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媽媽”志愿者是支持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家庭教育的重要補充力量,對促進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健康成長有著積極意義。在縣中醫院,有這樣一位“愛心媽媽”,她以愛為舟,積極投身公益事業,關注留守兒童健康,以行動為留守兒童點亮希望之燈,展現出新時代女性的風采和擔當,她就是縣中醫院婦聯副主席、護理部主任雷靜敏。
![]()
這幾天,在單位忙碌完日常工作的雷靜敏下班后并沒有第一時間回家,而是帶著學習用品來到結對關愛的孩子們家中。詢問了解孩子們近期的學習生活情況、幫助她們輔導作業,已經成為雷靜敏每個月必做的功課,見到這位親切的“醫護媽媽”,孩子們也格外開心。
雷靜敏結對孩子李雨婷說:“她很關心我,經常給我送一些學習用品,上門給我講題,回答我一些不會的問題。在生活中我有什么傷心事、煩心事,我都會耐心地開導我,知道我喜歡畫畫以后她很支持我接著畫,而且還會送我一些繪畫工具,我覺得她很貼心,我也很喜歡她。”
結對孩子杜佩說:“雷媽媽平時對我的關心比較多,特別是我上了九年級之后,她經常給我打電話,給我送一些學習文具。快中考的時候,她給我打了好幾個電話,給我加油,給了我很多激勵,我也不負眾望,考了600多分,順利考上了高中,我覺得我的成績也有雷媽媽的一份功勞,我非常感謝她。”
![]()
2023年3月,“愛在莘川·醫護媽媽護成長”兒童結對關愛活動在縣中醫院啟動,自此,雷靜敏和同事們正式成為了我縣留守女童的引路人和守護者。從參與志愿團隊的培育、指導、培訓,到定期與孩子聯系,與監護人交流,雷靜敏沖在前、干在前,帶著同事們積極開展專業疏導、跟蹤隨訪,分類關愛等服務。
縣中醫院外科二病區護士長任靜說:“她每個月都是雷打不動地參加我們的家訪,手把手教我們如何與留守兒童溝通,她總說要用媽媽的心,做專業的事,這句話也影響著我們團隊的每一位‘醫護媽媽’。”
兩年來,縣中醫院‘醫護媽媽’們與我縣300余名留守兒童結對,走進偏遠鄉村,為孩子們捐贈衣物,贈送書籍、文具等,提供情感支持。同時,走進城區中小學校開展健康體檢,為留守兒童提供免費體檢、篩查視力、營養狀況評估等服務,“愛心媽媽”們以一顆炙熱的心,真正讓孩子們感受到“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
雷靜敏說:“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或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或是父母疾病纏身、無力照料的孩子,又或是孤兒。每次看到他們清澈的眼睛里藏著對溫暖的渴望,總會觸動我作為一名醫護人員、同時也是一位母親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救死扶傷是我的工作職責,‘醫護媽媽’是母愛的延伸,更是履行初心、回應使命的一劑良藥。”
如今,在雷靜敏的示范引領下,縣中醫院“醫護媽媽”品牌不斷擦亮,形成了“1+1+N”的結對模式,關愛服務也更加常態化、規范化、專業化。“醫護媽媽”們播撒出愛的種子,收獲了成就彼此的雙向奔赴。雷靜敏說:“這兩年多,中醫院所有‘醫護媽媽’也都有了這樣一個共識,‘醫護媽媽’不是帶著慰問品走村入戶走個形式,也不是紙上三言兩語的工作總結,而是帶著溫暖、理解、共情和關愛,讓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真正走進每一個孩子心里。下一步,我將持續優化關懷服務,提供更加貼心、專業的關愛,積極分享‘醫護媽媽’活動經驗與心得,帶動更多同事參與進來,提升服務能力,惠及更多家庭。”
![]()
像雷靜敏這樣的“愛心媽媽”,我縣還有很多。近年來,縣婦聯發揮組織優勢,廣泛發動各方力量加入“愛心媽媽”隊伍。2025年,來自全縣政法系統的114名“干警媽媽”,醫療系統的649名“醫護媽媽”和各鄉鎮、社會各界人士共計903名“愛心媽媽”,牽手相約,為愛集結,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縣婦聯主席莫萌說:“在‘婦女兒童之家’、在校園、在家庭,在各個實踐活動場所,都留下了‘愛心媽媽’們的暖心足跡。她們發揮專業優勢,鏈接社會資源,以關愛和陪伴帶給孩子自信的笑容,以看見和尊重帶給孩子改變的力量,為更多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撐起一片晴空。下一步,縣婦聯會繼續為留守和困境兒童提供‘暖而實’的服務,繼續講好‘愛心媽媽’的感人故事,持續擦亮莘川姐妹志愿服務品牌。同時,也呼吁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加入到‘愛心媽媽’隊伍中來,讓愛的種子在莘川大地生根發芽,讓關愛困境兒童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縣融媒體中心 張衷帥 劉心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