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老山前線,17歲戰士顧克路,被越軍炮彈炸成“兩截”,副連長看到這一幕,大喊:“不抓俘虜了!殺光604高地上的敵人!”此后,孫兆群的舉動更是讓人意外。
沒人能想到,這個在戰場上連命都不顧的戰士,入伍的時候還沒滿 18 歲。顧克路的父親顧天金,是參加過抗戰和抗美援朝的老兵,胸前的勛章,記著他在朝鮮戰場上打了三年仗的經歷。
1984 年,兩山輪戰打響了。年過六十的顧天金,好幾次申請要去前線,都沒被批準。他就把保家衛國的心愿,放在了小兒子顧克路身上。
“爹,您讓我去戰場吧,我要像您一樣殺敵人、立功勞!”17 歲的顧克路,天天纏著父親說這話。可部隊有規定,入伍得夠年齡,他年紀不夠,成了攔路虎。
顧天金找了幾個老戰友一起商量,最后把顧克路的年齡報成了 21 歲。這樣一來,顧克路終于穿上了他做夢都想穿的軍裝。這份 “不合規矩” 的入伍申請里,藏著兩代軍人對國家的心意。
到了新兵連,顧克路的軍事素質讓戰友們都刮目相看。射擊、爆破、格斗,每一樣都很拔尖,訓練日志上的成績,比同期的新兵都好不少。
![]()
1985 年 9 月,濟南軍區 67 軍 199 師 596 團 “雙大功七連” 要組建突擊隊,選 52 名尖兵執行 604 高地拔點任務,這是 “山虎八號” 行動的關鍵部分。
顧克路第一時間找孫兆群報名,被直接拒絕:“你真實年齡才 17,這任務九死一生,我不能讓你去。” 孫兆群知道,這老兵的兒子本該在學校讀書。
顧克路紅著眼眶爭:“副連長,我是七連的兵!連隊榮譽比我命重要,就算送死,也給我機會!”
他還寫了請戰書:“青春美好,生命可貴,但祖國需要時,我愿把鮮血灑盡。”
顧克路說的這番話,分量很重,讓孫兆群一整晚都沒睡著。最后,孫兆群在名單上簽下顧克路的名字。
52 名突擊隊員開始兩個月的高強度訓練,火焰噴射器操作、山地爆破、暗堡攻堅,每天都練這些。出發前,大家還備好了棺材,抱著必死的決心。
12 月 2 日 9 時 10 分,四支炮群對 604 高地開火。突擊隊分三波沖鋒,顧克路在第二波。
剛突破第一道封鎖線,越軍暗堡群突然掃射,三名戰友當場倒下。“我去炸掉它!” 顧克路搶過兩根爆破筒,在機槍掩護下沖出掩體。
他往暗堡移動時,右腿中了四彈,摔倒在地。他掏出備用橡皮管,用力勒緊大腿止血,接著往暗堡爬。
顧克路成功把爆破筒塞進暗堡,巨響過后,敵軍火力停了。可他準備轉移時,一枚榴彈在身旁爆炸,沖擊波把他掀飛三四米高,左腿被炸斷。
孫兆群率軍沖上來時,看到了震撼的一幕:顧克路下半身已炸爛,腸子外流,還朝著最后一個暗堡射擊。他把機槍插進暗堡,手指死死扣著扳機,防止敵人逃跑。
“殺!為顧克路報仇!” 孫兆群大喊。戰士們都很憤怒,和越軍展開白刃戰。
25 分鐘后,604 高地收復,87 名越軍被全部消滅。可包括顧克路在內的 11 名突擊隊員,永遠留在了這里。
孫兆群帶著 17 處傷,搖搖晃晃走到顧克路遺體旁。少年身體已經涼了,雙手還抱著沖鋒槍,嘴里塞滿泥土。
孫兆群蹲下身,用手指一點點摳出他口中的泥沙,淚水混著血水滴在焦土上。這位硬漢趴在遺體上,終于忍不住大哭。
戰后清點時,戰友在顧克路懷里發現一張紙條,是寫給父母的遺言:“若我犧牲,撫恤金全部捐獻連隊,替我向組織交齊黨費。”
消息傳回山東老家,顧天金一夜之間頭發白了。追悼會上,這位從不在戰場哭的老兵全程沒說話。接過一等功勛章時,他顫抖著說:“我兒沒給老顧家丟臉。”
之后,顧天金把全部撫恤金捐給七連,只求給兒子的戰友多添幾發彈藥。后來,他又把小兒子也送進了部隊。
孫兆群傷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 16 位烈士的父母寫信,署名 “兆群兒”,每封信都附 100 元匯款,那是他工資分成的 16 份。
接下來三十多年,他一共寄出 1500 封信、13 萬元。烈士父母的病情他都記在本子上,顧天金臨終想要當年的軍裝,他到處找才湊齊。老兩口去世,都是他幫忙辦的后事。
如今,604 高地上的鮮血不能忘,那些犧牲的英雄不能忘。他們用生命告訴我們: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