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好評中國·大國少年|以青春筆觸繪就交通強國錦繡長卷)
“流動的中國”,是“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答卷中亮眼的圖景。每一天,約1.8億人次跨區域出行;每一分,超11萬噸貨物奔涌流動;每一秒,近6000個快遞進入寄遞渠道……“十四五”期間,我國交通強國建設邁出堅定有力的步伐。
交通是興國之要、強國之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強化薄弱地區覆蓋和通達保障”等一系列重要部署,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錨定方向。
從伶仃洋上深中通道“讓天塹變通途”的壯舉,到464萬公里農村公路如毛細血管般深入田野;從自動化港口助力滿載著外貿“新三樣”出口產品的巨輪駛往海外,到無人機載著大閘蟹15分鐘跨越滬蘇,四通八達的“大通道”“大網絡”“大樞紐”,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撐起活力奔涌的中國。這份活力,源于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和郵政快遞網,港口規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絲路海運”國際航線網絡遍及全球,“空中絲綢之路”通航境外83個國家213個城市,中歐中亞班列通達歐亞37個國家300余個城市。
“每一條新的交通線路都承載人民幸福夢想”。如今,復興號動車組已馳騁于“世界屋脊”,川藏鐵路拉林段讓“高原秘境”不再遙遠;京新高速全線貫通,將西部邊疆與首都緊緊相連;江蘇南通海門至上海浦東雙向低空載客常態化航線正式開通,滿足了旅客多元化出行需求……交通線的延伸,不僅打破地理阻隔,更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為民眾的幸福生活織密“保障網”。
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征途上,密織的交通網絡正以鏗鏘之音,回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為廣大青少年鋪就了讀懂中國的寬闊通途。對于廣大青少年而言,他們看到的,不只是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更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自信光芒;他們感受到的,也不只是出行的便捷,更是國家日新月異的變化與個人成長的無限可能。無論是乘坐C919大飛機俯瞰祖國山河壯闊、為國產大飛機的突破而自豪,還是乘坐復興號動車組列車穿山越海、見證智慧交通的發展,廣大青少年都能在這些沉浸式體驗中,將“中國智造”“中國速度”等的震撼刻進成長記憶,讓龐大的交通運輸網絡,成為他們感知時代脈動、培養家國情懷的“生動課堂”,激發內心深處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蓬勃動力。
面向青少年群體的創新服務,成為“人享其行”的溫暖注腳,更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到交通強國建設的溫度。以中國鐵路為例,按年齡實行兒童優惠票將出行福利惠及更多兒童旅客,高鐵“遛娃車廂”提升兒童旅客的出行體驗,“學生預約購票服務”護航莘莘學子求學之路,“研學專列”點燃孩子們對自然、文化、歷史、科技等的求知熱情。細致入微的交通服務舉措,為青少年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適、便捷的出行環境,在他們心中播下關注國家交通發展的種子。
在這樣的浸潤與感召下,青少年不再只是交通發展的“旁觀者”,而是成為了主動走進場景、融入進程的參與者與創造者。“我的鐵路風景”故事匯原創美文征集展示活動中,無數青少年提筆抒懷,或用色彩描繪旅途中看到的美麗風景,或記錄家鄉小站從陳舊簡陋到智慧現代的蝶變,以小切口生動展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宏大敘事;每年的“全國愛路護路日”宣傳活動中,廣大青少年通過安全知識講座、沿線巡查實踐等形式增強愛路護路意識,用實際行動守護交通動脈的暢通……當下,青少年與交通發展的聯結更加緊密,青春力量日益成為推動交通強國建設的鮮活動能。
“把美麗中國的交通勾畫得更美”,習近平總書記的期許猶在耳畔。展望“十五五”,更智能的CR450動車組將“貼地飛行”,更密集的“八縱八橫”高鐵網將聯通東西、貫通南北,“人工智能+交通運輸”六大創新工程也將有序落地——這正需要廣大青少年貢獻智慧和力量,讓交通強國的畫卷愈發絢麗多彩,讓“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加快變為現實。(陸玄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