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于艷彬 通訊員 張天亮
近日,在安陽市內黃縣宋村鄉解放村示范田,大型拖拉機、深耕機、耙地機一字排開,伴隨著陣陣轟鳴,秸稈粉碎還田、30厘米深層松土、土地精細整平三道工序一氣呵成,原本需要數天的作業項目,如今短短幾小時便完成連片作業。來自全鄉26個行政村的“兩委”干部、村民代表駐足觀摩,看著翻耕得松軟平整的土地,臉上滿是贊許。
這場現代化農業作業觀摩會,標志著宋村鄉秋季農業生產社會服務項目正式啟動。為搶抓秋耕關鍵期,該鄉創新探索“機械賦能+政策補貼”雙輪驅動模式,引入專業社會服務力量,將先進農業機械與惠民政策精準對接,為秋耕生產注入強勁動能。
“現在大型機械上陣,3天就完成了1200畝作業,效率是過去的4倍!”村民們算了一筆賬,“而且政府給專項補貼,每畝能省不少錢,真是實惠送到了心坎上。”據了解,項目實施后,參與農戶可享受機械作業專項補貼,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真正實現“田間得實效,農戶得實惠”。
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項目更兼顧生態效益。秸稈粉碎還田替代傳統焚燒,不僅杜絕了秋防秸稈禁燒隱患,更讓秸稈化作“天然肥料”,改善土壤結構,實現了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護的雙贏。
“接下來,我們將按照‘試點先行、全面鋪開’思路,在全鄉26個行政村推進該項目,計劃完成10000畝農田作業,覆蓋小麥等主要農作物種植區。通過整合社會機械資源、優化補貼政策、強化技術指導,持續推動農業生產從‘人力為主’向‘機械主導’轉變,以農業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宋村鄉黨委負責人表示。
編審:孫喜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