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河南開封科技傳媒學院大禮堂內,“勿忘人民,記錄時代;踐行‘四力’,強國有我!”的誓言鏗鏘回蕩,老一輩新聞人的初心與青年理想在此刻交匯,薪火相傳。
![]()
在第26個中國記者節來臨之際,科傳學院舉辦第三屆新聞學品牌活動“新聲”,以“學穆青講故事——踐行‘四力’”為主題,展現新聞學子的理想與擔當。
活動現場揭牌成立“新聞評論拔尖班”“數據新聞創新班”,兩個專業班由河南日報社與學校傳播學院聯合打造,依托黨媒優質資源,采用“雙師授課+實戰項目+崗位實習”模式,聚焦核心能力培養,推進產教融合,為媒體融合時代輸送復合型傳媒人才。
![]()
開場舞《東方》鼓點激昂,學子身姿舒展,盡顯新聞人蓬勃朝氣。情景講述《勿忘人民歷史的回望》帶觀眾沉浸于穆青的新聞人生——抗日報國、扎根基層、心系人民,“勿忘人民”的信念在學子心中扎根。《在田間地頭找答案》中,學生洪海陽以方言還原采訪場景,真實質樸;仙人莊辦事處何樓社區書記魏東生登臺,用“腳下沾泥,心中有民”的基層實踐寄語青年,詮釋新聞作品的溫度來源。
![]()
《我的實習日記》細膩呈現新聞學子成長軌跡,初接任務的忐忑、采訪本上的反復修改、稿件批注中的思考,定稿發出時的釋然……真實細節喚起師生共鳴,記錄新聞人必經的淬煉之路。
活動在《踐行四力強國有我》中推向高潮。河南日報優秀記者向學子贈送象征“腳力”的登山鞋、“眼力”的放大鏡、“腦力”的理論書與“筆力”的鋼筆,傳遞殷切期望。新聞學子莊嚴承諾,聲音嘹亮,目光堅定,展現新時代新聞人的責任擔當。
活動現場穆青之子穆曉楓與河南日報高級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人民記者穆青》著者張惠芳如約而至,與滿懷熱忱的青年記者、新聞學子并肩而立,共赴這場跨越代際的精神之約,親證新聞初心的傳承時刻。
“新聲”不息,傳承不止。據悉,科傳學院新聞學專業充分依托河南日報黨媒優質資源,以穆青精神青年實踐研究中心為平臺,深化實踐育人。該專業為河南省重點學科,建有數字文化傳播實驗室、大禹輿情研究院等平臺,常態化開展“行走中原”實踐、小學期實訓、融媒體工作室項目,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持續為新聞戰線輸送高素質人才。(張鈺 劉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