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篇,和之前、、、等10篇系列文章之后,好幾位熟悉的家長希望分析惠州小徑灣貝賽思2024屆的錄取結果,利用國慶假期空余的時間統計數據、分析整理,最終完成這篇文章,力求詳實、準確,僅供大家參考。
![]()
2023-2024申請季,惠州小徑灣貝賽思國際學校迎來了第3屆畢業生。小徑灣貝賽思2024屆共計77名畢業生(去年為83名,2022年為54名),申請學術方向74人(去年78人,2022年48人),共計收獲72枚TOP30錄取(去年63枚),3枚藤校錄取,4枚TOP10錄取,14枚TOP20錄取。
![]()
注:黃色底紋為當年USNEWS排名TOP30的美國大學,數據來自小徑灣貝賽思官網
整體錄取:小徑灣貝賽思2024屆畢業生申請美本方向約74人(去年78人),早申+RD共計72枚Top30綜合大學錄取(去年63枚),其中早申約13枚(去年約20枚),RD約59枚(去年約43枚),共計3枚藤校錄取(去年9枚),4枚Top10大學錄取(去年8枚),14枚Top20大學錄取(去年為29枚)。
在小徑灣貝賽思72枚TOP30錄取中,收獲JHU錄取的L同學,同時錄取UCLA、密歇根安娜堡、北卡教堂山、CMU、圣路易華大和UCD,共計7枚Top30;收獲UCLA錄取的L同學,同時錄取CMU、南加大、佛吉尼亞大學、UCSD和UCD,共計6枚Top30;收獲西北大學錄取的K同學,同時錄取密歇根安娜堡、南加大、UCSD和UCD,共計5枚Top30;收獲康奈爾錄取的Y同學,同時錄取UCB、北卡教堂山、UCD和UCSD,共計5枚Top30;收獲康奈爾錄取的L同學,同時錄取UCLA、埃默里、CMU,共計4枚Top30;
收獲UCB錄取的J同學,同時錄取UCLA、CMU和南加大,共計4枚Top30;收獲密歇根大學錄取的W同學,同時錄取UCD、UCSD和CMU,共計4枚TOP30 ;收獲北卡教堂山錄取的G同學,同時錄取UCD,共計2枚TOP30;收獲UCSD錄取的L同學,同時錄取UCD,共計2枚TOP30;收獲佛羅里達錄取的M同學和L同學,均同時錄取UCD,分別收獲2枚TOP30......等等。
結合小徑灣貝賽思整體錄取數據,可以得知至少1名學生同時收獲7枚TOP30錄取,至少1名學生同時收獲6枚TOP30錄取,至少2名學生同時收獲5枚TOP30錄取,至少3名學生同時收獲4枚TOP30錄取,約4名以上的學生同時收獲2枚TOP30錄取。
小徑灣貝賽思官網顯示美本TOP30整體錄取率為58%(去年為54%,2022年為63%),如果去掉“錄取大戶”UCD、UCSD的錄取人數,今年小徑灣貝賽思學生“TOP30”錄取率約為42%左右。小徑灣貝賽思今年美本申請人數比2023屆減少4人,TOP30錄取數減去UCD和UCSD之后,再加上NYU錄取(與去年院校保持一致),整體比去年減少16枚。
![]()
注:黃色底紋為當年USNEWS排名TOP30的美國大學,數據來自小徑灣貝賽思官網
藤校錄取:2024年小徑灣貝賽思收獲3枚藤校錄取:康奈爾3枚(ED*1,RD*2);2023年9枚:普林斯頓1枚(RD),哈佛2枚(RD*2),賓大1枚(RD),康奈爾5枚(ED*3,RD*2);2022年1枚:康奈爾1枚(RD)。
小徑灣貝賽思自首屆畢業生以來,連續3年收獲康奈爾錄取,其中今年3枚,去年5枚,2022年1枚。2024年小徑灣貝賽思3人收獲藤校錄取,錄取率約為4.05%,(深圳貝賽思為8.16%,深國交為3.78%,北京鼎石為2.30%,上海包玉剛為5.22%),去年查重之后共7人收獲藤校錄取,錄取率約8.97%(深圳貝賽思為4.35%,深國交為3.63%,北京鼎石為3.06%,上海包玉剛為6.02%),對比去年,藤校錄取下降明顯。
![]()
Top10錄取:小徑灣貝賽思2024年收獲4枚TOP10錄取(早申2枚,RD 2枚),2023年8枚,2022年4枚。查重之后,小徑灣貝賽思今年4人收獲TOP10錄取,錄取率為5.41%(深圳貝賽思為6.12%,深國交為2.70%,北京鼎石為4.60%,上海包玉剛為5.22%),去年錄取5人,錄取率約為6.41%(深圳貝賽思為39.13%,深國交為2.73%,北京鼎石為5.10%,上海包玉剛為3.76%)。對比去年,小徑灣貝賽思今年申請人數下降4人,TOP10錄取數和錄取率均下降明顯。
具體來看,小徑灣貝賽思去年普林斯頓錄取1枚,今年0枚;去年哈佛2枚,今年0枚;賓大去年1枚,今年0枚;杜克去年1枚,今年0枚。JHU今年錄取3枚,去年2枚,增長1枚;西北大學與去年持平,都是1枚。值得一提的是,雖然TOP10錄取數下降,但小徑灣貝賽思連續3年收獲西北大學錄取,并且連續2年收到JHU錄取。
Top20錄取:2024年小徑灣貝賽思收獲14枚TOP20大學錄取,去年29枚,2022年11枚。(需要注意的是,小徑灣貝賽思2024年美本申請方向為74人,2023年78人,2022年48人)。在小徑灣貝賽思今年14枚TOP20錄取中,實際收獲錄取的約為10人,錄取率為13.51%(深圳貝賽思為錄取率為28.57%,深國交約為18.38%,北京鼎石約為11.49%,上海包玉剛約為16.42%),去年約24人錄取,錄取率約為30.77%(深圳貝賽思錄取率約為69.57%,深國交約為29.09%,北京鼎石約為13.27%,上海包玉剛約為26.32%)。小徑灣貝賽思TOP20錄取數比去年減少15枚,下降約51.72%,錄取人數和錄取率均降幅明顯。
具體來看,小徑灣貝賽思康奈爾今年錄取3枚,去年5枚,減少2枚;UCB今年2枚,去年錄取3枚,減少1枚;UCLA今年錄取4枚,去年8枚,減少4枚;萊斯大學今年錄取0枚,去年3枚,減少3枚;范德堡大學今年錄取0枚,去年1枚,減少1枚。今年新增1枚圣母錄取,TOP20錄取下降主要集中在UCLA、萊斯以及康奈爾的錄取數。
Top30錄取:小徑灣貝賽思2024年收獲72枚Top30錄取,去年63枚,2022年60枚。對比去年增加9枚,增長約14.29%,增長主要來自加州錄取大戶UCD(20)和UCSD(11)的錄取,兩所UC大學今年雙雙進入TOP30(位列第28),如果減去這兩所UC校的錄取,小徑灣貝賽思 “TOP30”錄取只有41枚,再加上NYU錄取數(6),今年“TOP30”錄取數為47枚(與去年TOP30院校一致,便于直接對比),對比去年下降25.40%,美本申請人數下降約4人(約5.13%)的情況下,降幅較大。
在TOP30綜合大學中,錄取漲幅最大的是UCSD,今年錄取11枚,去年5枚,增長6枚;其次是CMU,今年錄取6枚,去年2枚,增長4枚;佛羅里達大學今年錄取6枚,去年錄取2枚,增長4枚;UCD今年錄取20枚,去年18枚,增長2枚;圣路易華大今年錄取2枚,去年1枚,增長1枚,密歇根安娜堡今年錄取3枚,去年2枚,增長1枚。降幅最大的是南加大,今年錄取3枚,去年8枚,減少5枚;北卡教堂山今年錄取4枚,去年為8枚,減少4枚;埃默里大學今年錄取2枚,去年5枚,減少3枚;弗吉尼亞大學與去年持平(都是1枚)。
![]()
簡單分析一下加州大學的錄取情況:小徑灣貝賽思今年4枚UCLA錄取,去年8枚(入學3人),2022年4枚。具體到錄取率來看,2023年54人申請UCLA,2022年36人,換算成錄取率,分別為 14.81%、11.11%,兩年都超過UCLA整體錄取率:8.76%(2023年),8.57%(2022年),優勢明顯。
小徑灣貝賽思今年2枚UCB錄取,去年3枚,2022年4枚。具體到錄取率來看,2023年50人申請UCB,2022年35人換算成錄取率,分別為 6%、11.43%,2023年大幅低于同期UCB整體錄取率11.57%(2023年),2022年略高于UCB整體錄取率11.40%,不過小徑灣貝賽思這幾年UCB錄取下降明顯。
小徑灣貝賽思今年UCSD錄取11枚,2023年5枚,增長6枚,2022年4枚。2023年60人申請UCSD,換算成錄取率為8.33%(同期UCSD整體錄取率34.7%),2022年39人申請UCSD,換算成錄取率為10.26%(同期UCSD整體錄取率23.75%);UCD今年錄取20枚,去年18枚,2022年16枚,去年申請人數為58人,錄取率為31.3%,低于去年整體錄取率(41.86%)。
小徑灣貝賽思UCSB今年錄取12枚,2023年16枚(入學5),2022年12枚(入學4),2023年60人申請,錄取3人,錄取率為26.67%(同期整體錄取率26%),2022年38人申請,錄取率為31.58%(同期整體錄取率25.84%)。爾灣分校今年錄取24枚,2023年錄取19枚,2022年錄取7枚, 2023年58人申請,錄取率為32.76%(同期整體錄取率25.75%)。
![]()
通過2023-2024申請季,惠州小徑灣貝賽思美本TOP30錄取數據可以發現:
1.小徑灣貝賽思錄取最難的是TOP20。今年美本申請人數僅比去年減少4人的小徑灣貝賽思,今年收獲4枚TOP10,去年為8枚,錄取數直接“腰斬”。小徑灣貝賽思2024屆74名學生申請美本,共計收獲4枚TOP10錄取,錄取率僅為5.41%(去年為6.41%),相對于約58%的TOP30錄取率,TOP10錄取要難的多。小徑灣貝賽思今年除了新增1枚JHU錄取之外,西北錄取數與去年持平,去年普林斯頓、哈佛(2枚)、杜克和賓大今年均未看到錄取。
TOP20錄取方面,今年小徑灣貝賽思收獲14枚TOP20錄取,錄取率為13.51%(深圳貝賽思為錄取率為28.57%,深國交約為18.38%,北京鼎石約為11.49%,上海包玉剛約為16.42%),去年為29枚,錄取數同樣“腰斬”,收獲TOP20錄取的院校除了新增1枚圣母之外,其余大學錄取數均比去年下降。萊斯今年0枚,去年3枚,康奈爾去年5枚,今年3枚,UCLA去年8枚,今年4枚,UCB去年3枚,今年2枚,范德堡大學去年1枚,今年0枚。小徑灣貝賽思今年在美國TOP10和TOP20錄取數和錄取率上均下降明顯。
2.小徑灣貝賽思同校學生“扎堆”的機構慎選。小徑灣貝賽思今年未看到有學生同時選擇兩家機構,但至少4名學生選擇北京和上海的機構,而且在TOP50錄取率為92%的情況下,在某些機構收費20-30萬+的情況下,數名學生只收到TOP50左右乃至TOP50以后的保底校錄取。同樣也看到超過10多枚排名第43的OSU錄取(共錄取25枚)沒有機構認領。
從一些渠道獲取的數據來看,小徑灣貝賽思同校學生選機構“扎堆”的現象同樣存在,近兩年共計有超過9名學生選擇L機構,超過6名學生選擇D機構,超過5名學生選擇B機構,還有部分學生選擇T和E機構。在小徑灣貝賽思今年TOP50 大學92%的錄取率的情況下,依然有機構收費30萬+的情況下只申到TOP50以后的保底校,選機構真的謹慎。同樣,去年在小徑灣貝賽思風光無限的機構,今年錄取數同樣降幅嚴重。
大家不要只看到機構宣傳TOP10以及藤校錄取,還有很多孩子最終只收獲TOP50左右的保底校錄取,只是極少有機構會曬出來,大家只能看到幾枚頭部錄取錄取。比如B機構今年把學生只申到TOP50及以外保底校,只因為去年在小徑灣貝賽思錄取較好,學生扎堆,今年在惠貝錄取直線下滑。大部分機構的作用并不像宣傳的那么大,選擇機構不應該只看榜單,而是要看機構的顧問老師如何為普通孩子的基礎條件“增值”。建議大家看看之前寫的一篇選機構的文章:
大家都知道同校競爭很激烈,但同校學生在同一機構扎堆可能更嚴重。同樣的顧問,同樣的背景,類似的活動,相近的GPA,雷同的文書風格和思路,申請材料面臨著嚴重的同質化問題,如果超過8名小徑灣貝賽思學生選擇同一家機構,很難做到差異化、個性化,錄取結果也不會滿意。同校學生“扎堆”,除了少數幾名學生錄取較好之外,大量學生淪為陪跑(尤其UC或者TOP20最為明顯)。
理想型的美本小而精機構基本一屆學生在50人左右或以內,每名主申顧問帶的學生數量有限,同一名顧問所帶同校同一屆的學生基本上為0,對孩子的個性化理解和申請路線的把控才更具針對性,這樣才能做到差異化。家長和孩子在選機構方面必須自己多做功課,深入了解美國大學、專業、錄取難度以及申請知識,找到自己的核心訴求,再去和機構交流,判斷一家機構是否適合孩子,能否起到作用?同校學生“扎堆”的機構,大家一定慎選。
3.美本TOP30對小徑灣貝賽思的“偏愛”和“偏見”。小徑灣貝賽思深受這些大學“偏愛”:比如自首屆以來連續3年收獲康奈爾錄取,最近2兩年均超過3枚錄取,而擁有7屆畢業生的鼎石,目前還沒有1枚康奈爾錄取。此外,小徑灣貝賽思連續3年收獲西北錄取,在今年TOP10錄取“腰斬”的情況下,依然連續2年收獲JHU錄取,而且今年3枚錄取;連續3年收獲密歇根安娜堡錄取,而且錄取數均超過2枚,今年更是3枚錄取,而深貝只有1枚,十一國際部僅1枚,人大附ICC 2枚、北師大實驗2枚。
不過也需要注意的是,小徑灣貝賽思UCB錄取數連續兩年下降,UCLA對比去年下降50%,芝加哥大學自第一屆收獲1枚錄取之外,近兩年均無錄取,杜克連續兩年收獲錄取之后,今年直接掛0,2022年收獲1枚斯坦福錄取之后,連續兩年0錄取。另外,小徑灣貝賽思至今還沒有耶魯、布朗、哥大、達特茅斯、喬治城以及塔夫茨錄取。
4.相對于深貝,小徑灣貝賽思早申錄取率要低很多。根據深圳貝賽思官網數據,2024屆49位美本申請學生,43%(21人)學生通過ED或REA成功進入首選學校;2023屆23位美本申請學生中,45%(11人)通過ED成功進入首選學校。今年深圳貝賽思3枚TOP10錄取全部來自早申,5枚北卡教堂山錄取全部來自早申(EA)。而小徑灣貝賽思今年早申錄取只占到整體錄取的18.06%,比去年的31.7%下降明顯。
早申是盡量避免”同校競爭”的最好機會,這一點很多孩子和家長都會忽略。從小徑灣貝賽思TOP30錄取結果來看,除了UCD和UCSD之外,大部分TOP30大學發放的錄取數都相對較低,加上UC校錄取,超過3枚的只有6所,大部分都只在1-3枚之間,小徑灣一人多枚錄取的人數要比深貝多很多,而且錄取數也比深貝要多,競爭異常“殘酷”,贏者通吃,因此盡量避免同校競爭十分重要。
5.機構宣傳的TOP30錄取率要謹慎。每年放榜后都會看到很多機構宣傳TOP30錄取率在80%-90%或者100%,這類機構要么學生人數極少(10個或以內),要么挑選生源(托福110以上,SAT1550以上),但大家想想,北京鼎石的錄取率只有54%左右,上海世外學生TOP30錄取率約為54%左右,上海平和的TOP30錄取率在42%左右,這些都是北京上海的頭部學校,TOP30錄取率也不過在50%上下,這還是在UCD和UCSD今年進入TOP30并大量擴招的情況下,機構怎么可能做到100%TOP30錄取?
選機構我們既要看整體的錄取數,也要看申請基數,看機構生源,有些小工作室只招了幾名學生,碰巧都進了TOP30,就宣稱TOP30錄取率100%,這是極為不負責任的。某些機構一屆學生80-100以上,錄取總數自然看起來非常亮眼,但細分到每個學生錄取上,可能獲得TOP30錄取的學生比例很低。沒有一家機構愿意把只收獲TOP30或者TOP50之外的錄取榜單曬出來。此外,還要警惕留學機構的假榜單。比如,小徑灣貝賽思去年只有2枚JHU錄取,某平臺機構提交的錄取總數卻有3枚......之前寫的文章也建議大家看看:
十一假期利用空余時間,擠出了2篇貝賽思2024屆錄取結果分析的文章,完成對幾位熟悉的貝賽思家長的承諾。文章就像是留學筆記,我梳理各種辛苦整理而來的數據,再從不同角度加以分析,希望從中窺見一兩點美本錄取趨勢。
錄取數據統計復雜且耗時耗力(每1篇需耗費2周的業余時間),很多機構和平臺沒有祥實、深入的數據統計和分析,大多搬運或者淺加工,只為了招生和引流,可參考的不多。詳實的數據才能真正幫助我們做正確的申請趨勢、策略和擇校預判,實時看清孩子的選校區間和真實競爭力,不盲目沖刺、也不必過于保守,去偽存真,撥云見日,最終翠錄夢校。
添加Jam爸爸微信
進入美本、美高家長公益群
Jam爸爸教你選機構:
3
68.9
15.
16.
Jam爸爸建議閱讀
選校參考
歡迎置頂公眾號,留言、分享、點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