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魚跟其他季節完全不同,首先基本只能釣鯽魚,因為鯽魚在常見魚類中最耐寒,冰雪覆蓋時也不會停止進食。其次是低水溫季節魚的身體僵硬,活動范圍變小,進食力度變的輕微,要學會應對吃口輕的常規魚情。極為特別的魚情,導致冬釣誤區非常多。無數釣魚釣不到魚的原因基本出在以下四個方面。
![]()
一、氣溫高魚情好
俗話說釣魚天氣為王,春秋兩季魚情好而且適合釣魚的天氣多,天氣的選擇不是太重要,魚情最多是好和更好的差別,怎么也能收獲仨瓜倆棗。冬季就完全不同咯,因為冬季很多天氣條件下魚根本就不開口,餌料送到魚嘴邊都不吃。不少釣友覺得冬季氣溫低,暖和的天氣魚肯定是開口的吧?其實情況可能剛好相反,冬季更加注重水溫是不是穩定,而不是簡單的看水溫的高低。水溫下降魚不開口,水溫要是因為氣溫飆升出現大幅度上升也未必開口,因為氣溫飆升只會影響淺水層的水溫,魚會浮頭也是不開口的。不管氣溫高低,只要持續幾天變化不大,鯽魚此時開口的。所以天氣講究穩定,魚情講究適應,不管水溫高低只要鯽魚適應了就開口。
![]()
二、大水面水溫穩定
既然說水溫越是穩定魚的開口就可能越好,那是不是應該找個大水面呢?水面越大,收到氣溫變化的影響越小,水溫越是穩定。水面越小,水溫必定會隨著氣溫變化起起伏伏。從水溫的角度來說的確大水面吃口可能更好,但是忽略了兩個重要因素。第一是魚的密度大小,水面越大魚密度越小,垂釣的難度就越大。第二是找魚窩和夠到魚窩的難度,水面越大魚藏得越是深遠,找魚窩難度大,找到了魚窩也夠不到魚窩。所以說冬釣還是以窄水面為主,因為水面不寬的話鯽魚藏身不到哪里去,就算在河中間長桿也能精準夠到魚窩,更何況窄水面也更容易找到魚窩,所以小水面到了冬季才是主要戰場。
![]()
三、吃口輕要釣靈
吃口輕是冬季的基本魚情特點,這都是低水溫造成的必然結果,應對輕口此是冬釣的核心技巧。魚進食鉤餌力度變輕,所以要注意讓鯽魚能夠輕松就餌,否則怎么可能釣到魚?細線、小鉤、小餌團目的都是讓輕口的時候也能輕松就餌。小浮漂、細主線、釣低目都是為了輕微漂相傳遞和看漂。而調漂不但影響就餌難度,也影響漂相的傳遞。吃口輕就釣靈可以說是不少新手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吃口輕更應該確保鯽魚能就餌,所以千萬不要釣靈,釣靈的時候子線拉著鉤餌,就餌難度極大。所以要釣鈍,但是太鈍的話漂相還傳遞不出來,所以還不能太鈍。再加上用餌比較輕的緣故,釣目一般比調目高半目就可以了。
![]()
四、不用腥餌心中沒底
釣鯽魚用餌也非常有講究,不少釣友在冬釣時不用腥餌就認為不會有口,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釣鯽魚有個經典的說法,就是重狀態,冬季更加應該重視餌料狀態,因為吃口輕更要確保餌料容易被鯽魚吸入口中,所以餌料應該是小比重的,餌團盡量小一些,最好使用拉餌,餌料入水散落絮狀化,鯽魚輕輕一吸就能入口。香味和腥味其實都可以用于冬釣,只是要求味道應該稍稍濃郁一些,有時候腥味可能還比如香味,這是因為冬釣主要是小水面為主,水面不大食物往往不會那么匱乏。腥餌添加劑較多,香餌相對較少一些,所以不要追求使用腥餌,把狀態放在首位。冬釣還可能使用紅蟲肉夾饃,要是開這種餌料也一定使用香味的小比重餌料。
![]()
冬釣的核心:天氣要穩,水面要窄,找準魚窩,讓鯽魚輕松就餌,讓漂相盡量容易觀察,做到這幾點冬釣怎么可能還有難度?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