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一天,TVB演員陳錦鴻接到了一通改變他人生的電話。兒子陳駕樺被確診為自閉癥,醫生說孩子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正常說話和生活。那年陳錦鴻39歲,正是事業上升期。
![]()
陳駕樺兩歲了還不會叫爸爸媽媽,眼神躲避,不愛跟人接觸,陳錦鴻帶著兒子跑遍了香港的康復中心,每周三次訓練課,每次兩小時,學費一個月要兩萬多港幣。
兩年下來,錢花了幾十萬,兒子進步卻很慢,有次陳錦鴻回家看到兒子的練習本,五頁紙上全是同一個“天”字,歪歪扭扭寫了幾百遍,康復師說自閉癥孩子的學習能力有限,一周能記住一個字已經不錯了。
![]()
陳錦鴻不太信這個判斷,他自己試著教兒子,每天早上教十個字,配合實物和動作,第一天兒子只記住了三個,第二天記住了七個,第三天居然能復述出前兩天學的大部分內容。
這個發現讓陳錦鴻意識到,也許不是兒子學不會,而是訓練方式不對路,自閉癥孩子對抽象概念理解困難,但如果把文字和具體場景結合起來,效果會好很多。
![]()
2011年底,陳錦鴻做了個決定,他推掉了所有片約,賣掉了中環的房子,帶著妻子和兒子搬到了新界的一個小鎮,那套房子當時市值大概一千多萬港幣,換成郊區的房子后還剩不少錢,足夠一家人生活幾年。
搬到郊區是因為那里環境安靜,干擾少,更適合自閉癥孩子,陳錦鴻每天的日程變成了圍著兒子轉:早上七點起床做康復訓練,上午帶兒子在院子里活動,下午繼續學習,晚上做總結記錄。
![]()
最難的是建立信任,自閉癥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抗拒身體接觸,陳錦鴻想牽兒子的手,兒子會甩開,想抱一抱,兒子會推開他往后退。
陳錦鴻花了半年時間做一件事:陪伴,他不強迫兒子做任何事,只是跟在旁邊,兒子在院子里轉圈,他就陪著轉,兒子想爬樹但不敢爬,他就蹲在樹下,兒子每次嘗試他都在后面托著。
半年后的某天早上,陳駕樺主動伸手拉了拉陳錦鴻的衣角,這是兒子第一次主動尋求身體接觸,陳錦鴻當時就哭了。
![]()
有了信任基礎,訓練才能真正開始,教兒子上廁所用了三年,一開始陳駕樺完全不懂什么是廁所,經常隨地大小便,陳錦鴻每次都不批評,收拾干凈后就帶兒子去廁所,指著馬桶說這是干什么用的。
三年時間,陳錦鴻記不清帶兒子去了多少次廁所,他算過平均每天要示范五六次,三年下來超過五千次,但到第三年,陳駕樺終于能自己找廁所了。
![]()
語言訓練更需要耐心,陳錦鴻發明了一套動作教學法:教“跳”字就抱著兒子一起跳,教“笑”字就做各種夸張的表情,教“跑”字就在院子里追著玩,每個字都對應一個動作或場景,讓兒子能把抽象的符號和具體的感受聯系起來。
這套方法效果比康復中心的好很多,到五歲時,陳駕樺已經能說簡單的句子,雖然發音還不太清楚,但能表達基本需求了。
![]()
2013年,陳駕樺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很多人勸陳錦鴻送孩子去特殊學校,但他堅持讓兒子上普通小學,他跟校方談了很久,承諾自己會全程陪讀,不讓兒子影響其他同學。
頭兩年陳錦鴻每天坐在教室后面,觀察兒子的反應,陳駕樺上課時常常走神,有時還會突然站起來。陳錦鴻就輕輕把他按回座位上,提醒他看黑板。
![]()
到一年級下學期,陳駕樺的成績突然上來了,數學考了95分,語文考了88分,期末總分排在年級前十,老師說這孩子其實很聰明,只是需要更多時間適應。
現在陳駕樺17歲了,在香港一所普通中學讀高二,他的英語口語比很多同齡人都好,因為陳錦鴻從小就堅持用英語跟他對話,鋼琴過了八級,正在準備演奏級考試。
陳駕樺還交了幾個好朋友,周末會約著一起打球或者去看電影,從外表看,他跟其他青少年沒什么兩樣,只是說話時會停頓得久一點,組織語言需要多想幾秒。
![]()
陳錦鴻這七年基本沒拍戲,偶爾接一兩個小角色維持生計,按TVB藝人的片酬算,七年少賺的錢確實不少,但他從來不算這筆賬,在他看來兒子的成長比什么都重要。
2018年開始,陳錦鴻慢慢復出,接了幾部網劇,他還整理了這些年的訓練筆記,出了一本關于自閉癥兒童家庭康復的書,書里沒有什么高深理論,都是實實在在的方法和案例。
這本書在自閉癥兒童家長圈里反響不錯,很多家長按照書里的方法試了試,發現確實有用,陳錦鴻還建了個微信群,經常在里面解答家長們的問題。
![]()
陳錦鴻說過一句話:自閉癥不是絕癥,只是孩子打開世界的方式跟別人不一樣,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那把鑰匙,幫孩子推開那扇門。
“看到陳錦鴻的故事真的破防了,這才是真正的影帝!當年看《創世紀》時就被許文彪這個角色震撼過,沒想到戲外的他更了不起,放棄事業陪孩子七年,光是教上廁所就花三年,這耐心我陪娃寫作業三天就想爆炸。”
“說實話,最開始看到‘自閉癥兒子考第一’還覺得是雞湯,結果翻完完整故事直接被說服,尤其是他發現專家方法不行,自己親自教孩子認字那段——父母永遠最懂孩子!現在太多家長把教育全丟給機構,反而忘了最根本的陪伴。”
![]()
“作為特殊兒童家長,看到‘連續爬樹幾個月才獲得信任’直接淚目,我們總急著要孩子‘正常’,但陳錦鴻告訴我們:先走進他們的世界比什么都重要。準備買他寫的書了,求問看過的朋友實用嗎?”
“注意到細節沒有?他兒子在國際學校如魚得水,還是鋼琴演奏級!說明自閉癥孩子不是‘缺陷’,只是思維方式不同,社會總用統一標準衡量成功,但陳駕樺的逆襲恰恰證明因材施教的力量。”
![]()
“最扎心的是陳錦鴻復出后蒼老太多的照片……說是損失三千萬,但對他而言,兒子喊一聲爸爸比片酬珍貴多了,不過還是希望他能多拍戲,《婚內情》里演技依然能打!”
如果你是陳錦鴻,會在事業巔峰期選擇息影陪孩子嗎?你覺得社會該如何給特殊兒童家庭更實際的支撐?來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信源:《陳錦鴻綜藝首秀 曾為自閉癥愛子息影》新浪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