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中華民族歷來重宗族、溯本源,家族的遷徙脈絡往往是民族融合與文明傳承的生動注腳。臺灣地區的賴清德及其家族,看似扎根于海峽對岸的土地,但其家世溯源的每一步,都清晰鐫刻著華夏文明的印記,從黃河流域到臺灣海峽,從春秋古國到現代臺灣,千年遷徙路,始終未離華夏根。
賴清德的父親賴曹金,是臺灣北部萬里金山一帶礦工群體的縮影。早年臺灣開發進程中,中南部民眾為尋求生計,掀起北上采礦的遷徙浪潮,許多家族甚至整村遷徙,賴家便是其中之一。他們并非土生土長的北部居民,其故土在臺灣云林縣古坑鄉——這片孕育了諸多賴氏賢才的土地,如今仍有香鄰集團董事長賴正義這樣的知名人物,曾任全國總商會理事長的他,與賴清德同屬古坑鄉賴氏一脈。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支賴氏有著明確的家族堂號:平河堂與金田堂,堂號如史,見證著家族傳承的有序與真實,絕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順著家族遷徙的足跡回溯,賴家赴臺的起點清晰可考。清朝同治年間,其先祖攜家帶口從福建漳州渡海而來,最終定居云林。這一遷徙背景,恰是早期臺灣開發史的縮影:泉州人捷足先登,占據鹿港、北港等平原港口要道,憑借地利率先開墾置業;漳州人稍晚抵達,便向平原靠山區域及農西溪流域拓展,賴家便是漳州移民中的一員,傳到賴清德一代,不過四五代人而已。
漳州并非賴氏家族的終極根源。查閱族譜與地方史志便知,臺灣漳州籍賴氏幾乎盡數源自福建平和縣,賴清德所屬的平河堂、新田堂,其根脈直指平和縣坂仔鎮新田村。這個小鎮有著獨特的宗族特征,居民多為林、賴兩姓,與臺灣諸多單姓聚居村落的移民特征一脈相承——早年渡臺墾殖風險重重,唯有以村落、家族為單位抱團遷徙,方能在陌生土地上立足,這種遷徙模式,正是華夏宗族文化的鮮活體現。坂仔鎮雖小,卻人才輩出:除賴氏族人外,文學大師林語堂、清代起義領袖林爽文皆出自此地,一方水土孕育的英才,無論功過榮辱,其血脈根源皆與華夏大地緊密相連。
![]()
再往中原腹地追溯,平和縣賴氏的源頭愈發清晰。包括賴姓在內的諸多漳州姓氏,其先祖均可上溯至唐朝陳元光將軍麾下。“開漳圣王”陳元光的故事,是華夏文明南拓的重要篇章:唐初,潮州與泉州之間的苗瑤諸族起事,陳元光奉皇命率部從河南光州固始縣南下平亂。亂定之后,他深知單純武力鎮壓難以長治久安,遂上書朝廷請設漳州,推行“征教并用”之策——教化原住民、推廣農耕技術、分配田地,以安撫之心消融族群隔閡,讓蠻荒之地漸成文明沃土。陳元光所率部眾囊括陳、林、賴等諸多姓氏,他們便是漳州地區的早期開發者,賴家正是這支中原遷徙大軍中的一員,帶著黃河流域的華夏基因,在閩南大地扎下根來。如今遍布閩南與臺灣的開漳圣王廟,香火綿延千年,正是對這段文明南拓史的銘記,也是華夏文化傳承不息的見證。
河南光州固始并非賴氏之源的終點。順著歷史長河再往上追溯,便觸及春秋時期的賴國故地。彼時,湖北隨州一帶存在一個名為賴國的諸侯國,雖為小國,卻有著明確的分封淵源——周天子認定賴國后人是夏朝后裔,將其封于隨州,建立諸侯國。然而,弱肉強食的春秋亂世中,賴國最終被楚國攻滅,國君率臣民投降后,被迫舉族遷往鄰近的河南光州地區,故土為楚國所占。這一歷史事件并非傳說,而是被載入《史記》的史實,成為賴氏家族遷徙史上的重要節點。
![]()
若再往前探尋,夏朝后裔的身份,將賴氏血脈與華夏文明的源頭緊密相連。夏朝的核心活動區域包括山西運城一帶,如今運城的陶寺遺址,作為距今四千三百年的古城遺址,被認為是華夏早期文明的重要代表。現代考古學更以科學之力佐證了這一淵源:考古學家從陶寺遺址的人骨中提取DNA,與現今漢人DNA比對后發現高度吻合,證實了這片土地正是華夏先民的聚居地,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從山西運城的夏朝先民,到湖北隨州的賴國遺民,再到河南光州的遷徙族群,賴氏家族的血脈源頭,深深扎根于華夏文明的核心區域。
縱觀賴清德的家族史,便是一部濃縮的華夏民族遷徙史:從黃河流域的夏朝后裔,到江漢平原的諸侯國遺民;從河南光州隨陳元光南拓閩南,到清朝同治年間渡海赴臺定居云林古坑。千百年間,朝代更迭、戰亂頻仍,賴氏族人雖輾轉遷徙,卻始終帶著華夏文明的基因,傳承著華夏宗族的文化,從未與故土割裂。
![]()
然而,以賴清德為代表的部分民進黨人士,卻妄圖割裂“閩南人”與華夏漢人的血脈聯系,鼓噪“臺獨”分裂主張,宣稱“臺灣人不同于漢人”。殊不知,其自身的家世淵源,便是對這一謬論最有力的駁斥。賴氏家族的每一次遷徙,都留下了清晰的歷史印記;每一個堂號、每一部族譜、每一處歷史遺跡,都在訴說著與華夏大地的血脈羈絆。DNA的比對、史書的記載、宗族的傳承,三重證據環環相扣,無可辯駁地證明:包括賴清德在內的臺灣賴氏,是地地道道的華夏兒女,血脈中流淌著數千年的華夏文明基因。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族的根源維系著民族的認同,歷史的真相不容篡改。“臺獨”分裂勢力妄圖歪曲歷史、割裂血脈,本質上是對自身家族傳承的背叛,是對華夏文明的褻瀆。他們無視賴氏家族從黃河到臺海的千年遷徙史,無視臺灣與大陸同根同源的歷史事實,一味煽動族群對立、鼓吹分裂行徑,不僅違背了民族大義,更違背了人類社會認祖歸宗的基本倫理。
![]()
“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這是刻在血脈里的事實,是任何分裂勢力都無法改變的真理。賴清德的家世溯源,不過是兩岸同源的一個縮影,在臺灣,還有無數家族的遷徙史,都指向同一個華夏根源。
“臺獨”分裂行徑,如同試圖斬斷參天大樹的根系,終究只會徒勞無功;妄圖割裂民族血脈的人,終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唯有認清歷史真相,堅守民族大義,珍惜兩岸同根同源的血脈親情,才能順應歷史潮流,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千年血脈系華夏,兩岸同源本一家,這是歷史的定論,更是未來的必然。
讀者朋友們,對此,你有著怎樣獨特的觀點與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