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經濟的脈絡。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2023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過去一年,我國交通運輸持續穩定恢復,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保持較快增長,交通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保持高位,一幅流動中國的美好畫卷正加速鋪展。
![]()
鋼鐵巨龍騰灣區,交通強國譜新章。深中通道的開通,讓粵港澳大灣區人民互相“串門”更方便,通車后,從深圳到中山的車程從目前的兩小時縮短至30分鐘。從“兩小時”到“30分鐘”,車程變化見證的正是“走得了”不斷向“走得好”挺進。
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是支撐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人享其行、物享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舉措。從建設“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到提供便捷暢通的旅客聯程運輸、經濟高效的貨物多式聯運,再到共享經濟交通新業態的涌現、城市內無障礙出行設施的完善等一系列交通供給側改革措施,一步步滿足了人們對多元化、差異化和定制化交通出行的需求。
鐵路四通八達,公路網越織越密,水運更趨發達,航空覆蓋更廣,在交通強國建設如火如荼的當下,以重大項目為牽引,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交通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位運行,助力交通干線網、快速網、基礎網越織越密,讓人民群眾從“走得了”闊步邁向“走得好”。伴隨著交通運輸服務質量持續提升,運輸結構不斷優化,中國已成為運輸最繁忙的國家之一。
“走得好”在一幅流動中國的美好畫卷中呈現。以時間為維度,以一天為刻度,可以丈量今日中國之繁忙:平均每天有超過1.6億人次跨區域人員出行,其中有1000萬人次乘坐火車出行、1.5億人次通過公路出行、70萬人次乘坐船舶出行、170萬人次乘坐飛機出行,城市內平均每天近2.8億人次通過城市公共交通及出租汽車出行。看人員流動,出行更高效;看貨物運輸,運轉更有序,“人享其行、物享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加速照進現實。
交通是興國之要、強國之基。農村公路建設投資連續7年保持在4000億元以上規模,截至去年末,我國農村公路里程459.86萬公里,全國建制村實現全部通郵。目前,“6軸7廊8通道”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空間格局基本形成,綜合交通網總里程超過600萬公里,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郵政快遞網和世界級港口群,航空航海通達全球。疾步向前,交通大國正闊步邁向交通強國。(本文首發中國吉林網長白時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