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響原創 · 作者|呂玥
最近一段30秒的素顏視頻,讓15歲女孩七七以“神似張柏芝”的靈動側臉引爆網絡。嗅覺敏銳的制片人于正迅速在直播間拋出了想要簽約的橄欖枝。盡管后續因理念不合放棄,但其對新面孔的強烈渴求已顯露無遺。
就在上個月,于正還公開表示在閑魚“淘人”,發布招募信息,尋找那些“接地氣”、“活人感”強的素人演員苗子,并強調即便毫無表演經驗也可參與。
有人習慣性將這視為“炒作噱頭”,但于正的歡娛傳媒簽約新人的動作卻是實打實:今年2月簽約在短劇領域已積攢了相當高人氣和認知度的滕澤文、劉擎;緊接著在4月簽下了年僅9歲但已出演《綻放的許開心》等多部作品的盧雅熙,以及19歲的新人李柏煦,并宣布其已出演《玉茗茶骨》。
![]()
圖源:歡娛影視官方微博
放眼整個行業,歡娛傳媒并非孤例。在梳理了國內眾多影視公司、經紀公司乃至長視頻平臺旗下公司后,一個清晰的趨勢浮現——無論新老勢力,都在廣撒網式的簽約新藝人。
比如正午陽光董事長侯鴻亮之子侯緒揚掌舵的得藝閑果,2024年接連將王江一、方思晴等新人收入囊中;耀客傳媒的制作人張萌、西嘻影業創始人兼CEO楊曉培不僅直接坐鎮演技綜藝選角,這兩家公司從2024年至今也分別簽下了十多位新人。
但這波“簽約潮”的大背景,卻是文娛行業近年來持續的高壓。劇集方面,平臺“降本增效”,項目數量銳減、單集體量縮水,非頭部劇集被直接“放棄”。電影市場持續低迷,2024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同比暴跌近四分之一。綜藝招商普遍縮水,制作預算收緊。
一個尖銳的矛盾由此產生:行業遇冷,項目稀缺,為何各家反而加速“囤積”新人?這背后究竟是怎樣一種布局邏輯?
多方“抱團”,讓新人都“上桌”
曾幾何時,國內的藝人經紀還依賴如王京花等王牌經紀人的個人資源壟斷、大包大攬的“家長式”經紀模式。但如今,在影視大制作項目日益稀缺的寒冬里,傳統經紀模式面臨根本挑戰:沒有影視項目關聯,就缺乏強有力內容出口支撐,即便簽下再多潛力股,也可能陷入“無處安放”的窘境。
此時生存法則已然改寫:單打獨斗行不通,唯有深度“捆綁”或主動“組局”,融入內容生產的核心鏈條,才能為藝人撕開通路。這一趨勢也就催生了當下經紀領域最顯著的特征——多方勢力抱團取暖,構建資源互通的共生生態。
能看到,即便是強勢、知名的“大經紀人“依然存在,他們能靠自身在娛樂圈數十年的經驗和資源積累自創公司,但仍會選擇多方抱團組局、資源共享,和影視公司深度嵌合。
比如楊天真的壹心娛樂,作為服務型經紀公司的代表,內部細分為宣傳、執行管理、商業合作等專業模塊,為不同層級的藝人提供標準化又兼具個性化的服務支撐。公司今年既簽約了已有作品的張雪迎,也發掘了剛從校園走出的周子玄、吳潯知夏。
與此同時,壹心娛樂又與檸萌影業共同創立了心心傳媒,目標直指資源協同。簽約藝人如張芷晴,其出道作品便是平臺古裝劇《書卷一夢》;馬秋元被精準投向了頭部精品化的短劇項目,王澤洵則出演過綜藝《女子推理社》。
![]()
張芷晴、馬秋元、王澤洵 圖源:微博
而與檸萌影業相關的還有一家經紀公司——兆森娛樂。
這家是由斯年影視股東之一張震聯手檸萌影業創立,站在臺前高頻露面的則是前華誼總監、黑金創始人聶心遠。同時在對外的介紹中,公司強調背后有國內最大的素人海搜選角公司CD home,團隊在公司成立半年時間里就安排面試了上千個新人。目前公司簽約的幾乎全是新鮮面孔,如在《山花爛漫時》飾演柳細鶯、《五個失蹤的少年》飾演王雨桐、新版《聊齋》飾演聶小倩的合詩雨,在《櫻桃琥珀》和《諜報上不封頂》中均飾演女二號的沈佳鈺 ,以及就讀于中央戲劇學院2023級話劇影視表演專業的新人李雨真。
![]()
合詩雨、沈佳鈺、李雨真 圖源:微博
兆森的模式清晰地指向:將選角源頭、影視資源、資深經紀運營捆綁為一體,形成一個自循環的“人才孵化-項目輸送”閉環。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組局”思維下,藝人資源更為流動和高度開放。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案例,是曾在2022年浙江表演統考獲得第一名的沈佳鈺,就同時出現在了兆森文化和得藝閑果的藝人名單里,這位“00花”目前已經參演了《諜報上不封頂》《櫻桃琥珀》兩部劇,可見多方協作、共享資源、共擔風險、共謀發展策略的“精明”之處。
![]()
沈佳鈺
得藝閑果,作為正午陽光董事長侯鴻亮之子侯緒揚于2024年4月創立的公司,雖成立時間短,但憑借與正午陽光天然的緊密聯系,也在迅速簽約新人,除了和其他公司一起押注沈佳鈺,還簽約了方思晴、王江一等新人,而這些新人也被輸送進了正午陽光制作、由楊洋主演的正午S級大劇《雨霖鈴》中。
不難看出,在劇集這個領域里,頭部大公司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觀眾常調侃如今演員是“被資本挑中的”,現實確實如此,但經紀公司并非是讓新人一步登天做主演,而是采取更務實、更長線的“配角養成法”——將新人精準投放到合作影視公司的S級劇集中去演配角。
首先,頂級劇集擁有最大的基本盤流量和關注度,即使是小角色也有“刷臉”、積累路人緣和初期粉絲的寶貴機會。其次,在優秀的制作團隊和成熟的對手演員環境中,新人能獲得遠超小成本劇的演技磨練;再者,如今觀眾追劇,“出圈”的往往未必是主角,一個極具魅力的男二女二,甚至亮眼的小配角都可能成為新人崛起的跳板。
先讓新人“上桌”,在好戲里實打實地提升業務能力、積攢觀眾緣,靜待厚積薄發或角色出圈的時刻,這已成為經紀公司最具性價比和可持續性的生存與發展之道。
簽新人,影視公司有的保守、有的激進
站在以項目制作為核心業務的影視公司角度,兼顧藝人經紀業務幾乎是順理成章的戰略選擇。手握內容生產的主控權,意味著在用人上擁有更大的主動性與靈活性——無論是利用成熟藝人的號召力為作品保駕護航,還是借助頂級IP的能量帶新人,都能在理想狀態下實現資源效能的最大化。
不過,在行業整體承壓、營收挑戰加劇的大環境下,并非所有影視公司都選擇高調擴張藝人版圖,其布局的冷熱疏密,實則折射出各自的核心訴求、資源稟賦與風險偏好的差異。
如前文所見,檸萌影業、正午陽光是巧妙借助多方聯盟的力量合力托舉新人,而還有不少公司的態度不同,也因此分化出不同派別。
“保守派” 的代表如光線傳媒,目前穩坐“一哥”位置的是丁禹兮,女藝人方面則是章若楠挑大梁,除此之外并未公布有簽約新人。其實光線本身更聚焦在電影項目上,數量少、周期長、風險高,也并不適合大規模的新人梯隊建設與長線孵化。
相比之下,歡瑞世紀與華策影視則展現出“穩健進取”的姿態。
歡瑞世紀在2024年半年報中,披露公司簽約了“歡瑞新生”10余位,與20余位成熟藝人形成梯隊。從官網介紹來看,這些新人的發展路徑并非局限于傳統劇集,有的投身短劇,有的則活躍于話劇與音樂劇舞臺,更顯多元化。
華策則是走起了“產學一體”的藝人培養道路。公司在今年啟動的 “華策新星計劃” ,面向全球招募14-24歲潛力學員,宣傳中強調是“文憑+練習生”的模式,優秀學員可直接進入華策龐大的影視項目池;經過三年系統培養并通過考核者,則簽約專屬的“未來星經紀中心”,實現從訓練、實踐到正式出道的全鏈路閉環。
![]()
圖源:微博
還有一類屬于“激進派”,他們正處在快速上升或鞏固市場地位的關鍵期,迫切需要構建起自有的、規模化的“人才池”,以形成“內容-藝人”的強閉環生態,提升整體估值與發展的可持續性。
比如耀客傳媒與西嘻影業就都在高調簽約大量藝人。
耀客傳媒在2024簽約傅東暖、曹陽明珠、盧米樂、劉佳璽、石欣桐等新人,其中小童星演員劉佳璽已經參演了《永夜星河》《九重紫》等劇集,石欣桐參演《冰湖重生》正待播;今年又簽約了參演過《怎敵她千嬌百媚》《摩天大樓》等劇的姜來、從《創造營亞洲》第二季成團出道的唐奧瑪,以及徐東藝、陸思宇、蔡欣洋等新人。
![]()
圖源:耀客傳媒官方微博
西嘻影業同樣不遑多讓,今年官宣簽約名單既包括張天愛、藍正龍等知名成熟演員,也吸納了戎子承、周添宇、仇赫、駱詩琪、李晨陽、崔航、陳思佚、趙昕、曹斐然、賴偉明等大批新人,展現出全方位藝人矩陣的布局。
![]()
圖源:西嘻影業官方微博
整體來看,影視公司在藝人經紀業務上的“冷熱不均”,絕非盲目跟風或簡單保守,而是其核心戰略定位、發展階段與行業環境適配后的必然選擇。老牌公司憑借成熟藝人的基本盤和穩固的行業關系,將新人簽約視為成本優化與配角儲備的手段;新銳勢力則視新人為爭奪話語權、對沖風險、賭注未來的關鍵“彈藥”,不惜以廣撒網的方式尋求突圍。
無論激進抑或保守,影視公司的藝人經紀從來不是獨立生意,而是服務于內容生產的資源匹配游戲——當“人”能最大限度反哺“戲”時,簽約才有意義。
平臺強勢參與,話語權重新分配
當影視公司與傳統經紀機構仍在探索“人戲綁定”的最佳路徑時,長視頻平臺已悄然成為重塑藝人經紀底層規則的關鍵力量。愛優騰芒幾個平臺各家都想通過深度介入甚至掌控藝人資源,構建起一個從內容生產到商業變現的閉環,在影視行業中獲得更強的核心定價權與資源分配主導地位。
與芒果TV相關的,是背靠湖南廣電、自2004年就成立的天娛傳媒。2023年底,天娛傳媒就成立了新人發展中心,官宣新人楊淇源僅憑亮相照便空降文娛熱搜榜首,后續通過《芒果新生班·搭檔季》等綜藝持續曝光,參演的電視劇《明眸》在今年5月已播出。
![]()
圖源:微博
愛奇藝構建了較為復雜的藝人經紀矩陣網絡。
其旗下持股 90% 以上的經紀公司中,果然娛樂是重要力量,目前在音樂和影視領域雙線并進 —— 涉足音樂領域,源于公司早期簽約并運營選秀偶像,小鬼王琳凱便是當年《偶像練習生》出身的藝人;影視賽道方面,既有被稱為 “桃選一哥” 的陳哲遠,也有憑借《永夜星河》出圈的楊仕澤,以及從《無所畏懼》女配躍升為《焰火明城》女主、搭檔竇驍的沈羽潔。此外,旗下經紀公司超級向上目前核心聚焦曾舜晞;德漾娛樂則綁定《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冠軍蔣龍,并簽入付辛博等成熟藝人構筑中堅力量。
![]()
圖源:果然娛樂官方微博
優酷借助背后的虎鯨文娛,也構建起多層級的藝人經紀架構:
首先,優酷全約藝人江奇霖憑《邊水往事》出圈,吳施樂則參演過《小歡喜》《蓮花樓》等作品。其次,大麥娛樂(原阿里影業)以 51% 的股份控股天浩盛世,將文淇、周也納入生態;天浩盛世旗下還成立了天浩和熙,簽約吳勁松、萱璐等成熟藝人。另外,虎鯨文娛旗下小蘭花公司簽約了李宏毅等藝人。
![]()
圖源:天浩盛世、小蘭花娛樂官方微博
雷佳音經紀人陳巖的公司十間傳媒,背靠優酷和壞猴子兩大股東,積極運作新人培養業務。其簽約的 “00 后小花” 趙天愛已參演《年會不能停》《爆款好人》,待播女主電影《發現之旅》將搭檔孫陽。
騰訊視頻較為獨特,沒有直接關聯的經紀公司,但合作密切的藝人也不少:比如包上恩、孟子義都手握多部騰訊視頻待播劇,男藝人有李昀銳、周翊然、王子奇,特別是李昀銳從“封神質子團”走出后,一連主演六部騰訊視頻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愛奇藝旗下果然娛樂涉足音樂領域藝人經紀,騰訊音樂也在布局這一賽道。
2024 年,張韶涵宣布與 TME 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年末即發行個人第十一張專輯《與世之爭》;曾調侃自己是 “小眾歌手” 的袁婭維也借平臺穩定的演出運營與整合營銷,在2024年實現個人巡演從千人場到萬人場的規模躍升。今年,騰訊音樂又官宣簽約薛凱琪,并為其打造十場巡回演唱會,展現出 “版權 + 經紀 + 演出”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運營能力。
![]()
圖源:騰訊音樂官方微博
當經紀公司還在為單個新人的培養與輸送絞盡腦汁時,平臺已編織起一張覆蓋演員、歌手、偶像乃至創作素人的資源網絡。藝人經紀的定義也被徹底刷新:它不再是獨立運作的生意,而是平臺娛樂內容生態中,確保內容生產高效運轉、商業價值最大化提取的核心基礎。
藝人經紀這場寒冬中的“囤人競賽”,表面是公司對新面孔的渴求,是制造下一批“小生”和“小花”,但其實內里是一場關于行業話語權的爭奪——爭奪定義“誰值得被看見”以及“如何被看見”的話語權。
資本固然能決定力捧對象,卻再也無法 “速成頂流”。因為內容本身需要時間沉淀,才能與觀眾產生真正的共鳴。影視行業身處寒冬,更該回歸內容本質。比起糾結和押注誰能躋身主流、誰能借資源 “抬咖”,無論新人還是前輩,能遇到適配的角色、給觀眾留下鮮活印象,就已是難得的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