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才回歸國土的帕米爾高原,擁有著大量的稀缺礦藏,面積達十萬平方千米,這個高原為何在外流浪128年?它擁有著哪些珍稀寶藏呢?
![]()
新疆帕米爾高原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也是最為兇險的一段。雖為平原,但它卻是由很多的山脈和山脈之間形成谷地和盆地構成的,平均海拔在四千到七千米之間,相對高度和絕對高度都很大,峽谷密布,山脈交錯,地形極為復雜。由于地勢復雜導致了它冰川分布廣,總體有上千條,帕米爾高原橫跨多國,接連著國內外眾多的山脈,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興都庫什山和天山在此交會。是古代絲綢之路向南通往印度、向西去往阿富汗和伊朗的重要通道,如今已有中巴公路通過。
![]()
終年不化的積雪和寸草不生的裸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只有一些山間的溝谷給居住在當地的人們提供了生活和放養的牲畜的區域。柯爾克孜族和塔吉克族就是生活在這片荒地的一員,總人口達十萬人。在這個自然環境惡劣的地方,想找到一個勇于生存的地方很不容易,更何況土地資源本就匱乏,土地需求量遠大于土地可使用量,再加上惡劣的氣候,農業及其他產業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般的水果植物無法生長,只能種植一些低產的小麥、青稞和少量豌豆。因此,生活在當地的人們必須接受這種先天的自然條件,這是他們先天無法回避的命運:單純的農業發展很難維持生存的根本需求,必須有另外的支撐條件才能保證最起碼的生存可能。
![]()
帕米爾高原有著什么樣的歷史背景,它為何會流浪128年才回歸祖國?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有關于帕米爾高原的記載。在清朝全盛時期,帕米爾高原全境都屬于中國所管轄。而到了清末時期,清政府沒落,我們沒有能力與他國進行抗爭,最終清政府只能被與沙俄兩國簽訂條約,被迫把帕米爾高原的北部的掌控權交給沙俄。后來,沙俄再次出兵占領了我國新疆西南部2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至此我國徹底失去了對帕米爾高原的掌控權。
![]()
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獻可知,它在那時被稱為不周山。到了漢朝時,由于山上的野蔥很多,所以它又被人們稱為蔥嶺。后因漢朝經濟快速發展,產生了古絲綢之路,帕米爾高原就成為各國商人經商貿易的必經之路。由此可見,帕米爾高原的地位極為重要,幾千年來經常成為兵家的必攻之地。唐玄宗在位時,帕米爾高原見證了許多勝仗。此后的千年里,帕米爾高原北部先后多個國家和王朝等控制。而其南部則成為了吐蕃勢力范圍的一部分。清朝時期,乾隆皇帝攻下多國先后將新疆南部及北部納入清我國版圖。清朝軍隊在殘余的敵人時,攻到了帕米爾高原一帶。從此,帕米爾高原的北部地區納入到了我國版圖之內。清朝還在此地立下了一塊立功碑,直到19世紀后期還能在帕米爾高原上看到這塊碑,這是中國擁有這個地區統治權最好的證據。
![]()
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一直想收復那些流浪在外的領土,帕米爾高原就是其中之一。為此,我國領導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經過和阿富汗的多次交涉,終于在1960年簽訂了邊界條約,阿富汗放棄了瓦罕帕米爾,但帕米爾高原大部分仍在蘇聯的手中。在蘇聯解體后,塔吉克斯坦擁有了帕米爾高原,在該國建設之初,中國在基礎建設等多方面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基于這個情誼,塔吉克斯坦終于將帕米爾高原歸還給了中國,并在二十世紀末簽訂了邊界條約。2011年9月20日,新疆帕米爾高原正式回歸了祖國的懷抱。
![]()
新疆帕米爾高原意外發現大量稀缺礦藏?在帕米爾高原回歸后,專業的探險隊和地質探測專家受命于中央前往該地實地考察,本以為此次考察只是收復后的一個形式,卻沒想到在帕米爾高原之下意外發現了大量的黃金礦、鈾礦等稀缺礦產資源。這種天然礦石在全世界任何國家都是禁止出口的,但是這種礦物卻是核工業的重要原料,無論是制造核武器,還是建設核電站,這種稀缺的天然礦藏都是必需品。因此,這個意外發現無疑對我國核工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幫助。除此以外,勘探隊還發現了地熱資源、石油礦山和大量的有色金屬礦藏,已發現的礦產資源就已多達70余種。如果對此地進行有效開發,就能大大減少我國鐵礦石的從外進口量,也能極大改善新疆地區的經濟發展。礦產資源作為工業必需品,深刻影響著一個區域的發展。對于物產豐饒的我國而言,礦產資源憑借其獨特性和應用的廣泛,在我國經濟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帕米爾高原這個其他資源匱乏,各產業發展都局限的地方,因為稀缺礦產資源的發現一定會相比于原來飛速發展。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