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2025年了,新能源車越賣越便宜,可為啥在7-8萬的家轎市場里,燃油車還是這么能打?
其實說白了,很多人買車是為了全家出門用,就圖個實用、靠譜,想挑一輛日常用著順手,能開很久的車。
以前,想買這個價位車的人,大多只認軒逸(參數丨圖片)、朗逸這些合資車;但現在不一樣了,自主品牌拼了這么多年,早就追上來了。其中,江湖上被稱為“自主雙雄”的長安逸動和吉利帝豪,已經打破了合資車在家轎市場的壟斷,成了不少人心里的“更優之選”。
現在理性的消費者都開始選自主品牌了,可還想在里頭挑個最好的:已經煥新上市的第四代逸動,妥妥的爆款,連續5個月都是“自主燃油轎車一哥”;而第五代帝豪剛開啟預售,這倆“雙雄”到底誰更厲害呢?
自主雙雄顏值都能打!逸動年輕前衛,看一眼就愛了
顏值這事兒,不管啥車都得講究,畢竟“顏值即正義”嘛!從“自主雙雄”的外觀就能看出來,就算是7-8萬的經濟型轎車,自主品牌也沒糊弄,設計水平照樣很能打。反觀那些合資車,造型都中規中矩的,跟它們比起來就差點意思了。
![]()
整體看下來,第四代逸動和第五代帝豪顏值都很在線,但兩者的風格完全不同:逸動走的是科技前衛范兒,線條特犀利,而且都是原創設計,看著就有沖擊力;帝豪呢,更偏傳統中式風格,造型圓潤,加了不少鍍鉻裝飾,沿用了吉利的家族設計。
![]()
具體說的話,第四代逸動用了V波漣漪前臉,還配了同級獨有的前后貫穿式LED數字瀑布光柱、發光徽標,還有個馭風電動尾翼,光影聯動特別快,看著又動感又有朝氣,特別符合年輕人的審美。
在同級別車里,第四代逸動的辨識度更高,空氣動力學性能也更好,風阻系數低到0.28(第五代帝豪是0.288)。可能有人覺得這倆數差得不多,但對車的高速穩定性和省油勁兒影響可不小!要知道,風阻每降0.01,百公里就能省1.5升油,為了這點提升,工程師們得花老多時間和精力去優化。
![]()
要是你喜歡科技前衛的設計,還特別在意細節質感,那第四代逸動肯定能打動你。
藍鯨動力直接碾壓!400萬公里實車驗證真安心
發動機可是燃油車的“心臟”,好不好全看它,含金量最高。長安汽車搞自主研發這么多年,在動力技術上攢了不少家底,從核心部件到完整的動力總成,都是自己研發的。他們家的藍鯨動力,在國產發動機里絕對是第一梯隊的,不管是業內還是老百姓口碑,都特別好。
第四代逸動全系列都標配了長安新出的500Bar超高壓直噴藍鯨發動機,這可是全球首發的!最大扭矩310N·m,最大功率141kW,不光把軒逸、朗逸甩在后面,跟第五代帝豪的1.5TD發動機比,也分別多了8kW和20N·m。
這里得跟大家解釋下500Bar超高壓直噴的意義:咱們常見的發動機大多是350Bar 的,長安把噴油壓力提了42.8%,就像普通花灑和增壓花灑的區別——增壓花灑能把水打得更細,從而更省水,發動機也一樣,讓油霧化得更細,燃燒就更充分,減少浪費。再配上長安自己研發的i-EM智慧能量管理系統,扭矩還能提19.2%,不管是起步、加速還是超車,都特別輕快。
而且通過軟件控制整車動力系統,第四代逸動能智能識別上坡、下坡、堵車這些不同路況,匹配最合適的動力輸出,既省了油,開著坐著也更舒服,不會暈車。測出來的數據顯示,第四代逸動加一箱51L的油,能跑1000公里!它還不挑油,加92號就行,算下來每公里成本還不到五毛錢,多劃算。
![]()
除了動力性能出眾,第四代逸動能讓最理性的用戶都敢“閉眼入”的底氣,還源于極致的可靠性驗證。長安汽車一向以嚴苛的品質安全著稱,第四代逸動歷經了長達400萬公里CA-TVS極限路試驗證。相比之下,帝豪采用的是數字仿真與100萬公里驗證。
軸距夠長后排夠寬!動這空間,全家坐著都得勁
買家用轎車,空間實不實用太重要了,這不用多說吧?
單看車身尺寸,第五代帝豪稍微占點優勢,但軸距比第四代逸動短了10mm。懂車的都知道,軸距越長,車里縱向的腿部空間就越寬裕。第四代逸動的軸距有2765mm,都趕上主流B級合資車了,這為車內空間布局打下了好底子。
不光要看軸距,后排空間尺寸也很關鍵。畢竟家轎是給全家出門用的,后排用得特別多,而且坐的往往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他們坐得舒服不舒服,是買車的人最在意的。
![]()
逸動特別懂大家的需求,后排寬度有1334mm,比帝豪的1320mm還寬。要是后排坐三個人,逸動的橫向空間更足,肩膀和胳膊不會覺得擠,滿座的時候舒服多了。
智能座艙不挑手機!逸動互聯全兼容,語音控制超順溜
現在買車,除了顏值、動力、空間這些老幾樣,車的智能化水平也越來越影響大家的選擇。市場調研發現,大部分實在的消費者更在意智能座艙好不好用,因為這跟每次開車的方便程度、開心程度都有關系。
現在在經濟型轎車市場,論智能化自主品牌對合資車已經是碾壓了,完全是“人無我有”的水平;至于自主品牌之間比,就看誰的配置更優了。
第四代逸動的天樞智能座艙,主打的就是“不搞區別對待”“大家都能用”:把中高端車上的配置往下放,還搞了個開放的智能生態,打破了“智能體驗得花大價錢”的規矩,讓買7-8萬家轎的人也能享受到更高檔次的智能服務。
![]()
先看硬件和系統:第四代逸動有個14.6英寸的中控大屏,分辨率是1920*1080的超高清,色域還能到85%——以前這種高清大屏只有20萬級的中高端車才配,現在直接放到經濟型家轎上了!而且它搭載的天樞OS(SDA OS)能換桌面,還能自己定義功能,跟高端智能座艙一樣,再也不用受經濟型車功能死板的氣了。
再看手車互聯:第四代逸動打破了多數經濟型車“只支持一兩種互聯協議”的毛病,CarPlay、HUAWEI HiCar、Carlink、榮耀互聯還有小桐互聯都支持,市面上主流的手機品牌都能適配。不管你用的是蘋果、華為還是榮耀手機,都能跟車無縫連起來,不用改自己的使用習慣,多方便。
第五代帝豪的座艙屏幕這些硬件跟逸動差不多,但只支持Flyme Link、Carlink、HUAWEI HiCar這4種互聯方式。而且想用好Flyme Auto智能座艙的核心功能,還得用魅族手機,兼容性就差了點。
![]()
全場景智慧語音交互這塊,第四代逸動更是把中高端車的智能便捷性拉滿了:它能識別1100多種指令,還能分清楚是主駕還是副駕在說話,導航、聽歌、控制車這些常用場景都覆蓋到了。還有場景魔方功能,還接入了Deep Seek的AI大模型語音,功能又多又全。而且能“看見啥說啥”,不用喚醒詞,還能連續對話,連方言都能識別,再也不用受經濟型車“語音功能差、識別不準”的罪了。
另外,第四代逸動的應用商店里還有20多個第三方影音APP、10多個好用的車務APP,以及20多個場景應用,不管是想聽歌追劇,還是需要出行服務,都能滿足。
安全底線不嫌高,買家轎首選用料扎實有口碑的靠譜車
最后再說說安全——這玩意兒看不見摸不著,很多人買車的時候容易忽略,但買家用轎車,要拉著全家人出門,安全絕對不能將就,這是底線。
![]()
第四代逸動擁有“中國十佳方舟籠高強度車身”,用的高強鋼占比高達77.2%,比第五代帝豪的70%還多。這意味著逸動身上能抗沖擊的結構更多,萬一真撞上了,能給車里的人提供更周全的保護。
而且在核心的安全結構上,逸動用了行業領先的“真5縱5橫”設計,配合激光拼焊工藝,能讓沖擊力在車身骨架里高效傳遞、分散開,給用戶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這里得說一句,現在智能化技術越來越厲害,有些消費者覺得主動安全系統就是萬能的。我覺得,用智能技術提前預防風險肯定是好的,比如第四代逸動帶的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540°全景影像這些主動安全功能,確實能讓開車更安全。但被動安全才是兜底,就算有科技幫忙,也不能馬虎。
尤其是經濟型家轎,價格擺在那兒,不可能裝最先進、最齊全的主動安全系統,所以車身用料和結構就特別重要。在差不多價位的情況下,建議大家優先選用料扎實、結構堅固的車。
總結一下,第四代逸動靠著五大核心優勢,再加上現在限時7.29萬起的超值價格,打造出了“比同級別好一大截”的品質優勢:不管是原創前衛的顏值、能碾壓同級的T動力、實車400萬公里驗證過的可靠品質,還是能連所有主流手機的開放智能座艙、讓全家都舒服的大空間,再到以方舟籠車身為核心的全方位安全保護,每一項都超過了經濟型家轎的常規水平。
第四代逸動不只是自主家轎打破合資壟斷的標桿,還重新定了經濟型家轎市場的品質底線——讓務實的消費者不用再糾結“要性價比還是要高品質”,可以“放心沖、閉眼入” 。
![]()
現在汽車市場新車一大堆,更新換代也快,但可不能光看誰上市早、名字叫得厲害,就判斷車好不好。一方面,大家得根據自己的需求,仔細對比產品細節;另一方面,也得看看真實用戶的口碑怎么樣。
老話說得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第四代逸動已經上市一段時間了,還一直賣得好,說明它經得起市場考驗,口碑也能查到。對于理性實在的經濟型家轎用戶來說,在無數真實場景里都能證明它穩妥可靠,這才是最有說服力的實力證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