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娃
又到一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大街小巷隨處都洋溢著端午節的氛圍,大小超市和商店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粽子,有蛋黃餡、臘肉餡、板栗餡等等,包裝精美,五顏六色,惹人喜愛。
![]()
買盒肉粽回家放入鍋中一蒸,拿出放一會等溫度適中時扒開粽皮慢慢咬上一口,軟糯適中,香甜可口,讓人回味無窮。如今雖然粽子豐富多樣,但時常還會想起多年前在雪域軍營和戰友們一起包粽子的情景,雖然包的是普通的粽子,但卻每年端午時節吃粽子時都會想起,歷歷在目。
端午節那天早飯前,全連唱完歌曲準備開飯,連長走向前站在隊伍前面宣布:“今天是端午節,首先祝戰友們及你們的家人端午安康。按照連隊的老傳統,這是新兵在部隊過的第一個端午節,新兵今天上午訓練時間全部到炊事班幫廚,幫著炊事班的同志為全連包粽子。”
![]()
吃完早飯,新兵們開始打掃飯堂衛生,相互討論說:“在家時每次都是直接吃,還沒親手包過,不知如何包?”“真煩人,大家都不會,為何不買現成的來吃?”“誰入伍前包過粽子,請舉個手,先教教大家?”同年入伍的新兵各自紛紛發表意見,大家面面相覷,竟沒有一人入伍前親手包過粽子。
早晨訓練時間,老兵們被帶到了訓練場,新兵們則帶著不會包的疑惑和為難表情步入飯堂。只見飯桌上已經擺上了幾盆包粽子的原材料,有已經泡好的糯米,有紅棗、有板栗還有正在水中浸泡的粽葉和細繩子。連長指著桌上擺的材料說,這些粽葉是剛休息歸隊的班長從家里帶回來的,部隊是所大學校,部隊的傳統就是不會就要學,大家先圍過來,讓炊事班長小李給大家教一教如何包粽子。
![]()
炊事班長站立于各種泡好的食材前,拿起一片浸泡好的粽葉,將粽葉的正面朝上攤開于兩手中央,然后雙手內扣,將粽葉卷成圓錐狀。之后用勺子從盆中舀一勺泡好的糥米倒入粽葉卷中,再將紅棗、云南的臘肉丁或板栗覆蓋于糯米上,然后再給上面覆蓋一層糯米,用手重重按壓一下,讓粽子的食材剛好與包好的粽葉的圓錐形口持平,折疊粽葉將餡料全部包住,并用力將粽葉裹緊,再用早已準備好的細繩纏繞粽葉四五圈后,系好繩頭。這樣一個紅棗臘肉粽子就包好了。炊事班長邊演示包粽子的動作,邊講解給我們這些初到雪域軍營第一次嘗試包粽子新戰友們聽。
理論講解得通透明白,操作也進行了現場觀摩,但到了自己親自動手包粽子時卻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有的粽子繩子都系好了,還出現了漏米情況,有的包的粽子米放的少了粽子就癟癟的,有的米又放多了無法包裹住,結果將粽葉撐裂開了,等等,真是洋相百出。
開飯時,我們這些新兵端出煮好的粽子,一個個綠油油的粽子香氣撲鼻,每個桌子再放盤白糖,大家解開繩子,剝開粽葉,蘸上一些白糖,細細咬上一口,醇厚而濃郁,讓人吃了一個還想再來一個。當每人基本吃了一個后,再取時感覺粽子的形狀就開始各式各樣了,大小也不一,有的還沒剝皮糥米就已粘滿粽葉,有的剛拿到手中就不停往下滴水,真是八仙過海什么樣子的都有。
連長指著奇形怪狀的粽子說,現在的粽子是新兵們剛開始包的,技術沒有學到位,經過一翻實操作業,再結合上炊事班長教授的包粽子理論,不斷的理論指導實踐才包出了剛才大家吃過的那些粽子。包粽子也和我們的工作生活一樣,不要只當理論家,也不要只當操作者,要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我們要摸索總結,讓理論不斷指導我們實踐,這樣才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讓我們的能力在理論指導實踐中逐步增強。
是啊,連長通過讓我們親手包粽子,不但讓我們學到了一種技能,還引導我們明白了一個人生哲理。如今雖已過去了很多年,但連長的這個動手實踐,理論指導,達到相互完美結合的哲理讓我受益終身,一到端午節吃粽子,讓我不由得就會想起新兵一起包粽子的情景,想起連長的教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