題。于是,稍作修改,獨立成文了。
讀者若是以色列的強烈支持者,非支持以不可,希望到此為止,不要繼續讀了。如果想反駁筆者,那還是請讀完本文。
支持與反對的立場,主要評判依據是事實與對象本身,以及基本的準則法律與秩序,而不是對象本身是誰,更不是憑個人情緒與情感,不然容易淪落為瘋狂的粉。
上一篇文章中,筆者認為現代文明的標桿在歐洲,而非美國,不宜以幼稚可笑的左右思維批評歐洲為白左,進而否定之。在以色列問題上,歐洲因此受到的譴責,遠超過烏戰問題尚上歐洲受到的批評。
每當歐洲批評以色列時,以色列支持者便群起攻擊歐洲。筆者不信歐洲人會憑空捏造理由,無端批評以色列,包括海牙國際刑事法院通緝內塔尼亞胡。
筆者不愿多談中東問題,許多情況下,此處的紛爭很難區分是非,猶如團伙大亂斗;又因其信仰及一些極端行徑,此地遭到世人詬病——同情者也不少。
筆者此前考察過,以色列不是現代文明充分發展之國,其文明程度與俄土匈類似,某些方面甚至更糟,如以色列國內法定的特殊利益群體、以正府持續施壓甚至有些被控制的媒體。
2023年發生的10.7慘劇,以色列值得同情,其打擊哈默斯分子可以理解與支持,但如今之局,物是人非了。
接近兩年過去了,如今以色列在加沙地區已擁有強力主導者地位,天天打擊哈默斯,那么到底誰是哈默斯?
如果說哈默斯是受當地人憤恨的少數邪惡分子,哈默斯為什么還能存在?如果說加沙人多是哈默斯或其支持者,是否該全部消滅?
![]()
8月以來,內塔尼亞胡決定全面占領加沙的政策正式成為,以色列支持者興奮地以為這是強人明智之舉——似有大帝回歸心態。
加沙人接受這樣嗎?如果接受,為什么抗爭沒完沒了、天天打仗?
以色列人接受這樣嗎?如果接受,以色列國內一波又一波的反戰和反對占領加沙的游行咋回事?(僅8月間,1、7、9日都有發生)。
2025年5月的數據顯示,70%的以色列人反對以政府的領土優先政策,而加沙人更是普遍反對以色列此舉。
深受戰爭破壞的烏克蘭,國內怎么沒有反戰、反收復失地的游行?
對于以色列加沙計劃,加沙人、以色列人都反對,歐洲也反對并強烈批評,8月9日23個穆斯林國家聯合聲明,譴責以色列加沙計劃。
美國長期反對以色列占領加沙,當前川普政府尚未明確表態。川普大概知道,表態支持以色列,將得罪一大波穆斯林國家。
莫非除了以色列政府及其強支持者——似乎大國子民也占了一大批,其他國家和其他人都是錯的?
8月10日,內塔尼亞胡還在宣稱,“我們的目標不是占領加沙,我們的目標是將加沙從哈默斯手中解放出來。”
筆者相信,內塔尼亞胡自己都明白,這說辭是宣傳,沒有人信,只是通過不斷重復強化說服力。
有點現代文明的法律與秩序觀念是必要的,現代文明不是空洞的口號。
以色列現在的目標是擴張領土,所謂打擊哈默斯,不過是個幌子而已。
以色列此舉與俄人借口烏東虐待俄族(確實存在)、進而侵略烏克蘭沒有多少區別了(長期大規模戰爭背景下,最初的國外俄族受虐與國內遇襲的區別已非重點)。
從破壞國際秩序與國際法的角度看,以色列現在與俄人更是別無二致,姑且不說普汀與內塔尼亞胡都是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犯。
兩國之舉都是典型的侵略者,非要區別兩國舉動的性質,只能說,這是雙標思維。
事實上,沒有一個國家支持以色列占領加沙,而俄人侵烏尚有少數支持者,如北韓金、伊朗及曾經的敘利亞等國。
不能因為國內偶爾受到襲擊,就要開展持續的大規模戰爭,所謂根本解決問題辦法,有嗎?哪國從根本上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了?而且,極端手段的方式本身就是很嚴重的問題。
如此情形下,以色列與俄人侵烏還有什么區別?再拿人質問題說事已沒有充分說服力了,盡管川普與哈馬斯的談判尚未能解決這一問題。
但是,川普都能和哈默斯接觸談判,為什么以色列不能?筆者不信,現在無法談判解決人質問題。內塔尼亞胡打著消滅哈默斯的旗號擴張領土,而非拯救人質,以色列人當然抗議了。
筆者支持以色列的自衛行動和懲罰犯罪者,如果采取大炮打蚊子的方式,打著打擊哈馬斯的旗號,以擴張領土為目標延續戰爭,則堅決反對。
那么,支持者到底在支持什么?崇拜強人加一句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里?
歐洲等地區的國家譴責以色列占領加沙,筆者深以為然,與譴責俄人侵略烏克蘭是一回事。
加沙不屬于以色列,以色列應該解救人質、結束戰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