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沒想到,美國兩黨之爭能狠到這個地步,聯邦政府停擺直接干到36天,打破2018年35天的紀錄,成了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一次停擺。
要知道,這可是關乎全美運轉的大事,130多萬美軍一個多月沒拿到軍餉,航空業亂成一鍋粥,政府雇員無心工作,可特朗普愣是半點讓步的意思都沒有。
反觀之前還硬氣十足的民主黨,突然主動喊話要和特朗普面談,這轉變也太魔幻了,明明是民主黨先想用停擺要挾特朗普,怎么反倒自己先慫了,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風格到底變了多少,能讓向來強勢的民主黨這么快服軟?
![]()
破局前奏
美國東部時間11月4號午夜,聯邦政府停擺正式邁入第36天,超過了七年前那場持續35天的停擺,成為新的歷史之最,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政治博弈了,而是實打實的社會陣痛。
全美大量政府機構除了基本職能外全面停擺,上班的員工人心惶惶,沒上班的更是焦慮不安,航空業因為空中管制人員缺編,頻繁調整航班。
![]()
甚至出現了11月4號清晨肯塔基州貨機墜毀的意外,誰都不敢說這和停擺導致的安全隱患沒關系,就在停擺破紀錄的第二天,民主黨突然放出了求和信號。
國會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蘇莫和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哈吉姆杰弗里斯聯合發聲,說民主黨隨時隨地準備和特朗普面對面會談,商討結束停擺和醫療政策相關問題。
![]()
這一幕讓不少人跌破眼鏡,要知道此前民主黨一直態度強硬,堅信只要熬下去,特朗普遲早會屈服,可現在率先松口的卻是他們,這背后藏著的,顯然是對特朗普強硬姿態的徹底膽寒。
畢竟再這么耗下去,美國社會的混亂只會加劇,而最終的責任,民主黨很清楚自己扛不住。
![]()
沖突溯源
這場持續一個多月的僵局,根源其實很簡單,兩黨在醫保等福利支出上談不攏,事情要從美國東部時間10月1號說起。
因為國會參議院沒有通過特朗普提出的新臨時撥款法案,聯邦政府只能啟動停擺程序,可能有人不太清楚,美國的臨時撥款法案是維持政府正常運轉的關鍵。
![]()
一旦無法通過,除了國防、醫療等核心職能外,大部分政府工作都會陷入停滯,而這場博弈的核心焦點,就是特朗普的臨時撥款法案。
據美國媒體統計,這份法案已經被參議院否決了14次,換做一般人,可能早就修改方案尋求妥協了,但特朗普偏不,你否決一次我就再提交一次,完全不按民主黨人的要求調整。
![]()
這背后其實是兩黨根深蒂固的分歧:民主黨認為特朗普的撥款方案在醫保等福利支出上過于苛刻,而特朗普則堅持自己的預算框架,不肯有絲毫退讓。
很多人可能好奇,兩黨制下的國會博弈為啥會走到這個地步,其實這和美國的政治制度有關,參議院在撥款法案上擁有關鍵話語權。
![]()
而目前兩黨在參議院的席位分布讓任何一方都難以單獨推動法案通過,但特朗普的強硬打破了以往的博弈慣例,他不再尋求中間路線,而是選擇以拖待變,這種破釜沉舟的做法,恰恰打在了民主黨的軟肋上。
![]()
特朗普的五大致命手段
如果說第一任期的特朗普還有商人的妥協思維,那第二任期的他完全像是換了個人,手段之狠辣遠超民主黨人的預期,也正是這一系列讓對手膽寒的操作,才讓民主黨率先服軟。
比如針對性裁員,特朗普早就放出話來,既然是民主黨阻撓撥款導致政府停擺,那后續裁員就先從民主黨籍的政府雇員下手,這可不是隨口說說,以特朗普的性格,絕對做得出來。
![]()
要知道,政府機構里的民主黨雇員是民主黨的重要基層力量,一旦大批量被解雇,相當于直接斬斷了民主黨在行政體系中的根基,這對民主黨來說是致命打擊。
還有司法報復,民主黨高層的屁股其實并不干凈,佩洛西靠內幕消息炒股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拜登和哈里斯也有不少爭議事件。
![]()
之前特朗普之所以沒動手,就是把這些當成了討價還價的籌碼,現在博弈進入白熱化,只要特朗普愿意,隨時可以翻舊賬,啟動司法程序清算民主黨高層。
而沒有了國會的庇護,這些民主黨大佬根本扛不住特朗普的攻勢,再者是派遣軍隊施壓,特朗普正在持續向民主黨控制的城市派遣國民警衛隊和海軍陸戰隊。
![]()
理由很簡單:維護治安、打擊非法移民,對于那些后臺不硬的小城市民主黨官員來說根本無力對抗軍隊的威懾,只能選擇屈服,這種直接的武力施壓讓民主黨基層的反抗意志逐漸瓦解。
更狠的是空中管制這張牌,美國交通部部長肖恩達菲已經明確表示,政府停擺讓航空旅行變得極不安全,不排除關閉全美航空系統的可能。
![]()
一旦實施全美禁飛,整個美國社會都會陷入混亂,民主黨人自己也會深受影響,而4號清晨的貨機墜毀事件,更是給民主黨敲響了警鐘。
停擺帶來的安全隱患已經開始爆發,再拖下去只會出更大的亂子,最極端的一招,就是發動對外戰爭,特朗普完全可以借口打擊委內瑞拉或哥倫比亞的販毒活動,讓美國進入戰爭狀態。
![]()
按照美國法律,總統在戰爭時期擁有特別權利,可以繞過國會直接命令財政部撥款,到時候,民主黨阻撓撥款的籌碼就徹底失效了。
更可怕的是,戰爭狀態下,特朗普完全有理由采取更極端的手段,甚至不排除對反對他的民主黨高層進行肉體清除,畢竟經歷過刺殺的特朗普,早就放棄了政治博弈的幻想,深知殘酷性才是政治的本質。
![]()
僵局難破
面對民主黨的求和特朗普的態度很明確:不談判,截止到目前,他沒有任何新的回應,依然堅持之前的立場,除非民主黨先投票支持重啟政府,通過他的財政預案,否則別想坐下來談。
說白了,特朗普就是要民主黨先認輸低頭,把撥款法案通過了,讓政府恢復運轉,之后才有可能進行后續談判,這種先投降再談判的強硬姿態,完全掐住了民主黨的喉嚨。
![]()
民主黨之所以率先松口,就是因為他們意識到,特朗普根本不在乎停擺帶來的社會代價,他在乎的只有打敗民主黨。
130多萬美軍欠薪、航空業混亂、社會隱患爆發,這些在特朗普眼里都比不上贏得這場博弈重要,而從目前的態勢來看,民主黨已經沒有太多選擇。
![]()
退讓雖然丟人,但至少能避免更大的損失,如果繼續硬扛,特朗普很可能會動用更極端的手段,到時候民主黨付出的代價只會更大。
更關鍵的是,退讓一旦開始,就很難再硬起來,未來在和特朗普的博弈中,民主黨只會越來越被動,不得不說,特朗普這兩年確實成熟了,再也不是那個天真的商人總統。
![]()
他深刻理解了美國政治的叢林法則,用最狠辣的手段掌握了博弈的主動權,而這場持續36天的政府停擺,也讓美國兩黨制的弊端暴露無遺。
為了黨派利益,兩黨可以不顧國家利益和民眾福祉,陷入無休止的內耗,未來,民主黨大概率會做出讓步,通過特朗普的臨時撥款法案,讓政府恢復運轉。
結語
但這場博弈帶來的裂痕,短期內很難修復,特朗普的鐵腕風格已經形成,接下來他只會更加肆無忌憚地推行自己的政策,而民主黨則會陷入被動防守的境地,美國政壇的這場血拼,雖然暫時以民主黨的退讓告一段落,但更大的風暴,可能還在后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