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在未月,未月開始于小暑節氣,到立秋之前結束,期間就是火氣隱藏,金氣顯現的過程。大暑節氣居于未月的最中間,也就是金火交替的中間點。此時火氣隱藏一半,金氣也顯現一半,金火之氣幾乎對等。
![]()
過了大暑節氣之后,金氣就強于火氣了。所以大暑節氣最大的特點就是金火對等,也是金氣強于火氣的開始。金為秋涼,火為夏熱,火氣發散,金氣收斂。金氣收斂的過程,從子到午,從北往南,不斷推移。
所以過了大暑節氣之后,子時就會有涼風出現,并不斷往午時推移。到了立秋之后,傍晚就會有涼風出現,是金氣顯現的標志。此時金火對等,火旺則加快了積雨云形成的速度,從而出現了短時間的強降雨,并且有明顯的區域性。東邊日出西邊雨,一邊下雨一邊晴。
當金氣徹底顯現之時,少陰之氣就會壓制陽氣的發散,地氣上升的速度就會不斷減緩,從而導致積雨云大量堆積,最終形成了長時間的連陰雨。所以火旺發大水,金旺連陰雨。大暑節氣是金氣強于火氣的開始,也就是連陰雨出現的開始。
![]()
此時太陽在午,月建在未,午未相合而化火土,正是地氣溫度最高的時候。于是大暑節氣的特點就是高溫高濕,上蒸下煮。在高溫高濕之下,細菌滋生,一些枯萎的植物因潮濕而腐化,到了夜晚,螢火蟲在腐草上飛來飛去,謂之腐草為螢。
所以大暑三候: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這一切都是太陽黃經到達一百二十度時,所表現出來的自然現象。如果這些現象沒有出現,也就意味著氣場與節令不符,為不順之象。書云:大暑之日,腐草不化為螢,谷實解落。土潤不溽暑,物不應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
既然大暑節氣是金氣強于火氣的開始,那么大暑節氣下雨,也就意味著金氣主宰的季節,降雨較多,也就是秋季降雨較多。老話說:大暑有雨秋水足,大暑無雨吃水愁。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
大暑節氣是未月的中氣,也就是未土之力最強旺的時候,未為火土,是高溫之土,其力量專門壓制水。于是大暑節氣,就是腎水之力最弱的時候。甜味入脾土,咸味入腎水,那就要減甘而增咸,以滋潤腎水之氣,不宜同房,不宜再消耗水。
所以大暑節氣適宜喝咸味之粥,以及黑色之粥。此時斗柄指向正未之方,未就是羊,于是大暑吃羊肉,就是順應節氣的變化,其目的就是以陽制陽,排出濕氣。然而此時的氣場之中已有涼氣,而初顯的涼氣,最容易讓人不順。
于是人們在食用羊肉湯之時,還要包裹嚴實,讓自己大汗淋漓,以求排出濕氣。并且晚上睡覺,要蓋好肚子,以免被涼風侵擾。此時未土到頂點,也就是火土到頂點,其力量專門針對脾胃。于是人們在此時曬伏姜,以凝聚火土之力,驅除脾胃的寒涼之氣。
![]()
明日大暑,火土強旺腎水弱,減甘增咸宜食粥,喝羊湯,曬伏姜等,不宜同房,不再消耗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