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知肚明”這個成語充分表明了中國古人對周圍事物觀察和總結的能力。
大腦位于頭部,我們的所有思考、情緒都源自于此,為什么不說成是“心知腦明”呢?因為在我們的肚子里的確有著另外一個大腦,它就是被稱為“第二大腦”的腸道。有時候我們突然想到某個令人激動的點子,忽然之間就會感到腹部翻江倒海,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恰恰說明了大腦與腸道之間是存在緊密聯系的。我們的腸道是一個具有高度獨立性的器官,其擁有一個由上億個神經元組成的龐大神經系統。
![]()
腸道的蠕動、分泌消化酶、控制血流量,等等這一系列的活動是不需要依賴于大腦指揮的,甚至于我們將腸道與大腦的連接徹底斷開,仍然不會影響到腸道的正常活動。
另一方面,腸道雖然不依賴于大腦,但卻與大腦之間保持著高度緊密的聯系。腸道與大腦的連接是通過迷走神經實現的,當我們準備上臺發言或者參加考試時,大腦感到緊張,腸道也會隨之產生反應,這就是為什么一到關鍵時刻就容易鬧肚子的原因。
![]()
反過來,腸道同樣也能影響大腦。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候一覺醒來,心情莫名大好,而有時候明明沒有什么事情,情緒卻極度低迷,這很可能就是腸道搗的鬼。我們情緒的好壞與身體分泌的一種物質關系密切,它就是血清素,它可以讓我們保持情緒穩定,也可以讓我們開心快樂,而人體中95%的血清素都是由腸道產生的,當腸道出現問題,比如腸道菌群失衡,血清素分泌不足,我們就很容易產生暴躁或抑郁的情緒。此外,腸道的活動還會極大影響多巴胺的分泌,這也是腸道能夠左右情緒的一個重要原因。
![]()
在專業上有一個名詞,叫做“腦腸軸”,它由迷走神經、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組成,通過這條通路,腸道可以向大腦傳遞訊號,從而影響我們的情緒和思維。
比如我們都知道甜食和油炸食品對健康不利,但我們又總是對這兩種食物念念不忘,難以壓制吃它們的沖動,這其實并不是因為我們嘴饞,而是腸道所發出的信號在影響我們。在腸道中存在著大量的細菌,有有益菌,也有有害菌,而那些有害的細菌就特別喜歡高糖高脂的食物。
![]()
于是這些有害菌會產生化學信號,信號傳遞給大腦,便激起了我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的欲望。
然而這些食物吃進去之后,會助長有害菌,而壓制有益菌,對腸道健康造成損害,于是就會發生這樣的一種情況,剛吃完的時候會感到滿足和心情愉悅,但是很快便會隨著血糖的波動而感到心情低落。綜上所述,腸道活動能夠影響情緒,情緒也能反過來影響腸道,當我們處于焦慮或抑郁的情緒之下,腹瀉或便秘可能隨之而至,而當我們出現腸道不適時,心情也會隨之變得低落。
![]()
所以維護好腸道健康就是保持心情愉悅的一個關鍵,怎么做呢?
腸道最喜歡的當時是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其次就是富含益生菌的發酵食品了。至于甜食一定要控制攝入量,因為腸道中的有害菌最喜歡糖,吃多了會導致有害菌滋生,造成腸道菌群失衡。腸道就像我們的其它身體器官一樣,也是喜歡運動的,適當的有氧運動可以幫助維持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從而改善腸道循環。愛運動的人,心情往往不會太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