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思如
前言:給誰漲了?沒看到呀?
近日,國家人社部發布了最新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最低工資標準情況:共有19個省份的第1檔次月最低工資標準在2100元及以上,其中上海以2690元領先。
江蘇省、浙江省第1檔月最低工資標準為2490元,并列第二;北京月最低工資標準為2420元。
然而,廣西、貴州和青海等地的最低工資低于2000元,分別為1990元、1890元和1880元。
依情況不同,制定最低工資標準可分為1到4個檔次。
大約過半數的省份在第2檔次后的月最低工資標準,也低于2000元。
除了月最低工資標準,這份報告也公布了最低時薪標準。
以第1檔次為例,北京以26.4元最高,天津的24.4元緊接在后,上海、江蘇與浙江則以24元并列第三;排行倒數的黑龍江、海南、貴州、青海均未滿20元。
那么,最低工資標準,對老百姓有影響嗎?具體有什么影響?
一、對打工人具體待遇的影響
01,試用期工資:根據相關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因此,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后,按最低工資標準領取的試用期工資也會相應提高,保障了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基本收入。
02,加班費:加班費的計算通常以勞動者的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為基數,而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會使加班費的計算基數也相應增加,從而增加勞動者因加班而獲得的報酬。
03,社保繳納基數:企業在計算員工社保繳納基數時,會參照最低工資標準。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后,社保繳納基數也會相應上調,這意味著勞動者在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方面的保障水平會得到提升,增強了他們抵御風險的能力。
04,失業保險金:我國大部分地區規定,失業保險金標準為最低工資標準的90%。最低工資標準上漲,失業保險金也會跟著調整。
例如,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的帶動下,自2024年12月1日起,內蒙古的月人均失業保險金標準增加261元;自2024年1月1日起,杭州失業保險金標準從原來的2052元/月提高至2241元/月,蘇州市失業保險金最高標準從2280元/月提高到2490元/月。
05,病假工資: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的病假工資不得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會使病假工資的最低保障水平也相應提升,保障了勞動者在生病期間的基本生活。
二、對特定群體打工者的影響
06,低收入打工者:他們是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的直接受益者。
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能夠直接增加這部分打工者的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支出。
07,“低底薪+高提成”打工者:如銷售員、中介人員、帶貨主播等。
他們雖然總收入可能不少,但月收入不穩定。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可以提高他們在業績低谷時的待遇,為其提供更穩定的基本收入保障,降低收入波動帶來的風險。
對此網友們表示:
企業,外包,各個公司,陰奉陽違,不執行有用嗎?監督執行才是最重要的根本!
底薪能不能漲快點、漲高點,工作和收入不成比例,關鍵物價還這么高,溫飽都成問題了,還不能生病,小病能報銷點,大病全靠掏錢
最低工資在上海夠喝水嗎?首爾最低工資1590美元合人民幣約11141元,上海385美元合人民幣2690元差4倍之多。
三線以上的城市,兩千多就是能活著罷了。
北京一直2420元,都三年了
靈活就業人員要是收入沒達到最低月工資,國家是否要給予補助
有個漏洞,就是一個月是規定多少天??
別說漲工資了,嚴謹無故裁員,讓人保住飯碗就行。
惡意欠薪的先解決
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一直是老百姓在呼吁解決的事。
話說,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按理說是能夠縮小高低收入群體之間的差距,促進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有利于分配結構的調整,縮小收入差距。
但實際上,與物價的上漲相比,以及與壓在老百姓頭頂上的三座大山的開支相比,可能還是“杯水車薪”吧,因為“實在太低了”!
而且,最低工資標準的實行,完全仰賴于勞動法的100%有效執行上。
思如哲思
關注普通人的「生存處境」,思考更好的「人生出路」。作者思如,V:mao35117868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