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一對新人的婚車遭遇攔截,新人決定棄車離開。圖/海報新聞
近日,據澎湃新聞報道,11月5日上午,河北一對新人的婚車遭遇攔截。當事婚車車隊司機透露,攔車者提出要么支付50條普通香煙,要么支付10條高檔香煙,否則不讓婚車通行,雙方僵持約一個小時。新人考慮到婚禮行程安排緊湊,不愿在大喜之日過多糾纏,決定棄車離開。司機稱因為被攔位置在酒店停車場,新人并未報警,此次婚車服務的費用尚未結算。
這場持續一小時的僵持,最終以新人棄車趕婚禮收場,不僅讓喜事添堵,更暴露了“攔婚車索喜”陋習背后的違法本質。無論攔車者是誰,這種借婚禮“敲竹杠”的行為,早已超出民俗范疇,淪為破壞交通秩序、干擾社會生活、侵害公民權益的違法行為,必須依法整治,以儆效尤。
近年來,“攔截婚車”事件頻繁發生,有的涉事者被處以行政拘留處罰。此次,攔婚車索煙看似是“討喜”,實則是赤裸裸的強制索要,嚴重侵害公民合法權益。50條香煙的索求絕非小額“喜錢”,早已超出合理的界限。更值得警惕的是,此類行為往往利用新人“不愿大喜之日惹麻煩”的心理,屢屢得手,形成“不鬧不賠、鬧了就賺”的畸形導向,既讓當事人蒙受財產損失,更破壞了婚禮應有的美好氛圍。
更不容忽視的是,這種陋習也在侵蝕與破壞社會風氣。婚俗中的“討喜”本是基于自愿的善意互動,承載著祝福與美好期許,但攔婚車強索財物的行為,早已扭曲了民俗的本意,淪為部分人牟取私利的工具。當“討喜”變成“強要”,當祝福變成“要挾”,不僅污染了婚俗文化,更沖擊了公序良俗。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以威脅、要挾等方法強拿硬要公私財物的行為,可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還可能觸及刑法中的敲詐勒索罪,面臨更嚴厲的刑事處罰。
整治攔婚車索煙亂象,需相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明確傳遞“民俗不可越界,違法必受懲處”的信號,破除違法者的僥幸心理。同時,也要做好普法宣傳,讓公眾認識到“攔婚車索喜”的違法性,樹立“喜事應循法、討喜需有度”的觀念。
撰稿 / 李紅軍(職員)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王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