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了,進入冬季釣魚這項運動有兩個經典的轉變,第一是開始主釣鯽魚,因為多數魚類入冬后逐漸停口,釣鯽魚更加穩妥一些,而且初冬也是釣獲大鯽魚的理想季節。第二是水面的變化,逐漸開始主釣小水面,因為小水面鯽魚密度更大,釣鯽魚更容易一些。釣鯽魚用餌非常有講究,大致有濃、小、輕、活幾個要點,比較要注意點是小而且輕,因為水溫會越來越低,鯽魚的進食會越來越差,餌團大或者重了入口難度就會加大。
![]()
一、蚯蚓
蚯蚓是鮮活的代表,水中沒有蚯蚓但是這玩意跟紅線蟲極為類似,這是蚯蚓能釣到魚的重要原因。蠕動的蚯蚓比死掉的更有吸引力,所以要注意及時更換。魚情好時魚鉤上一點蚯蚓皮也能有口,但經過實驗遠不如鮮活的蚯蚓效率高。蚯蚓的用法大致有四個講究,第一是確保鮮活。第二是注意大小,水溫越低鯽魚進食力度越小,蚯蚓應該使用個頭更小的。第三是加強版用法,蚯蚓不太聚魚,搭配蘸粉使用效果最佳。沒蘸粉可以用谷物類商品餌代替。拌丁香油可以提升咬鉤量,并且形成虛窩。第四是葷素搭配,部分小水面商品餌鯽魚不咬鉤,但是可以聚魚,可以上鉤搓餌下鉤蚯蚓。
![]()
二、紅蟲
蚯蚓價格低廉,兩塊錢足夠一天使用,但是蚯蚓有個缺點,水溫太低了很快失去活力,所以初冬用起來效果還不錯,氣溫越低效果越差。紅蟲就不用了,紅蟲只在低溫季節才能買到,這是因為紅蟲的運輸和保存都需要低溫條件,所以這是一種氣溫越低效果越是突出的餌料。紅蟲用法就更多了,需要根據魚情水面合理選擇。最簡單的是直接掛鉤,需要一片蘿卜土豆輔助。效果最好的是紅蟲肉夾饃,這種餌料的制作也有幾個要點。第一是商品餌比重要小,餌水比要高。第二是不使用紅色或者腥味的,白色、淺黃效果最佳。第三是紅蟲占比不能高,否則很難制作成狀態好的拉餌。紅蟲還可以用紅線綁起來,初冬這樣用效果還不錯,除了手竿之外串鉤、筏釣也能用。紅蟲還可以直接拉餌,不過這個方法多用于黑坑,常搭配散炮使用,成本較高。
![]()
三、白蟲
很多釣友可以接受蠕動并且黏糊糊的蚯蚓,也能接受全身是節的紅蟲,但是接受不了白蟲,因為這不是別的東西,是蒼蠅的幼蟲。這東西常出現在某些重口味的東西之上,所以大多數人過不了心里這道防線。白蟲適合秋末初冬階段,肥嫩多汁最受大鯽魚喜歡。在以前的內容中介紹過,鯽魚最喜歡的顏色是白黃紅,其實紅色多數時候不顯眼,因為水質差或者透光不好,紅色在水底就是黑色,所以淺色系的其實更能吸引鯽魚。白蟲可能就是這個原理,變色葷餌非常不常見。白蟲可以買到掛鉤器,不用手摸的話應該多數人都能接受吧,不管怎么說,初冬這種肥嫩多汁的餌料就是適合釣大鯽魚。
![]()
四、蝦拉
蚯蚓、紅蟲、白蟲都有人不愛用,但是蝦問題就不大了吧?蝦跟以上餌料全都不同,這是水中最常見的一種食物,多數魚都會進食。在一些湖庫,江河支汊,這些較大的水面中食物比較匱乏,蝦的效果往往非常好,釣翹嘴釣鱖魚釣鱤魚。冬季釣鯽魚這種餌料也可以使用起來了,初冬效果最佳,寒冬效果就不那么好了,雖然蝦拉以狀態和味型取勝,但是寒冬季節最重要的是鮮活蠕動,不動態效果必定不好。蝦拉制作起來很容易,白蝦或者羅氏蝦取出蝦肉剁成肉蓉,帶到水邊攤開五指蘸水,把肉蓉劃開,加蝦拉伴侶就可以了。天冷的時候蝦比較好運輸,所以價格不高,二十塊錢能買一斤活的,所以成本其實很低。
![]()
要是使用商品餌大致有這樣幾個講究,比重要小,味道要濃,腥香均可,不是冬季非要使用腥味的餌料,水面不大的話香腥差別不大,關鍵是狀態好要,餌團要小而且輕,鯽魚種狀態的說法尤其適合冬季。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