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少有人注意到,圣經不僅講信仰,它還講國家、戰爭、帝國的興衰與全球秩序邏輯與走向。
如果你曾翻過一些宗教經典,你可能發現,多數經書講的是個人修行、倫理勸善,或者是人與神的關系。而圣經不同,它從開頭就是一部部“族譜展開圖”,三章之后就開始講地緣、家族、沖突,講得非常具體,也非常現實。
舉個例子:創世記第十章,被稱為“列國之表”,里面記下了諾亞的三個兒子和他們的子孫后代——這些后代不是某個民族的神話,而是日后真實存在的國家群體。里面的“米設”“哥篾”“瑪各”“以攔”“示拿”“迦南”,放到地圖上,就是今天的俄羅斯、德國、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換句話說,圣經在談信仰的同時,也順便把地緣政治順了一遍,而且是幾千年前就順了,早已為我們繪制了一張“全球民族的家譜圖”。
這就讓圣經變得非常特別。你甚至可以說,它是唯一一部把“國際關系”寫進屬靈框架的書。不光是以色列這個民族的故事,還有摩押、亞捫、埃及、亞述、黎巴嫩、埃塞俄比亞、也門、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這些都不是虛構的名字,而是歷史舞臺上的主角。到了新約,耶穌降生在羅馬帝國治下,門徒走遍地中海各國傳道,最后把福音傳到歐洲、非洲和亞洲,路線圖和今天的“歐亞大陸國際走廊”幾乎重合。
說到底,圣經從來不是在談“人與神”之外的空想問題,它談的是:哪些國家會興起,哪些會敗落;哪些體制會崩塌,哪些秩序會延續;什么樣的聯盟是悖逆的,什么樣的政權是被興起來完成一段任務的。
我們今天講國際關系,往往繞不開現實主義、自由主義這些現代理論,它們從制度、利益、戰略談起,卻往往解釋不了那些超出理性框架的決策與格局變動。而圣經的視角,是反過來的:它從“國家的屬靈性質”談起,從“人與神的關系”出發,去理解王朝的變換、文明的盛衰,甚至戰爭為何發生、秩序為何無法持久。
當然,這個專輯不是宣講宗教信條,而是邀請你以全新的視角重讀圣經、熟悉基督教文化——從國際關系的維度,挖掘那些關于國家關系、戰爭和秩序的故事。
專輯會談挪亞三子的后裔如何演變為全球文明的三大軸線,探尋亞伯拉罕后裔為何在中東地區沖突千年不息,并將分析所羅門的聯盟為何盛極而衰,耶穌如何以屬靈國度挑戰羅馬的霸權,以及保羅的宣教路線如何重塑全球文化版圖。專輯甚至會走進《啟示錄》,去看那“世界聯合政體”的幻象,是不是正和今天的全球主義構想不謀而合。
你會發現,圣經不是一本關在宗教世界里的書,它是一本藏著“國際劇本”的文本。只是我們很少用這樣的方式去讀它。
現在,或許是時候回頭看看這部書,看看那些我們以為只屬于古代的故事,是否正潛伏在今日世界的格局之中。
![]()
附錄:《圣經中的國際關系》專輯丨文章目錄
1. 挪亞的三個兒子:世界國家從哪里來?全球民族的屬靈根源
——從“列國之表”到文明沖突軸線——人類國際秩序的屬靈分化
2. 亞伯拉罕的后裔:從中東宿怨到民族誕生
——摩押、以東、以實瑪利如何塑造今日地緣沖突(以色列的兄弟與仇敵)
3. 圣戰與審判:以色列與列國的戰爭邏輯
——亞瑪力與亞述為何面臨神的裁決
4. 巴比倫、波斯與以色列:被擄與釋放的國際劇本(帝國是神手中的杖)
——居魯士的解放令與以色列的國際轉折
5. 所羅門的外交與崩塌:當神的國模仿列國制度時
——所羅門的聯盟:圣經外交的興衰啟示
6. 羅馬下的耶穌:超越帝國的屬靈國度
——十字架如何挑戰世界政治秩序
7. 保羅的路線:福音的全球傳播地圖
——從安提阿到羅馬,圣靈如何重塑地緣路徑
8. 啟示錄的終局:全球對抗神的末世圖景
——從哈米吉多頓到新耶路撒冷,國家命運的終結
9. 國家不是人的創作,而是神的工具
——從詩篇到先知書,圣經如何定義國家的權柄合法性
10. 誰是當代(未來)巴比倫?現代世界的屬靈定位
——美國、中國、歐洲與新耶路撒冷的屬靈角色對照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