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說:“我想記憶生活里每一片時光,每一片色彩,每一段聲音,每種細微不可察覺的氣味。我想把它們一一折疊起來,一一收存在記憶的角落。”
這本書是蔣勛的生活周記,也是一本散文集。
全書分四個篇章,夏天、秋時、冬季、春日。主題很廣泛,花草、螢火、瀑布、潮聲、候鳥。
四季流轉,自然之美,在蔣勛筆下體現得淋漓盡致。
團子非常喜歡這本書,文筆和景色都很美,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書名:《此時眾生》
作者:蔣勛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一,桐花
“桐花像雪,撲天鋪地,漫無邊際地飛舞。我把花接在手掌上,細看花的形狀。”
團子有過類似行為,去年秋天,公園的烏桕和無患子樹樹葉不斷往下掉落。
而我蹲下來看葉子,還撿了兩片烏桕葉,拿回家做成標本。
烏桕葉實在漂亮,頂部尖尖的,細而長。團子最喜歡的不是全紅的葉子,而是那種紅黃相間的樹葉。
大約80%的紅,搭配20%的黃,紅黃交織,錯落有致。
那會我就蹲下來一直觀察并把玩著樹葉。
等到烏桕樹葉子掉光,變得光禿禿時,團子又開始欣賞這“禿然”之美。
禿掉的烏桕樹看起來格外有意境,拍下來的照片中,只有灰黑兩色,但團子卻覺得,這份美完全不輸有葉子的時候。
或許就像蔣勛說的,“生命已經完成,離枝離葉,其實并不哀傷。”
今年夏天,團子在公園拍到了綠色烏桕樹樹葉,從郁郁蔥蔥的綠到紅黃相間的多彩,再到光禿禿的樹干,我完整地見證了它不同時期的生長過程。
二,渲染
“小時候在水塘里發現被浸泡久了的落葉,經水腐蝕,一片葉子只剩下透空的葉脈,迎著陽光看,像蜻蜓的翅翼,在風中微微顫動。”
ps:讀到這段文字的當天下午,我還真去池塘看了看葉子,可惜沒看到透空的葉脈,大概是葉子被水腐蝕的時間還不夠長。
這觀察真的太細致,團子現在也經常看樹葉,但遠不如蔣勛這么細心。
水塘里的落葉我倒是看過,但還真沒發現過在陽光下像蜻蜓的翅翼。
這本書讀著讀著發覺,蔣勛真是應了那句經典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一片落葉,一朵云,一粒果實,看起來都是不起眼的尋常事物,但美就蘊含在其中。
不同的葉子有不同的形狀,云朵會以緩慢的速度移動,有的果實鮮艷得像手串。
這些美無需花錢,只要有一雙眼睛就可以欣賞,只是更多時候被我們忽略了而已。
三,白露
“經過樹葉篩濾后的陽光,搖搖蕩蕩,金色和綠色混合著幽微的光,在走過的行人身上臉上晃漾著。”
這描述像是一幅優美的畫,不知道有沒有人畫過這種場景,團子讀這段文字時就覺得很有意境。
我現在也喜歡觀察光影,去年冬天某段時間,有空我就會在下午來到公園看影子。
冬天的陽光很暖,很柔和,樹木的影子投射到一側的墻壁之上,形成了一幅幅“影子畫”,而我就站在一旁欣賞這些影子。
夏天,有風的時候,公園柳樹的影子在地面晃來晃去,像是在跳舞。
正如蔣勛所說,“風一陣吹過,筆觸就像浪濤波動,不斷撤換顏色和光影,有千百種的變化”。
再次感嘆,蔣勛對萬事萬物觀察細致入微之處非常人所及,有超強洞察力,文筆也很細膩,畫面感很強。
團子只覺得我的語言實在貧瘠,風吹、筆觸、浪濤都是尋常事物,但經蔣勛之手組合成句子卻萬分和諧,又增添一絲美感。
蔣勛的文字極其優美,團子讀這本書時一次次被震撼到,但是我水平有限,詞窮,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種美。
大家去讀讀這本書就知道有多美。
最后還想說一句,美就在身邊,只需我們偶爾靜下來感受片刻就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