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女性朋友經常覺得:
月經越來越少,甚至突然“失蹤”?
明明才30多歲,卻總被叫“阿姨”?
失眠、煩熱、汗出,像提前進了更年期?
小心!可能是卵巢在“提前退休”!
——別急,中醫幫你“喚醒”它!
婦幼健康科普
1
什么是卵巢早衰
簡單說,卵巢早衰就是女性在40歲前出現閉經、促卵泡生成素(FSH)>40 IU/L、雌激素水平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圍絕經期癥狀。
中醫認為,卵巢早衰屬“閉經”“血枯”“不孕”范疇,與腎虛、氣血不足等因素密切相關。腎氣是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的根本,腎氣不足會導致卵巢功能早衰;氣血虧虛也是常見原因之一,氣血運行不暢會影響卵巢的正常功能。
2
卵巢早衰的表現
●月經異常:月經周期延長(超過35天)、經量驟減,甚至突然閉經。
●低雌激素癥狀:潮熱盜汗、失眠多夢、陰道干澀、性欲下降,皮膚干燥松弛,情緒波動大。
●生育力下降:備孕困難,或反復流產。
●健康隱患:骨質疏松(易骨折)、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3
容易引發卵巢早衰的因素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早絕經史者,患病風險增加。
●自身免疫病:如甲狀腺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免疫系統攻擊卵巢組織。
●醫源性損傷:化療、放療、卵巢手術(如囊腫切除)直接破壞卵巢功能。
●環境毒素:長期接觸農藥、塑料制品中的化學物質,干擾內分泌。
●不良生活習慣:熬夜、過度節食減肥、吸煙酗酒、長期壓力。
熬夜暗耗腎陰,節食損傷脾胃,情緒壓抑肝郁,均會加速卵巢衰老!
4
中醫“護巢”有妙招
①中藥內服:一人一方,精準調護
●補腎填精方:選用熟地、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等藥材,適用于腎氣不足型閉經。
●疏肝解郁方:選用柴胡、白芍、當歸、香附等藥材,適用于肝郁氣滯型月經紊亂。
●健脾益氣方:選用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等藥材,適用于脾虛濕盛型肥胖伴月經稀發。
②中醫特色療法:通經活絡,激活卵巢功能
●以針灸為主,輔以臍療、耳穴壓豆等中醫特色療法,調和氣血、激發經氣,改善卵巢血流和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
![]()
![]()
![]()
●三伏天陽氣最盛,是調理卵巢功能的“黃金期”,此時綜合運用督脈灸和穴位貼敷,可溫通督脈、溫陽散寒、補益腎陽。
![]()
![]()
③食療養生:藥食同源,滋養卵巢
●補腎粥:選用黑豆、核桃、枸杞、大米,煮粥食用,每周3次。
●疏肝茶:選用玫瑰花、陳皮、薄荷,沸水沖泡代茶飲,緩解情緒壓力。
●健脾湯:選用山藥、薏米、紅棗、排骨適量,燉湯食用,祛濕健脾。
食療期間,避免使用冷飲、螃蟹、火鍋、燒烤等生冷寒涼、辛辣油膩之物,還要減少咖啡因的攝入。
5
“護巢”從日常做起
●規律作息:每晚23點前入睡,保證7-8小時睡眠,養護腎陰。
●適度運動:每周3次有氧運動(如快走、瑜伽),每次30分鐘,促進氣血循環。
●情緒管理:通過八段錦、冥想、聽音樂舒緩壓力,避免肝郁化火。
●定期體檢:每年查性激素六項、AMH、婦科B超,早發現早干預。
●科學避孕:減少人工流產,保護子宮內膜與卵巢功能。
6
常見誤區
?盲目補充激素:激素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規范使用可能增加乳腺癌、子宮內膜癌風險。
?過度依賴保健品:市場上的“卵巢保養膠囊”多含雌激素,不規范服用可能導致卵巢功能進一步紊亂。
守護卵巢功能就是守護青春與生育力。中醫通過整體調理,激發人體自愈能力,延緩卵巢功能衰退、改善癥狀。若您出現月經異常、備孕困難等癥狀,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本期科普達人
陳燕
主治醫師
從事中醫工作10年余,對中醫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產后康復方面疾病有獨到見解。
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女性盆腔炎、陰道炎、月經不調、痛經、更年期綜合征、乳腺囊性增生、附件囊腫等婦科疾病,骶髂關節紊亂、子宮陰道膨出、腹直肌分離、單純性肥胖、壓力性尿失禁等疾病。
梧州市婦幼保健院
為您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駕護航!
文/圖:中醫婦科
編輯:陳夢霞
審核:李影、韋曉燕
終審:梁濤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