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是因為做這些科學鑒定非常困難,才讓康熙是洪承疇的兒子這類戲說流傳甚廣。
![]()
▲網絡上關于“康熙生父為洪承疇”的假說。圖/中國新聞社微信公眾號
文| 張田勘
據中新社綜合媒體報道,近期,關于康熙是洪承疇的兒子的傳聞甚囂塵上。傳聞的所謂證據是,洪承疇“貍貓換太子”,光緒帝Y染色體遺傳標記與愛新覺羅家族沒有關系等。
就此,中央民族大學嚴實副教授發文評價“康熙生父為洪承疇”假說,他表示“這純屬無稽之談”,并對此做出了解釋。
如果康熙是洪承疇的兒子,那需要嚴謹的親子鑒定來認證。然而,這個傳聞既舉不出真實的親子鑒定的結果,也無法提供親子鑒定程序的科學性,更多是網友的一廂情愿。
愛新覺羅Y染色體未發生變化
所謂康熙是洪承疇兒子,需要先厘清幾個關系。
根據史料和清皇室家族族譜,清王朝的始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1626年)去世后,將皇位傳給皇太極,后者又傳位給兒子順治,順治又傳位給康熙。
洪承疇是明末清初政治、軍事人物,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疇去世,康熙追贈他為少師,賜謚號文襄。
在某些網友的傳說中,康熙患天花而亡,洪承疇就將自己的兒子“貍貓換太子”,變成了康熙,這就是康熙是洪承疇兒子的傳聞來源。
姑且不論前一個傳言,洪承疇的兒子是怎樣被人用來替代康熙的,只有科學的親子鑒定才能明確,洪承疇與康熙是否為親子關系的事實。但是,在此之前,首先得明確,從康熙之后,愛新覺羅家族的染色體是否有了變化,僅此一點就能判斷真偽。
如果洪承疇的兒子替代了真康熙,愛新覺羅家族Y染色體就會出現變化,而不會是分子生物學中已經鑒定過的愛新覺羅家族的男性Y染色體。
愛新覺羅家族的Y染色體的一個標志性特征是,努爾哈赤的C2b1a2b1-F14751基因,這是一個Y染色體支系的學術名字,是努爾哈赤本人及其近支后裔的標志,也可稱為愛新覺羅Y染色體。這是分子人類學家、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嚴實團隊通過DNA研究所確認的。
如果康熙被洪承疇兒子替換,那么,之后的愛新覺羅家族的Y染色體就會發生變化,不是C2b1a2b1-F14751,而是洪承疇家族的Y染色體,姑且稱為洪氏Y染色體。
但迄今為止,并沒有染色體檢測的證據證明從康熙以降,C2b1a2b1-F14751基因在愛新覺羅家族中消失或改變了,取代的是洪氏Y染色體,或其他的什么Y染色體。
因此,洪承疇兒子替換了康熙的傳聞,目前并沒有科學證據支持。有的只是傳言,即光緒帝Y染色體遺傳標記與愛新覺羅家族沒有關系。
關于光緒帝Y染色體有變異的傳聞,提出了所謂的科學依據,即有人在研究光緒死因時,檢測出光緒的Y染色體是O1b-F1759(該類型常見于漢人群體)。
然而,這一研究并未有正式的論文發表,而且是否在真正的光緒遺體中提取到了DNA也難以確認。光緒遺體檢出砒霜是在2004—2008年,當時古DNA技術提取并不成熟,難以進行古DNA測試。
成熟的古DNA提取和測試始于2010年,瑞典科學家斯萬特·帕博通過對2008年在西伯利亞南部的一塊古人類手指骨中提取的完整DNA并進行測序,得出現代人體內都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殘余的結論,由此他獲得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科學上證明親子關系是需要提取雙方的DNA來檢測,即親子鑒定,有幾種方法,如二聯體親子關系鑒定、三聯體親子關系鑒定。
以二聯體親子關系鑒定為例,是對生物檢材進行常染色體STR(短串聯重復序列)檢測、Y染色體STR檢測、X染色體STR檢測、線粒體DNA檢測等,以判斷被檢測兩者的父與子或母與子之間的親緣關系。
如果要證明康熙是洪承疇的兒子,就要提取康熙和洪承疇的DNA來鑒定,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早已作古。
另一種方法是,提取他們在世的后裔的DNA來進行檢測,但這也只能進行親緣關系鑒定,也即對生物檢材進行STR檢測、單核苷酸多態性(SNP)檢測、線粒體DNA檢測等,以判斷被檢個體之間的同胞關系、祖孫關系等親緣關系。因此,這種方法也并不能檢測出親子關系。
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是,以誰的DNA為基準進行檢測。如果懷疑康熙被調包,就需要往上提取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的古DNA,以他們的DNA為皇室Y染色體標準。同時,還要提取康熙(傳聞中的洪承疇的兒子)的Y染色體,或者提取洪承疇后代的Y染色體,進行兩者之間比對,看相似度能達到多少比例。
按親子鑒定的比率,親子關系成立,則概率通常在99.99%或以上;如果結論為不成立,則概率接近0%。
但是,這種檢測也是不可能進行的。努爾哈赤的墓(福陵)和皇太極的墓(清昭陵)都位于遼寧省沈陽市,順治墓是在北京的清東陵。能否挖開他們的墓以提取古DNA檢測,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并且,這些墓里是否埋有這三位清帝的骨骸,也難以肯定。而提取洪承疇后代的DNA恐怕也是一件很難的事,誰是真正的洪承疇的后代,顯然無法確認。
正是因為做這些科學鑒定非常困難,或幾乎不可能,才讓康熙是洪承疇的兒子這類戲說流傳甚廣。
其實,最為簡單的證明是,從康熙以降,直到清朝最后一個皇帝宣統,他們的Y染色體都有C2b1a2b1-F14751,而非其他標志性的Y染色體,就說明康熙不是洪承疇的兒子。
不過,現在愛新覺羅家族有幾萬名男性后代都有C2b1a2b1-F14751染色體標記,至少能說明從康熙以降的皇室染色體并沒有改變。因此,康熙不可能是洪承疇的兒子。
撰稿 / 張田勘(科普作者)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付春愔 李立軍
歡迎投稿: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并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后支付稿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