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爾茨,他又來了。
4月16日,我們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了這位德國總理,
會見后,雙方領導人一起散步,就廣泛議題深入交流,接待規格極高。
同樣,朔爾茨也非常的跟面子,不僅帶了環境、農業、交通3名內閣部長,還帶了西門子、寶馬、奔馳、巴斯夫、克虜伯等一種德國頂流企業的老板,在進京前先去重慶和上海轉了一圈。
也成為了二十大后,首個”二刷“北京的西方領導人。
這個動作,標志著德國恢復了跟中國的傳統外交模式。
2006年默克爾突然從對華強硬轉向親華后,每一次訪問北京后,都會訪問另一座跟德國經貿往來密切的中國城市,而且保持著一年一次的進度。
有的德國的打樣,一度冰封的中歐關系,也將開始加速恢復。
當然,朔爾茨也不會空手而回,
自今年兩會之來,“設備更新”成為了各級政府和央企的大事,紛紛填報各類報表。
不同于之前幾年搞的國產替代,主要在消費端,這一輪的“設備更新”主要在生產端,而全球生產端設備最先進的,莫過于“最嚴謹”的德國。
巧合的是,朔爾茨此番帶來華的,除了幾個傳統的訪華大戶外,新來的都是德國的化工、電子和機械巨頭,完美匹配中國即將推行的國策,頗有點帶著投標團隊來搞“設備更新”競標的意思。
而且,這次朔爾茨的隨員選擇也蠻有意思的,對華強硬的綠黨經濟氣候部長哈貝克并沒帶來。
卻將跟哈貝克分工有一定重疊的環境部長、農業部長、交通數字化部長都給帶來了。
![]()
越是鷹派和強硬的人,越是要在“投標”的時候出現,來表現自己的強硬,掙得企業們的支持,朔爾茨的對頭哈貝克不可能放任別人帶著自己直管的企業家們去談合作。
所以,這次大概率是朔爾茨把自己未來的總理競爭對手哈貝克踢開,將對華的巨大蛋糕,分給了另外三個部長,來扶持哈貝克的對手。
當然,朔爾茨踢開的應該還不止國內的競爭對手哈貝克,還有他在歐盟的競爭對手馬克龍。
自默克爾卸任后,馬克龍一直以歐洲一哥的身份自居,有法國主導歐洲的對外經貿與外交防務政策。
![]()
二十大后的歐洲首輪訪華時,馬克龍就一直勸說朔爾茨跟他一起訪華,來彰顯歐盟的團結,并順帶對華施壓,結果被朔爾茨拒絕了,寧可少要一些,也要搞成了德先法后的順序。
同樣,這一輪的歐洲與中國領導人的會晤,正好是中法建交60周年,法國怎么都會是主角,結果朔爾茨再次“不講武德”的搶在了馬克龍的前面,再次成為了率先“吃螃蟹”的歐洲領導人。
朔爾茨的騷操作,讓產業結構與德國有一定競爭的法國,排在后面干著急。
對于我們來說,這種競爭模式,跟2008年那一輪高鐵招標時,德國西門子大戰法國阿爾斯通差不多,只不過這一次覆蓋的領域會廣很多。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新四萬億”的鋼鐵有色石油化工電子機械等各個領域大規模的裝備升級更新當中,我們將會迎來西門子、科思創、巴斯福、福伊特、DHL、蔡司、寶馬、蒂森克虜伯、梅賽德斯、大眾、拜耳等一眾德國企業的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