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期檔,終于是熱起來了。
《南京照相館》隨著口碑完全釋放,票房呈爆炸式增長。
12億,16億,32億,37億,42億....
連續逆跌打破預期,預測票房一漲再漲,這場面雖然不及《哪吒2》,但也足夠振奮人心。
![]()
要知道,在春節檔之后,整個電影院都一片萎靡。
別說5億,連2、3億的電影都少之又少,本以為《哪吒2》之后,中國電影市場會迎來大爆發,沒成想卻是長達半年的沉寂。
好在這個沉寂被打破了。
而致勝的關鍵就在于口碑。
![]()
我敢說,這是近年來口碑最好的暑期檔沒有之一。
《南京照相館》《長安的荔枝》《羅小黑戰記2》
目前電影院正在放映的就沒有評分低的,就連翻車多年的好萊塢,都拿出了今年最高分的《F1:狂飆飛車》。
是好看,才能帶來“愛看”,觀眾可沒有當年那么好忽悠了。
![]()
而就在《南京照相館》一騎絕塵的現在,有一部電影其實也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奇跡,拿到了不俗的成績,卻沒多少人注意到。
誰呢?
就是亞軍,陳佩斯導演的《戲臺》。
![]()
作為一部71歲導演的電影,相較于同期上映的類型片、喜劇片、甚至是動畫片,《戲臺》渾身上下都透露著“老人味兒”。
導演老、演員老、故事背景老、就連整體劇本都是根據演了10多年的同名舞臺劇改編而來的。
古典中的古典了。
再加上陳佩斯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在大眾視野,電影拍攝期間資方多次撤資,陳佩斯自掏腰包艱難拍完,上映后又被新電影夾擊不得不撤檔。
![]()
《戲臺》從一開始就不被人看好——
都2025年了,還有人認識陳佩斯嗎?還有人愛看舞臺劇這一套嗎?
可最后,陳老卻用實實在在的票房,打了所有質疑之聲的臉。
《戲臺》在7月25日上映,在已經口碑發酵的三部電影的夾擊中,首映日依然拿下了2070萬票房,次日4000萬,第三天4400萬....
到今天,《戲臺》上映9天,票房2.97億,最終預測5.18億。
![]()
雖然相比于《南京照相館》來說,這個成績算不上多炸裂。
但你可知道,這可是陳佩斯啊,這可是無數60、70、80、90后用真金白銀堆起來的票房啊。
對比同期上映的“新”電影,陳佩斯的《戲臺》就像是在村口苦守多年的爺爺。
他不懂營銷,不懂炒作,也不懂什么花里胡哨的互聯網傳播,唯有真誠,唯有質量打動人心,盼你跟他說說話。
![]()
![]()
8.0的分數,證明了陳佩斯是在踏踏實實,用生命打磨一部電影,而5億的票房,也是觀眾回饋陳老的真心。
再看這部《戲臺》,陳佩斯不僅通過劇情報了自己的一箭之仇,也打破了新人稱霸的局面,挽回了陳可辛的部分損失。
意義太大了。
陳佩斯為老一輩創作者們,掙回了臉面
《戲臺》的背景在民國戰亂年代,五慶班的名角兒“金嘯天”要在德祥大劇院演出,剛開售就一搶而空。
![]()
而此時門外正在打仗,洪大帥攻城拔寨,浩浩蕩蕩進城,卻陰差陽錯破壞了演出計劃。
再加上金嘯天臥床不起、大嗓兒突然介入等等突發事件,整個德祥大劇院亂成一團。
這一出全城矚目的《霸王別姬》,卻成了一場把戲班主侯喜亭臉都丟光的笑話。
![]()
電影是有表達的,對娛樂圈的諷刺,對官場的諷刺,當然最深刻的是——
它展現的是那些恪守本分 ,堅守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的人,在不斷變化的時代環境中,如何對抗外部環境。
陳佩斯飾演的“侯喜亭”,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戲班子,盡管政權如何變化,環境怎么惡劣,他總是會把最正宗的戲曲表演給大家看當成最崇高的目標。
![]()
然而,在近現代之后,這一切都改變了。
金嘯天被大煙荼毒臥床不起,象征著“權利”的洪大帥,卻點名要一個賣包子的伙計扮演威武的“楚霸王”。
這還不成,還要改戲,要讓霸王活下去,要讓他跟虞姬和和美美。
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當成玩具糟蹋,侯喜亭整個人都碎了。
![]()
官場上的阿諛奉承,人情場上的虛與委蛇,換來的卻都是戲曲藝術的犧牲,每一次權力的發作,都會影響舞臺上的變化,
個人的作品,不再屬于個人。
彼時彼刻,又恰如此時此刻。
結合陳佩斯早年的經歷,他又何嘗不是當年的“侯喜亭”?
![]()
而通過話劇這一經典的方式,將其搬上大銀幕,也是借著侯喜亭之手,讓“舊藝術”再次容光煥發,讓當年對陳佩斯說'NO”的大人物們看看——
他的作品,即使放在大銀幕,依然是門庭若市。
你還管的了觀眾愛看誰嗎?
《戲臺》劇本扎實,節奏精準,10年的打磨,讓故事的每一秒都恰到好處,笑過哭過后,是對整個時代悲劇的反思,余韻悠長。
更厲害的是,陳佩斯打敗的不只是權利,還有新生代們。
![]()
從《哪吒2》《默殺》《流浪地球2》到《南京照相館》《長安的荔枝》....縱觀近幾年的票房榜,位列前茅的幾乎都是年輕導演。
他們有更猛烈的表現欲,更新穎的技巧,也更懂得如何刺激觀眾的情緒。
電影節奏快、情節狠、元素多,幾乎一開場就要踩滿油門,只有這種高強度的表現力才能達到當下觀眾的觀影需求。
反之,那些老導演們卻不行了。
![]()
馮小剛、高群書、寧浩、徐克、林超賢....
曾經叱咤風云的老牌導演們,如今一個個都泄了氣,上映前聲勢浩大,上映后瞬間啞火。
陳可辛的《醬園弄》大熱倒灶,攢了7年的姜文終于靠一部《你行!你上!》被集體祛魅,信徒流散。
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導演的迭代。
但是嗎?是觀眾不愛看老派電影了嗎?
![]()
陳佩斯用一部《戲臺》,結結實實告訴了所有人,只要用心,即使不靠宣傳,不靠陣容,不靠資本。
依然能拿到5億票房,依然能拿到8.1的高分。
現在再回看那些失利的導演們,不是觀眾變了,而是他們變了。
優渥的生活早就磨光了他們身上的銳氣,意氣風發從來和年齡無關,71歲照樣能橫眉冷對千夫指。
![]()
手握5億票房的陳佩斯,也幫陳可辛填了一個坑
再聊點現實的。
《戲臺》的制作是“歡喜影業”,而這家公司也是陳可辛《醬園弄》的制作方。
這部電影大家應該都知道,7年籌備制作,5億制作成本,30多個明星,上映前那叫一個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巴不得告訴全世界,誰演了這部電影誰就是吃了大餅。
結果大餅卻成了燒餅。
![]()
上映首日就口碑大撲街,戛納版本被拆成上下兩部,導致一部名叫《醬園弄:懸案》的電影,卻根本“懸”不起來。
章子怡被雷佳音、王傳君來了一套男子混合雙打后就草草結束。
而最終票房定格在3.7億,就連香港市場的都沒人在乎,幾乎為零。
![]()
媒體推測,上半部分的虧損鎖定在1億左右,而同為歡喜傳媒出品的《戲臺》,反而靠著低成本換來了高回報。
目前,全網雖然沒有關于《戲臺》的成本報告,但綜合舞臺劇場景與演員除了黃渤,沒有什么大咖之外,滿打滿算也就一億成本,甚至更少。
即便按照一億成本來算,5.6億的最終票房,按照37%的片方分成,也能拿到2億分成。
刨去成本,正好賺了1億,也正好填補上了陳可辛虧損的大窟窿。
![]()
當然,這個算法有些武斷,畢竟《戲臺》還會上線流媒體,分成又是一大部分收益,而預測也可能會漲,畢竟接下來的幾天并沒有大片上映。
但可以保證的是,陳可辛給歡喜傳媒賠的錢,陳佩斯能掙上來不少。
![]()
這就是好人有好報的見證了。
陳佩斯在拍攝這部電影時,資金鏈多次斷裂,不惜自己掏錢,也是歡喜傳媒撐著他走完了這一路。
不管怎樣,陳佩斯贏了。
這出戲,他站著唱完了。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