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高三的孩子走過這半個月暑假,心里像是被什么東西輕輕撞了一下,說不清的復雜心緒。
原以為把電子產品收起來,孩子就能沉下心學習。
可現實是,沒有游戲和手機的干擾,他依然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小貓釣魚般的分心,心急如焚又無可奈何。
01
跟孩子約定好每天至少學 5 小時,他甚至憧憬過 8 到 10 小時的狀態,結果每天最多 3 小時,大多時候連 2 小時都湊不齊。
換作以前,我早該急得跳腳了,可這個暑假,我想催的心克制又克制。
眼見他學習30分鐘,就要磨蹭3小時,眼見他說好跟學校作息,早上運動后早讀,但堅持幾天后,就沒了下文。
雖然有點無奈,但愣是沒說一句批評的話。
用了10倍的放大鏡,來玻璃渣里找糖,在稀碎中找亮光:
他愿意包攬洗碗和家務了,不再像從前那樣油瓶倒了都不扶;
8 點能從床上爬起來,要知道以前 9 點前想叫他睜眼都難;
![]()
上午能安安穩穩學一小時,這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管不了的,就不管,說了不聽,就閉嘴。
不再像之前一樣勤快,費盡心思,透支自己,也要對孩子好。
我平靜的頻率越來越多,跟孩子幾乎沒有爭吵,孩子也溫順了不少,但依然貪玩。
沒關系,我可以等,如果真等不來,那就勸自己認命。
02
慢慢地,孩子說話不帶刺了,我提學習時,他也不再懟我。
隨著他說話的語氣軟下來,母慈子孝的片段多了些,這些都像星星一樣,在焦灼的日子里閃著光。
當然,我內心還是焦灼的。畢竟是高三娃,畢竟是高中最關鍵的一年。
內心總有個聲音在提醒:作為高三娃,這點學習時長遠遠不夠啊。
高三的賽道上,一天兩小時的付出,就像用勺子舀大海里的水,怎么能填滿夢想的容器?
孩子總說心里有數,可行動卻像斷了線的風箏,飄在半空,沒了下文。
有點失落和焦急,但還選擇了提醒但不強迫,干預但不過度。
說了不聽,就隨他。提醒了無視,就心狠不再說了。
![]()
忍住想管的心,克制想要評判的話。哪怕家長再費盡心思為孩子好,孩子不接受,作用也只是零。
不管,不是父母不負責任,而是強管也管不了,還破壞親子關系,讓自己悲傷逆流成河。
家長也不是神仙,做不了孩子的主,那就去掌控自己。
03
曾經以為對孩子好,就是幫他規避一切風險,將他盡可能保護好,護孩子周全。
可是越想幫孩子,越想為孩子好,孩子不僅不聽,反而讓自己心痛到無法呼吸。
受了很多挫敗,發生了很多沖突,才明白:
父母對孩子真正的守護是松開手,讓他學會自己掌舵。
終于明白,有些路必須他自己走,有些苦必須他自己嘗,家長再著急,也無法替代孩子走他的人生之路。
偷懶和心狠不管,是對孩子的慈悲,也是對自己的慈悲。
看著他在惰性里打轉,看著他把計劃變成紙上的空話,心里不是不疼的,可疼過之后才清醒:
能叫醒一個人的從來不是說教,而是撞了南墻后的幡然醒悟。
我很想告訴孩子:
天上不會掉餡餅,每片幸運的葉子,都是用汗水泡過的。
可是我知道他聽不進去,也會嗤之以鼻。
雖然,我并不想自己吃過的那些苦,讓孩子重新再嘗一遍,可路終究是他自己的,選什么樣的走法,就得承擔什么樣的結果。
![]()
我這么想通的,也是這么做的,把孩子的人生課題交還給他。
當我這么做的時候,我發現孩子慢慢自己開始學習了,也可能是把跟我情緒對抗的時間,分出了一點給學習。
但不管怎么樣,終歸是醒悟了,不像之前那么磨蹭,也不像之前那樣刺頭。
當父母后退一步,狠心不再對孩子用盡全力之時,孩子反而在某個時刻頓悟和長大了。
就像種子在土里憋足了勁,總有一天會掙開外殼,向著陽光舒展枝丫。
而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
孩子愿意跑的時候,家長就在旁邊遞瓶水;孩子想歇一歇時,允許他按自己的心意來。
畢竟,能讓孩子真正成長的,從來不是家長的催促,而是自己內心深處不肯認輸的火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