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源娃
到了西藏拉薩,朋友們一定會去大昭寺參觀游覽,或者會在大昭寺廣場觀看那些面向大昭寺,五體投地,全神貫注邊誦經文邊磕長頭朝拜的藏族信眾,這種磕長頭的場景往往讓人心靈受到觸動,無形中讓我們的身心受到凈化,加上與自己的過往相比,也許瞬間會對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產生新的感悟和認識。
![]()
游覽完大昭寺,朋友們就會隨著藏族信眾一起,沿著順時針方向跟著藏族信眾的步伐,圍繞著西藏拉薩的百年名街八廓街,這個藏族信眾的轉經道轉一圈,或者走進百年老店購物或者游覽八廓街上的多處名勝古跡。
從大昭寺廣場,跟著轉經信眾的人流,沿著固定的順時針轉經方向步行沒多遠,在行走方向的右側大概50米左右的距離上,就會有一個陳列館,這個陳列館建于距今約600年前,以前是一個西藏貴族的居住府邸,在五世達賴喇嘛時期被征用為地方政府主管拉薩政務的辦事機構、司法機關,里面還設有監獄,有法官有牢房等設施設備。
![]()
這個陳列館名叫朗孜廈陳列館,由于它建于八廓街北段一處不起眼的地方,一不注意就會跟著轉經的信眾走過,忽略了此地,而沒能進去參觀游覽這處免費的景點。朗孜的藏語意思是光輝的頂峰。目前是西藏自治區級保護單位,供游客和市民免費參觀。據了解和平解放西藏前,朗孜夏列孔管理人員有25人,其中審判官1名,管家1名,秘書1名,看守1名,巡邏人員20名,據有關方面在1974年做的調查,這所監獄在解放前平均每年捕捉600名所謂罪犯,其中入獄人員大多為農奴。
走進朗孜廈,你會發現這里是一個三層典型的藏式建筑,底層是所設監獄的牢房,關壓著不同“罪行”的農奴,二層是武器倉庫、一個舊時西藏制度的展廳,敘述著人口僅有5%的上層貴族、僧人和官員統治著95%有農奴歷史。三層是一些辦公室和會客廳等建筑。
![]()
了解歷史才能更好的理解現在,才能更好的從實際出發展望未來,才能主動作為積極工作,珍惜當下這來之不易的美好幸福的生活。免費參觀完這個朗孜廈陳列館,也許你再看大昭寺廣場前鋪上墊子,綁起雙腿,五體頭地虔誠磕長頭的信眾,看圍著八廓街滿面灰塵磕長頭的藏族信眾,看他們的起居生活,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人生感悟,更多一些心靈上的純潔與觸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