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的夜晚本該平靜,但最近兩個月,海面卻數次被火光照亮。多艘小船在海上被擊沉,爆炸聲劃破天際,殘骸漂浮,血跡未干。
![]()
至少61人命喪公海,而背后動手的,是全球最強大的軍隊——美軍。聯合國的定性毫不含糊:這是赤裸裸的“法外處決”。如果超級大國可以繞過一切法律程序,直接動武,那國際秩序的底線,還剩多少?
這起看似“反毒品”的軍事行動,正在逐步演變成一場制度與權力的交鋒。聯合國的法律立場在哪里?這一事件是如何波及地區局勢?
海上襲擊的升級路徑
![]()
最初的火光,出現在9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突然宣布,美軍擊沉了一艘“運毒船”,11人當場死亡。社交媒體上迅速流出的視頻顯示,船只在毫無預警中被精準鎖定,乘客連舉白旗的機會都沒有。這一行動,并未引起太多國際震動,直到它變成了“系列事件”。
進入10月后,美軍頻繁出動,僅一個月內就進行了至少四次行動,間隔越來越短,力度越來越狠。10月27日那天,美軍竟在24小時內擊沉了四艘船,創下單日最高傷亡紀錄:14人死亡。據五角大樓稱,這些目標皆為“毒品運輸工具”,但外界始終未看到任何證據——沒有貨物清單,沒有身份信息,更沒有事后說明。
![]()
白宮的說辭倒是出奇一致,每次都貼上“恐怖分子”或“毒販”的標簽,似乎只要一個詞,就足以判處死刑。而媒體和專家開始質疑:這類不經審判調查、沒有證據公開的打擊,到底是反毒,還是越界?
特朗普政府向國會提交了一份解釋性備忘錄,稱這屬于“非國際武裝沖突”,因此無需遵循常規戰爭授權流程。這個模糊概念讓人犯難:既然不是戰爭,為何動用軍隊?既然是執法,為何不拘捕?沒有標準,沒有名單,這等于給了總統一個“無限火力”的按鈕。
![]()
聯合國定調:“法外處決”撕裂國際法底線
10月31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沃爾克·圖爾克站出來發聲。他的措辭異常嚴厲,直截了當地稱美方行為是“法外處決”,嚴重違反了國際人權法。這個定性意味著,美軍的行為不僅沒有正當性,反而踩踏了全球主流法律體系的底線。
按照國際法,致命武力的使用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它必須是“最后手段”;第二,目標必須構成“迫在眉睫的生命威脅”。但從現有的信息來看,被擊沉的小船并沒有展示任何攻擊性,也沒有對美軍構成直接威脅。若非視頻曝光,外界甚至不會知道這些行動的存在。
![]()
整場行動沒有一絲司法程序的痕跡。沒有人被拘捕,沒有審訊記錄,更沒有公開的證據鏈。這種“先斬后奏”的模式,直接繞開了“程序正義”的基本原則,讓人幾乎看不到法律的影子。
聯合國呼吁進行獨立調查,理由很簡單:如果一個國家可以不經過任何國際授權,在公海上殺人,只需貼上一個標簽就能開火,那“國際法”三個字,是否還具有約束力?
這是全球治理秩序是否還能維系的大問題。如果此類行為得不到遏制,未來誰又能阻止其他國家仿效?這不僅關乎人權,更關乎規則本身的生死存亡。
![]()
總統權力邊界在哪?
國際上的批評聲浪已起,而在美國國內,質疑的聲音同樣不容忽視。憲法專家指出,根據美國憲法,發動軍事行動的權力屬于國會。總統作為三軍統帥,雖可在緊急情況下出兵,但必須事后獲得授權。而這次,美軍連續發動多次致命攻擊,卻沒有任何國會批準的依據。
民主黨參議員凱恩直言,這種做法是對行政權力的濫用。共和黨的蘭德·保羅也不留情面:“你不能炸掉一船連名字都不知道的人。”這句話戳中了問題的核心:生命不該因為身份模糊就被草率終結。
![]()
更讓國會不滿的,是五角大樓的回應過于敷衍。面對聽證會和媒體追問,軍方一再以“情報機密”為由拒絕公開證據,既不說明為何直接擊沉,也不解釋為何不采取非致命手段,比如攔截、登船檢查或者拘捕。這種“說了等于沒說”的回應,只會加劇外界的不信任。
還有一個繞不過去的疑問:為什么這波打擊幾乎集中在委內瑞拉周邊?根據美國緝毒署的數據,該國并不是毒品進入美國的主要通道。那為何美軍將火力集中在那里?是打擊毒品,還是借機對委內瑞拉政府施壓?有分析指出,這背后可能藏著更深層的地緣政治意圖,尤其是在委內瑞拉與中國、俄羅斯日趨走近的背景下。
![]()
這起事件的走向,已經從“軍隊打擊毒販”變成了“一國繞過法律,全球震動”。美軍擊沉的,不只是幾艘船,更是聯合國法律體系的權威感。聯合國的公開譴責,揭示了國際社會對“程序正義”失守的深深憂慮;而美國國內的政治爭議,也暴露出總統權力邊界模糊這一老問題。
這類“法外處決”一旦被默許,很可能會成為先例。一旦默認大國可以隨意在國際水域開火,那其他國家是否也能照做?
委內瑞拉方面已經進入高度警戒狀態,軍事部署加緊調整。地區局勢正在升溫,國際社會若不能及時介入,局面可能會進一步失控。
![]()
這場從加勒比海掀起的風暴,不只是關于61條生命的悲劇,更是對國際規則穩定性的深層考驗。
當法律被繞開、程序被忽視、證據被隱瞞,世界就離“強權即公理”的回潮更近了一步。
信息來源:美國發動襲擊,超60人死亡!聯合國發聲——央視新聞·2025年11月1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