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至7月31日為高考本科批次的錄取時間,如今隨著最后一輪征集志愿結束,預示著今年的本科錄取全面落下帷幕。
從官方公布的具體數據來看,2025年高考本科錄取率還是非常樂觀,整體錄取率都能保持在40%以上,本科分數線在征集志愿階段,多次出現下降。
小魚老師看到江西省教育考試院是首個公布高考錄取數據的省份。江西提前本科和本科兩個批次的錄取工作順利結束,共錄取考生239597名。
江西省2025年實際參加高考人數為472480人,本科實際錄取率達到50.71%。這樣的錄取率在全國已經屬于中上游水平,已經遠高于河南、山東等省份。
![]()
根據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信息,本科批次正式投檔和前面三輪征集志愿,共計投檔學生人數達到344770人。2025年廣東省夏季高考報名人數為78.4萬人。
這樣意味著2025年廣東高考本科錄取率為43.97%。相比于2024年已經有顯著提升,何況今年廣東省依然有部分民辦本科高校沒有完成招生任務。
浙江省2025年高考本科錄取率約為43.2%,這也是浙江首年高考報名人數突破40萬。山東省本科共錄取343807人,夏季高考報名人數74萬,2025年本科錄取率為46.45%。
通過這些省份公布的數據,大家基本能判斷出2025年全國高考本科錄取率應該會在40%到55%之間。北京、上海和天津等直轄市可能會更高。
大量高校無法完成招生任務
各省高考本科錄取率已經保持在較高水平,但部分省份實際還有提升空間。因為大量民辦本科高校在經過多輪征集志愿后,都沒有辦法完成招生任務。
以廣東省為例,2025年本科第三次征集志愿結束后,已經宣布本科批次錄取完成。實際湛江科技學院仍然有近3000個空余名額,沒有辦法再進行補錄。
還有廣東理工學院、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廣州華立學院等都有數百個空余名額。但廣東省已經不再組織本科征集志愿,這些高校2025年都無法完成招生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無法完成招生任務的高校基本都是省內的民辦本科,每年學費基本都在3萬元以上,而省外每年2萬元左右學費的民辦高校,在廣東都能完成招生任務。
![]()
廣西則是和廣東形成鮮明反差,廣西招生考試院已經宣布2025年本科批次錄取工作圓滿結束,但是根據本科普通批第四次征集志愿的投檔結果來看,依然有超過60所高校投檔線的空白。
以物理類錄取為例,第四輪征集志愿里面有11所民辦本科高校降39分錄取,使得最低的投檔分數線僅為331分。這11所高校是否完成招生任務尚未得知。
但是沒有顯示出投檔線的60余所高校,意味著本輪征集志愿沒有學生報考,剩余的名額只能調往其他省份或者取消本年度的招生計劃。
![]()
比如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前面兩輪都是零學生投檔,沒有任何一個學生報考。這件事情還引起諸多官方媒體關注,學校方面則是表示因學費和知名度問題,無法獲得學生青睞。
從初步統計數據來看,廣西物理類和歷史類剩余名額預計突破1000人,雖然沒有廣東省那么離譜,但這在歷年高考當中也是極為罕見。
云南省經過六輪征集志愿后,同樣宣布本科征集志愿結束。云南省沒有公布最終的投檔結果及分數線,但預計同樣會有大量的空余名額,部分民辦高校也沒有100%完成招生任務。
教育資源失衡,需要調節
從2025年各省初步統計數據來看,小魚老師發現黑龍江、陜西、云南、廣西、廣東、吉林等省份的本科批次征集志愿,部分高校是沒有辦法完成招生任務。
但是有部分省份的競爭卻又非常激烈,比如浙江、江蘇、山東、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份,本科普通批次基本都是一次征集志愿,任何民辦高校都沒有空余名額。
江蘇教育考試院僅組織一次征集志愿,在黑龍江以及廣西等地區無法完成招生任務的民辦高校,在江蘇省都能錄到500分以上的學生,實屬罕見。
比如西安工商學院在廣西第四次征集志愿,根本無學生報考。但是在江蘇第一次征集志愿,歷史類投檔分數線達到505分,生源質量非常高。
![]()
綜合以上情況來看,全國高校在進行招生名額分配時,或許也沒有料到這種情況。因此,小魚老師覺得2026年分配名額時,確實有必要進行重新調節,避免教育資源的失衡。
畢竟像這些高校沒有招滿的名額,投放到浙江或者江蘇等省份,也會有學生愿意報考,這樣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名額的浪費。
當然,民辦本科高校的收費標較高,各地的學生和家長都要量力而行,需要考慮到投資和回報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