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這些耳熟能詳的詩句,都是在江西一座山上激發靈感而生產的詩歌名句。有人更以“匡廬奇秀甲天下”來形容山之美艷。
![]()
這座山,是江西省最有名的一座山,它也是中國最有名的高山之一,這座山,就是江西九江市的廬山。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覺得,身在此山中,更能識其真面目。
2025年3月30日下午,我與老伴從湖北黃鶴樓公園出發,自駕車行230多公里,到達江西廬山腳下一家民宿歇宿,計劃次日游覽廬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
![]()
如琴湖
其實,我是第二次到廬山。2002年,新華社表彰全國十佳通訊員,我有幸來到這里,只因突發腎結石疼痛,而沒能隨團完整參觀,只看了美廬一眼。
這次來到廬山,既是國家5A景區打卡,更有為了置身其山中,識其廬山真面目,以了卻一個心愿。
3月31日早上8點整,我們夫妻便來到廬山腳下的南門游客中心。只見美觀大氣的游客中心,竟然關著門,無一個游客進出。
而不遠公路邊的空地上,則是成群結隊的游客,他們或涌入大巴,或自駕車,成群結隊往廬山名勝風景區進發。
![]()
游客懸崖邊打卡
一打聽,我們才得知,進廬山風景名勝區旅游,是需要提前在網上預約的,公路邊有一間小房,間里,設有專門的無人電子售票機,可以取票,也可以預約。
老伴剛剛打開預約鍵,遠在北京的劉歡打電話詢問我們到了哪里。我見屏幕顯示當天景區門票預約只剩下120多張,便催老伴掛機。老伴說了聲“等會再聯系”,便掛斷了劉歡的電話。
![]()
老伴在手機上按照入園預約要求,輸入“廬山小程序”,打開景區網頁,再輸入游客身份證號、電話、年齡等信息,經近10分鐘緊張操作,終于取得了當天進入景區的入園申請,完成預約操作,景區顯示當天預約人數只剩下13個名額。
我做夢都沒想到,廬山風景名勝區竟然會這么前衛,實現了網絡化無人售票,更想不到的,景區的人氣會這么火爆。
![]()
我們都是65歲以上老人,景區免門票,只收取了自駕車45元的停車費。
我們開著車,盤旋而上,從海拔100多米的游客中心地,來到了海拔1400多米的廬山風景名勝區牯嶺鎮。
我見導游指示牌上有“大天池”景點,距牯嶺鎮離最遠,便與老伴商議,從遠處先游,再折回往近處游覽。更有對大天池的好奇。
![]()
當我們車行至距大天池還有約5公里的地方時,景區設置的攔阻桿,擋住了我們自駕車的進入。我們只得將車停在一個路邊停車場上,步行進入。
我與老伴曾游過吉林長白山天池,游過新疆烏魯木齊天山天池,都是高山湖泊,美得醉人。
廬山之巔竟然也有一個大天池,讓我們充滿了期待。心想,或許廬山的大天池,比吉林、新疆的天池還要大,還要美?
![]()
猴哥
![]()
![]()
海拔高度,決定溫度。廬山景區的林間還有積雪,雖然是晴天,但氣溫還是在5度以下,走在路上,覺得臉部和手都凍得生疼。
門崗執勤人告訴我們,到大天池,至少要走半小時以上。我與老伴自駕游,到景區內,盡量不坐觀光擺渡車,一是可節省費用,二是可多看一些風景。已形成習慣。
![]()
我們走了約600多米,左前方出現了一個不規則的湖泊,心想,這應該就是大天池的一部分吧。
我們從一條小路下到湖邊,沿著湖邊的步游道,邊走,邊拍湖中美景。
![]()
仙人洞
走了不到500米,湖泊步游道連接上了公路。只見公路右前方,有一面大山上,有一席明晃晃灰白色絕壁,格外顯眼。見游客們紛紛從右邊的一條小路下行,擠在一個凸顯的石峰上,拍著“到此一游”。
我們見狀,直接跟著人流,沿懸崖步游道一路前行。
懸崖下,是看不太清晰的城市,我們不知道是九江市還是廬山市。
![]()
薄霧在空中飄逸,為灰白色絕壁和山體的森林,以及山下城市披上了一層神秘色彩。也讓景色步入了仙態。
步游道邊的許多花崗巖石上,刻著贊美或有寓意的文字。人們稱為“摩崖石刻”,是廬山文化承載的一種形式。
我們所經過的懸崖步游道,設有多個觀景平臺,導游稱之為“險峰”。游客們興高采烈地排隊拍照打卡。原來,這一段風光名叫錦繡谷。
![]()
文殊觀景臺
旅游的興奮,如活躍的細胞,最具繁殖力和傳染力。一個人打卡,引一群人也會有樣學樣,跟著打卡。
途中,有塊如香爐的大石頭,獨立于路邊,石皮上,刻有“轉運石”三字。一導游說:“摸一摸,好運多”。
于是,這塊石頭,便成了游客必摸必拍照的石頭,也成為一個打卡的景點。石皮已被摸得油亮光滑。靈不靈,不知道,但摸一摸,快樂感油然而生。
![]()
大天池
![]()
更令人驚喜的是,在錦繡谷,我們還見到了成群獼猴,猴哥或跳躍在樹上,或停留在道邊,期待游客施舍,猴群的出現,為我們這次廬山之行,帶來了無窮快樂。
懸崖的游道,忽上忽下,行了約1500米,突然,有“仙人洞”三個字閃現在我眼前。啊!仙人洞景區到了。
我立即憶起一位詩人“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詩句來。難怪懸崖一路,導游叫錦繡谷為“險峰”,都是“仙人洞”詩句幻化而來啊。
我曾旅游探險,鉆過數十個洞穴,也曾游過大江南北數十個洞穴,僅就顏值而言,仙人洞只能算個懸崖邊的小巖屋,是個滴水巖屋。如果把廣西、貴州、兩湖的任何一個山洞拿來,都可把仙人洞比下去。
![]()
天池古塔
![]()
圖片加載中…
圓佛殿
但是,若比文化,又沒有一個洞穴能與仙人洞相抗衡,其知名度更是要大打折扣。
仙人洞府,立有一尊老君彩色雕塑。附近,還有佛像殿,有三尊大金身菩薩和兩排金身羅漢。非常漂亮。
游過仙人洞,見導游牌顯示,距大天池還有1500米。若坐滑道,幾分鐘可到達,也可坐擺渡車,把人送至附近。我們還是選擇了步行。
![]()
一個保潔工告訴我們,步行可以多看到一些景點。果然,沿途見到了“天池炮臺”、“圓佛殿”、“天池塔”(南宋)、“御碑坊”(明朝)、“天池寺石刻”、“老母亭”等諸多小景點。
最后,我們到達了大天池景區。這里,有文殊臺(東晉始建,明代重建),大雄寶殿,許愿池等。
大雄寶殿前,有兩個長方型水池,也是許愿池。池中,有數塊吉祥語小牌和數不清的硬幣。
兩個許愿池的水是相通,水池總長10米,寬3米,終年不枯不旱不溢。是以為奇。
這個不枯不旱不溢的小水池,就是景區的“大天池”。
我一時發懞,失望之極,大腦一片空白,我們步行9000多步,看到的大天池,還沒有平時見到的一個小堰塘大。
但轉念想想,大天池歷史久遠,文化悠長,我們也就釋然了。旅游,不僅僅是為了看風光,還要漲見識,吸收文化營養,“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正是這個道理。
于是,我們決定先返回湖泊處,后到停車處取車,再去游美廬、五老峰、唅鄱口、白鹿洞書院、廬山會址、三疊瀑布等觀覽。
我們返回時,竟迷了路。一路問詢,才從白居易草堂,至花徑公園來到了湖泊。
原來,這湖泊并不是大天池的尾水,而是電站大壩形成的高山小湖泊,因形似琴,取名如琴湖。我們繞湖行走,直至湖的盡頭,已到了牯嶺街區,路邊出現了一些餐館。
我們走進一家餐館,點了廬山美食石鍋魚等,美美吃一頓。
吃飽飯,我們找到停車地點,開著車,現在決定先近后遠,游完三疊瀑后,再下山。
美廬景點,是一棟由英國建的別墅,因住過民國和新中國兩個時代的最高統帥而名揚天下。游覽的客人穿流不息。美廬內,陳列著許多名人用品和與廬山相關的圖片。
![]()
圖片加載中…
游客打卡錦繡谷險峰
這又是一個文化打爆的景點。
走出美廬,已是下午4點,游完既定余下景點,已不可能。這時我才發現,廬山面積很大,每個景點卻很小,星布的一個個小景點,構成了廬山風景區的特色。
我們馬上決定:只去三疊瀑布,游完三疊瀑布,便結束這次廬山之行。
景區導游牌上標注,到三疊瀑布,還有7.5公里,但車載導航和手機導航卻顯示的是40多公里。我一時芒然無措。
在廬山博物館附近,我問到一個當地男子,他說:“按景區指導牌走,六七公里后,車就不能走了,還要步行幾個小時,才能到達瀑布,現在已是下午4點多鐘,走不到瀑布,天就黑了。按導航開車去,因公路限速30碼,到達三疊瀑布,瀑布景區怕也要關門了。”
都是詩仙李白這個家伙害的,這個文藝青年的一首《廬山瀑布》,讓我們頭腦總是浮想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的意境,盡管我從網上見到只有豐水期,這里的瀑布才有壯觀景象。
![]()
廬山一景
當天,我們還要趕到廬山西海風景附近歇宿,只好依依不舍地結束廬山之行。
好在自駕返程湖北,還要經過廬山,我們再來不遲。因為,還有很多美景吸引著我們,沒來得及賞。
我們把行程電話告訴了遠在北京的女兒劉歡,她支持我們返程時再游廬山,這座山故事多多,值得重復游!
我耳邊,又響起“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詩句。
我感嘆,這都是文化害的!
山不在奇,有文化則靈!人氣爆棚,永遠是景區發展的硬道理,文化,則是引爆人氣的引線。
(作者:湖北宜昌怪奇公社劉洪進。文中配圖,為劉洪進、張大萍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