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連續高燒好幾天,好不容易退燒了,身上又突然冒出大片紅疹!”——這可能是很多家長都遇到過的驚魂時刻。
![]()
別擔心!這很可能是幼兒急疹在搞鬼。幼兒急疹是嬰幼兒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它還有個名字叫“嬰兒玫瑰疹”或“第六病”。
雖然來勢洶洶,但其實這個病是一只虛張聲勢的“紙老虎”。發燒時讓人提心吊膽,寶寶退燒后,身上會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
01
幼兒急疹的病因
是一種由人類皰疹病毒6型和7型引起的良性自限性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但春秋季更為常見。感染通常發生在嬰幼兒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成熟時,病毒通過呼吸道或唾液傳播進入體內。初次感染后,病毒在體內潛伏,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可再次激活導致疾病復發。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或密切接觸傳播。
02
識別要點
高發人群:6個月至2歲嬰幼兒,尤其6個月-1歲嬰兒。
【典型表現】
- 突發高熱:持續3-5天,體溫可高達39℃以上,但患兒一般狀況較好。
- 熱退疹出:體溫驟降后,軀干、頸部、四肢出現玫瑰紅色斑丘疹,面部及肘膝以下較少,部分患兒軟腭可出現特征性紅斑。1-2天內出疹,3-4天消退,無色素沉著或脫屑。
- 伴隨癥狀:可能出現眼瞼水腫、前囟隆起、咳嗽、腹瀉,甚至高熱驚厥(HHV-6病毒易侵犯神經系統,需警惕腦膜腦炎),部分患兒伴頸部淋巴結腫大。
![]()
03
護理措施
出疹前(發熱期)護理
- 物理降溫:補充水分或用32~34℃溫水擦拭額頭、頸部兩側、腋窩、腹股溝、腘窩等血管密集處,避開腹部、前胸、足底等敏感區,若出現寒戰立即停止。
- 藥物退熱:當寶寶煩躁、精神萎靡時,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懸液。
- 居家護理:避免去人多場所,穿衣適度,避免捂汗。
- 高熱驚厥應急處理:讓寶寶平臥,頭偏向一側(以防發生誤吸),解開衣物,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輕拉舌頭防舌后墜(防止舌后墜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不暢)。頭部降溫緩解腦水腫。若出現持續高熱、精神萎靡、頻繁嘔吐或驚厥,立即就醫。
出疹時護理
- 此時熱已退,患兒精神狀況好,皮疹可能使患兒不舒服,但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如有瘙癢或皮膚有損害時,可局部外涂劑,皮疹部位不用水洗,尤其是勿用熱水和肥皂水洗,以免刺激皮膚。
- 避免患兒搔抓,穿著適宜,不穿絲、毛織品等衣物,勤換衣服和尿布。
- 給患兒擦去身上的汗漬,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 發熱時唾液分泌減少,抵抗力差,易出現口腔感染,給患兒每次進食后要服適量溫開水清潔口腔。
04
幼兒急疹的預防
目前還沒有預防幼兒急疹的疫苗,家長可通過以下防護措施降低孩子感染的風險。
1. 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擦洗嬰幼兒的玩具。在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營養均衡、足量飲水、充分睡眠,提高免疫力。
2.避免幼兒與該病確診患兒接觸,做好個人防護。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可以有效降低病毒濃度,減少感染概率。
4.母乳喂養: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和抗體,可以幫助孩子抵抗病毒和細菌的侵襲,降低幼兒急疹的感染風險。
5.幼兒有扁桃體炎、發熱伴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或嘔吐、腹瀉等消化道感染癥狀時,及時就醫。
6.對于剛接種過其他疫苗的小兒,家長應多注意患兒的不良反應,若有疑似本病的高熱不退等癥狀,應及時就診。
幼兒急疹為自限性疾病,多數可自愈,以退熱、補液、休息為主,但需警惕高熱驚厥等并發癥。若寶寶出現發熱伴皮疹,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避免延誤病情或過度恐慌。
文字|兒科門診 陳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