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對4-3-3陣型的起源與變化作出了報道。
![]()
報道稱,陣型之于足球,就像類型之于電影和電視——便于分類,但很少能講述完整的故事。你不會因為《小豬佩奇》和《南方公園》都是動畫就把它們混為一談,正如你不會將瓜迪奧拉的球隊與穆里尼奧的球隊混淆,即使兩隊有時可能以相似的陣型開局。
但陣型——當與球隊比賽風格的知識相結合時——有助于解釋球員如何在場上分配空間和職責。而沒有一種陣型比4-3-3更具風格關聯性——它與“全攻全守足球”密不可分,這種流暢、短傳為主的打法定義了20世紀70年代的荷蘭足球。
追溯任何陣型的起源都是一段充滿爭議的歷史旅程。幾乎不可能準確指出是誰首次使用了某種特定的戰術布局。比起淵源,更重要的是影響力:這種陣型在哪產生了最大的影響?
自2010年代以來,逐場比賽的陣型數據開始存在,但這一相對現代的資源為4-3-3陣型提供了揭示性的視角。以下是自2011-12賽季以來,在英格蘭、西班牙、荷蘭、意大利、法國和德國頂級聯賽中使用4-3-3最頻繁的球隊,全攻全守足球的持久影響顯而易見。前20名球隊中有11支來自荷甲,這一數據更加引人注目,因為其中六支球隊至少有一個賽季不在頂級聯賽,這些賽季的比賽未計入以下總數。
![]()
這種荷蘭主導地位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阿賈克斯的引領。1965年,里努斯-米歇爾斯接手成為主教練,引發了全攻全守足球革命,將荷蘭足球推向了世界足壇的中心。
在他的4-3-3體系中,核心人物是傳奇前鋒約翰-克魯伊夫,三屆金球獎得主。克魯伊夫一生直言不諱,并沒有被動接受米歇爾斯的指導,而是幫助塑造和完善了阿賈克斯的體系。
在自傳《我的轉身》中,克魯伊夫闡述了他4-3-3陣型背后的原則。他解釋說,這種陣型在控球時創造了“五條線”:后防線四人、一名防守中場、兩名“8號位”中前衛、兩名邊鋒,以及“一名從深處或前線發起進攻的前鋒”。他寫道,當這些線正常運作時,“它將在場上形成三角形。”
克魯伊夫認為,這種結構不僅增加了傳球選擇,還鼓勵了正確的對角線傳球。他討厭橫向傳球——它們拖慢了比賽節奏,扼殺了推進力,一旦失誤,還會讓側翼暴露于反擊之中。“如果出錯,”他警告說,“你會失去兩名球員。”
克魯伊夫的足球以球員在4-3-3陣型中輪轉位置為特點,這一新穎的理念讓對手難以追蹤。但這種自由是在嚴格限制下運作的。克魯伊夫不太在意誰占據每個位置,但他對保持球隊整體框架極為執著。
這種細致的結構支撐了阿賈克斯體系的另一關鍵原則:高強度逼搶。他們是最早普及球路清道夫門將和高位防線的球隊之一。這些原則讓阿賈克斯能夠將對手壓制在對方半場,并在丟球后迅速奪回球權。
“這創造了一個長度為45米、寬度為60米的場地,各線之間的距離約為9米。為什么這些距離如此重要?因為每個空隙都能更容易、更高效地被覆蓋,而且球后方始終會有足夠的球員。”
如果這些精確的距離未能維持,球隊在無球狀態下會失去緊湊性,讓自己暴露于反擊之中。這種基于位置的4-3-3方法為阿賈克斯帶來了連續三屆歐洲冠軍杯,并繼續支撐著他們的整個哲學體系,同時也傳播到了國內競爭對手中。
回到之前的4-3-3圖表,巴塞羅那是前五名中唯一的非荷蘭俱樂部。1971年,米歇爾斯離開阿賈克斯前往巴塞羅那,帶走了他的方法。克魯伊夫緊隨其后——先是作為球員兩年后加盟,然后在1988年成為教練,并在1992年為俱樂部贏得了首個歐洲冠軍杯。
那支球隊中有一位年輕的瓜迪奧拉,他的執教理念深深植根于克魯伊夫的原則。雖然瓜迪奧拉后來不斷創新并發展了自己的方法,但他在巴塞羅那早期的執教生涯堅定地扎根于基于位置的4-3-3陣型。“約翰-克魯伊夫繪制了教堂,而巴塞羅那的教練們只是修復或改進了它,”瓜迪奧拉曾說道。
在《周一足球之夜》節目中,亨利——瓜迪奧拉的一名明星球員——描述了他主教練的“比賽、控球、位置”等級體系。他回憶起一場比賽,他忽略了第三個原則,移動到對面邊路尋找機會。個人而言,這得到了回報:亨利進球了,但瓜迪奧拉無法容忍對集體陣型的無視,在半場時將他換下作為懲罰。
雖然瓜迪奧拉和克魯伊夫的4-3-3是最受尊敬的版本,不同理念的教練也使用該陣型來突出球隊的不同特質。對于長期對手穆里尼奧來說,在他第一次執教切爾西期間,4-3-3是一種在中場人數上占優的方式——通過身體強壯的三人組壓倒對手。那支球隊較少依賴高強度反搶,而是將邊鋒回收至近乎4-5-1的形狀以保持緊湊。
斯洛特調整了陣型為4-2-3-1,盡管他受訓于荷蘭4-3-3傳統。這一轉變反映了荷蘭足球變得更加戰術多樣化,遠離了克魯伊夫所稱的“家常風格”。如下圖所示,上賽季荷甲聯賽中使用的陣型中,4-3-3僅占29%,遠低于2013-14賽季79%的峰值。
![]()
名義上,斯洛特在其費耶諾德的前一個角色中使用的是4-2-3-1,但在他首次利物浦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如何適應4-3-3時,他拒絕了這種分類。“我希望人們看我的球隊時,不會說它是4-2-3-1還是4-3-3或其他什么陣型。我希望他們會說球隊在持球時有很多自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上進行操作。”斯洛特隨后表示,如果非要分類的話,他會將自己的風格更接近于4-3-3。
在費耶諾德期間,斯洛特的球隊大約60%的時間排成4-2-3-1,其余40%的時間則為4-3-3,但這說明了這些陣型之間的界限正在模糊。瓜迪奧拉倡導的嚴格位置游戲不再占據主導地位,現代球隊現在不斷在各種陣型之間轉換。
在最常使用4-3-3的球隊中,下一個最常見的陣型通常是4-2-3-1,反之亦然。這些陣型的接近性——通常只是單個中前衛的重新定位——使它們更難區分,尤其是在當今更快、更過渡的比賽中。
克魯伊夫始終堅持4-3-3的首要地位。“只要選擇了適合系統的正確球員,任何有膽量以正確方式使用4-3-3的人都最終會得到回報,”他在《我的轉身》中寫道。從表面上看,4-3-3似乎是足球最成功的公式:自2011-12賽季以來,使用它的球隊贏得了42.8%的比賽——這是十大常見陣型中最高的勝率。
![]()
但這種成功更多歸功于使用它的球隊質量——巴塞羅那、利物浦、曼城——而不是陣型本身的內在制勝力量。在這種精神下,大巴黎用4-3-3輕松奪得歐冠榮耀,不過他們上賽季的傳球圖顯示,陣型與傳統概念相去甚遠,邊后衛阿什拉夫常常充當第四名中場。
![]()
但就像克魯伊夫昔日的球隊一樣,大巴黎同樣以流暢的組合配合和令人眼花繚亂的輪轉展現了4-3-3的本質。它可能不再沿著整齊、易于定義的界限排列,但4-3-3仍然是足球中最令人嘆為觀止、最具表現力比賽的基礎框架。
【上咪咕獨家看英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