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兩家由前華為員工創立的芯片企業,因涉嫌竊取華為核心技術先后被立案調查,這兩起事件不僅打破了相關企業的造芯神話,更給行業敲響了關于技術倫理與合規邊界的警鐘。
![]()
融資3億換6年刑期 華為內鬼造芯團隊被一鍋端
初創企業尊湃通訊的神話,最終以涉嫌侵權的結局落幕。其創始人張琨曾是華為海思技術總監,2021年2月從華為離職后,次月便創立尊湃通訊,主攻Wi-Fi芯片設計。憑借華為系背景與所謂核心技術,公司成立僅一年就完成超3億元融資,成為資本追逐的香餑餑。
然而,這背后是非法竊取技術的暗流。經查,張琨利用在華為任職期間的職務便利及人脈,以高薪為餌拉攏多名前華為員工,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華為Wi-Fi 6/7芯片的核心設計代碼與技術機密。2023年,上海、江蘇警方聯合偵破此案,抓獲包括張琨在內的14名犯罪嫌疑人,扣押了存儲侵權技術的服務器設備。
![]()
經司法鑒定,尊湃通訊的芯片技術與華為海思的商業秘密存在40個高度重合的技術點,同一性高達90%以上。近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14名涉案人員全部獲刑,張琨因侵犯商業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300萬元。公司賬戶內9900余萬元資金被依法凍結。
喜報變警報!又一華為系團隊剛拿融資后就被帶走
無獨有偶,另一家芯片設計公司,也卷入了類似的漩渦。據業內人士透露,深圳某公司的數名核心技術骨干,近期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事由同樣指向知識產權問題。據悉,這幾位核心人員中,亦有從華為海思離職后加入朗力的技術專家。
諷刺的是,就在調查消息傳出前不久,該公司于2025年7月初剛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專注于Wi-Fi等短距離通信芯片,其核心團隊成員也多來自博通、英特爾、華為等知名企業。前腳剛獲資本加持,后腳核心團隊便因涉嫌侵權被查。
![]()
此外,據業內人士表示,芯片領域創業企業被調查的遠不止這兩家公司。
華為海思被譽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黃埔軍校,人才流動本是常態。然而這絕不意味著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將老東家的核心技術當作自己創業的墊腳石。尊湃通訊的判決和朗力半導體的調查表明,市場與法律不會容忍任何形式的侵權行為。
對于中國芯片產業而言,要實現從跟隨到引領的跨越,唯有兩條路。一是尊重知識產權,守住合規底線。二是堅持自主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唯有如此,才能讓中國造芯真正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而非活在侵權陰影之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