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位民警辦案的小視頻,刷爆了小紅書。
![]()
起因是一女子偷東西,竟然偷到了帽子叔叔的知識盲區,看得人又搞笑又上頭。
視頻里,民警正在核實被偷盜的化妝品,全程眉頭緊鎖。
被盜竊的店員報價登記:“2個氣墊,215元一個。”
民警一頭霧水:“啥氣墊?一個氣墊能夠墊出這么多錢?”

店員繼續:“腮紅,一盤。”
民警滿臉問號:“一盤,是什么意思?一盤里面是幾只?”

還有爽膚水、洗面奶、睫毛膏,定妝噴霧,再到眉筆,砍刀……這邊的民警聽得滿頭大汗,快要崩潰。

隔壁民警還在裝耳撓腮,試圖理解:“唇膏唇彩我懂,現在出來唇漆,我真的是,到了盲區了。”

“睫毛膏我也可以理解,什么叫睫毛打底膏?”
一旁的小偷還幫著熱心答疑:“這個睫毛夾上去可以固定。”直接給帽子叔叔整宕機了。
![]()
一看這熟悉的畫風,我就知道我的電子榨菜《守護解放西》又迎來新的一季!

這部以基層警務工作為焦點的紀實類節目,從2019年開始到現在已經連續出了6季,打開就是熱氣騰騰、三觀炸裂的人間真實,新的第六季抓馬程度也絲毫沒讓我失望:
全身名牌的“寶馬女”竟然偷盜成癮;
父親負債,網癮少年每月還要索取2萬生活費;
為了鎖死新女友,不靠譜老爸竟帶著親閨女上高速“尋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期節目的主角,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往往真相揭開后,都特別觸動人心,讓我心頭一緊。我們總在思考總是在思考怎么給到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教育,卻往往和他們越走越遠,甚至還營造了一個他們不愿意回來的“家”。
所以今天特別和大家分享這部“下飯神劇”。在這些或狗血、或溫情、或爆笑的真實記錄里,我們圍觀別人的故事,也能照見自己的生活。
01
離家出走躲書店的女兒
一位媽媽焦急地前來報案,稱自己17歲的女兒想要外出打工,遭到拒絕后,竟以跳樓威脅。
![]()
民警火速趕到,卻被女孩爸爸攔在門外,說自己已經安撫好女兒的情緒,希望警察不要再“介入”。
民警只好先行返回派出所,一查記錄發現,這位媽媽因女兒離家出走,竟已報案過6次。
![]()
更“離奇”的是,女孩每次出走,目的地都高度統一,竟然是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
一個如此愛看書的孩子,為什么動不動就離家出走,總感覺哪里不對勁?
![]()
直到一家人來到派出所調解,才真相大白。
原來,這位媽媽是老師,但回到家后,還會用老師的身份嚴格管控女兒。
父母都有穩定工作,家里條件也不錯。可女兒呢,只能睡在廚房旁的一個小房間里,沒有窗戶,沒有空調,睡個覺都滿頭大汗。
![]()
而家里另外2間寬敞的臥室,分別住著她的父母。
媽媽還會嚴格管控女兒的手機,不但限制使用時間,還要隨時翻看她和朋友的聊天內容。
17歲的青春期女孩,在家里毫無隱私可言。
![]()
另外,女孩每個學期的零花錢只有幾百塊,平均到每天差不多2塊5。相比之下,她的同學,一周就有好幾百塊。
正因為錢不夠用,她才想去打工。
![]()
但媽媽卻認為,一天2塊多的零花錢已經足夠,再多的話,只會增加孩子的欲望。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媽媽還立下規定:休息日也必須九點起床,要是多睡了10分鐘,女兒就要被罰跪搓衣板。
![]()
民警在現場調解時,媽媽依然振振有詞:
“每個家有每個家的家規家風。”“九點鐘起床,這是很基本的要求。”
![]()
一旁的爸爸則一言不發。
最后,民警耐心地勸導媽媽:“把教師的角色帶入家庭,甚至想教育出一個所謂標準的孩子,但你從未問過孩子是否愿意。”
媽媽若有所思地聽著。
女兒也鼓起勇氣開口,“媽媽,你不要把我當成你的學生,我已經17歲了。”
![]()
最終,一家人達成一致回了家。
表面上看,似乎是個圓滿的結局:媽媽承諾會改,爸爸也表示不再回避,女兒也說出了自己的需求。
但在很多網友看來,如果媽媽不付諸實際行動,女孩的處境恐怕很難改善。
![]()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以愛之名,不由自主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卻從來不問孩子感受如何,也意識不到這些行為的破壞性。
孩子小時,或許只會短暫逃離。但等他們長大后,可能就是更長久的斷聯。
02
帶閨女“尋死”的親爸
第二個故事更是奇葩到令人摸不著頭腦。
男子韋某報警,稱自己14歲的女兒被人扣留。
可等民警趕到現場,劇情卻來了個180度大反轉。
![]()
竟然是這位親爹要帶著女兒“尋死”,郝女士為了保護女孩才拼命攔下。
幾個人到了警察局,真相才浮出水面。
原來,韋某與郝女士相識僅一個月,雙方各帶一個女兒,正準備組建新家庭。
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郝女士早已將韋某的女兒小寶視如己出。
![]()
而這次沖突的緣由,是因為韋某發現,郝女士與前男友仍有聯系而醋意大發。
爭吵陷入僵局后,韋某竟想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錦囊妙計”,就是拉著自己女兒尋死。利用女友對孩子的在意,威脅女友回心轉意。
![]()
“我爸說了,他要在高速上努車,要么把我拽下了,要么打我,要么撞車。”女兒小寶在派出所指控爸爸。
![]()
糾紛調解室里,韋某依然情緒激動,承認自己就是要帶女兒去死。
甚至還現場打通了律師電話咨詢:“如果有人想扣留我的女兒是否合法?”
聽到律師回答“不合法”時,臉上竟然還掠過一絲莫名的得意。
![]()
真替他女兒捏了一把汗。
郝女士則全程清醒,聲嘶力竭地為孩子討公道:“你拿你閨女的生命來威脅我,你像一個父親嗎?你像一個男人嗎?!”
郝女士的女兒也霸氣補刀,“我是不會同意我媽媽和你在一起的!”看得人好解氣。
![]()
在民警的勸解下,韋某才逐漸恢復平靜,對女兒道歉:“爸爸對你發脾氣是爸爸錯了……”
![]()
真的很心疼這個女孩。或許,情緒失控、喪失理智的父母,就是她成長路上最可怕的風雨。
無論成年人的感情如何變化,永遠不要讓年幼孩子成為無辜的犧牲品。
03
偷竊成癮的“寶馬女”
第三個故事,情節近乎魔幻。
民警接到商場報警,說抓到一名小偷。就是開頭提到的,讓民警陷入“知識盲區”的那位。
但趕到現場一看,大家都愣住了。眼前的女子,一身光鮮亮麗,背著名牌包包,還開著寶馬車?
民警CPU再次過載。
![]()
另一邊,店員氣憤地指認,這女子已是“二進宮”。
上一次,就偷走價值2000多元的化妝品,因為當時證據不足,被她僥幸逃脫。
![]()
所以這次她一進門,店員就死死盯住她。果然,她又手癢癢,偷了1500多元的化妝品。
![]()
等她準備開溜時,店員緊緊跟上,一把將她逮住。
眼見店員報警,女子瞬間變臉,低聲下氣地求情,說自己是初犯,“你就那個嘛,通融一下嘛。是我不對。”
![]()
可被帶到警察局后發現,她竟然還有犯罪前科。
“2021年刑事犯罪,因協助組織xx,被判一年三個月。”
再進一步調查,更狗血的事情還在后面:
她背的名牌包是假的。那輛充門面的寶馬車,也是朋友那兒借來的。
![]()
至于為什么偷東西?她反復解釋,“我偷回去也沒用。上次拿回去的東西,也都沒用。”
一邊行竊,一邊卻說自己不需要偷來的這些東西。
一邊用假包和借來的名車維持體面,一邊又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
![]()
審訊階段,一聽到自己要被判刑,她突然就慌了,拼命打起了感情牌:
“能不能通融一下我?我家里確實特殊情況,我媽媽身體不是很好,爸爸過世了……”
她一邊委屈地抽泣,一再懇求民警別告訴她媽媽。
![]()
前一刻還是偽裝的小偷。下一刻,仿佛變回了一個害怕被媽媽責備的小女孩。
真讓人匪夷所思。
可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什么“通融一下”的僥幸,每一次錯誤的選擇,都要自己負責。
一次次行竊,卻又聲稱“偷回去也沒啥用”,或許她真正想填補的,不是物質,而是內心那個怎么也填不滿的空洞。
羅翔曾在《圓圈正義》里說過:人類無論用任何儀器,都無法畫出一個完美的圓,但“圓”這個概念是客觀存在的,是我們永遠前行的方向。
就好像《守護解放西》里,一段段看似荒誕的經歷,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每個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追尋心中那個“更完美的圓”。
權威型的媽媽,希望通過“正確的教育”,養育一個滿意的孩子。
失控的單親爸爸,希望用一個“完整的家庭”,彌補對孩子缺失的愛。
欲望爆棚的“寶馬女”,試圖用“偷來的體面”,撐起一個光鮮的人生。

只是有時候結局總是事與愿違,甚至“誤入歧途”。
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及時調整方向。其實也不一定要追求“完美的圓”,我們也能在不完美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小幸福。
也正是這些不完美的部分,才構成這個真實而熱氣騰騰的煙火人間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