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里,丟失街亭,馬謖要背很大的鍋,雖然不是專業對口,但如果是王平主將的話,應該不會有這種情況(雖然諸葛亮又是撥幾萬兵馬給馬謖,又有王平等副將,就是幾乎要把這個功勞送給馬謖,就像開卷考試一樣)。其次是諸葛亮太急了,蜀中沒有新血液,所以遇到姜維之前,馬謖一直是諸葛亮眼中的接班人。
最主要的原因是馬謖被包圍了之后,棄三軍獨自逃跑導致軍心潰散,所以張郃打蜀軍才像砍瓜切菜一樣。但在三國志中馬謖也算是情有可原,本來在路上想好策略準備以掎角之勢拖延張郃,結果剛上山還沒準備好張郃就來了。
![]()
馬謖上山斷水戰術,其實很有可能是想效仿韓信,讓士兵在危機中爆發斗志,但是他高估了自己在士兵眼中的地位。韓信背水一戰屬于誘敵深入,有提前埋伏的精銳直接偷了敵人的老家,敵人看到后邊來了漢軍直接潰敗。哪怕是項羽的破釜沉舟也提前叫騎兵去斷敵人的糧,而且項羽硬實力極強。馬謖屬于沒學到精髓,單純的蠢。
![]()
馬謖本身并不是完全和軍事隔絕的文官,文武皆通,而諸葛亮之所以力排眾議,讓馬謖主官就是給他刷資歷的期望的,守街亭這個任務屬于在戰略意義上很重要,但是在戰術層面上并不是很困難的任務。馬謖是守城的一方,古代攻城戰一般進攻方都打的很艱難,只要指揮得當,守幾個月都是小意思。同時諸葛亮也把如何拖延時間的方法給了馬謖,就這么說,諸葛亮覺得馬謖的能力不錯,給了他一個2級的任務讓他證明自己,他只要表現出2級的水平就可以了,但馬謖一到現場覺得自己厲害,不僅能守住還能殲滅敵人,完成難度為4級的任務,所以最后被反殺。
![]()
馬謖夸夸其談只是小方面。什么叫重用?委以重任,獨當一面,有擔當,能服眾,有責任感。馬謖街亭罪過之一,就是想殲滅張郃立大功,但是諸葛亮一伐戰略目標是斷隴,消化雍涼。 為了私利不顧大局,而且還公然違抗諸葛亮的將令。這也是后面無法服眾,士氣崩盤的一個重要原因。馬謖罪過之二,就是拋棄部隊私自跑路(逃回成都向朗家里躲著),搞出事故不想著善后,丟棄將士,擺爛跑路,千刀萬剮都不為過。
![]()
揮淚斬馬謖的另一個前提是,馬謖丟失街亭后,躲到向朗避風頭,等著風頭過去,但是這一行為會導致諸葛亮徇私問題被放大。本身提拔馬謖守街亭就是力排眾議,后來馬謖畏罪潛逃是真的只能砍了,要不然諸葛亮以后在蜀國就很難有分量。
![]()
馬謖立下軍令狀想建功立業,但卻因為諸葛亮的寵幸過于驕傲自大。而人情在此,諸葛亮也不好拒絕,蜀中無人是事實,但人情方面是最主要的。諸葛亮雖有懷疑,但平時的馬謖沒有表現出恣意傲大,且才能超群,因此也只是點撥了幾句就讓馬謖去了,但沒想到馬謖竟然如此跋扈,不聽人言,導致街亭大敗。諸葛亮一直很謹慎,他相信馬謖,不過因為馬渡帶兵經驗不足所以還是派王平去協助他,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王平壓根不可能壓住馬謖這個紅人。
![]()
主要問題還是諸葛亮用人方式錯誤和馬謖沒有自知之明,馬謖明顯是一個s級的隨軍隨身參謀,知人心,辯形式,懂軍略,會內政,類似魏之郭嘉,吳之魯肅。但諸葛亮把他當將帥用,馬謖自己也認為自己應該是大將,而不是一個幕僚,所以人真得認清自己定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