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近不管是空軍的武器裝備還是海軍的武器裝備,那都跟住在熱搜上似的,外國那幫人也天天盯著咱們各個基地的動靜。不過咱們現在雖然很厲害,但以前也沒少被卡脖子,像芯片、光刻機還有一些高端設備啥的,哪個沒被人卡過,不過現在有一樣裝備是別人絕對卡不了的,但咱們卻能卡他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這件裝備就是全球僅有5輛的超級運輸車,最主要的是,這5輛運輸車全在咱們手里,誰買都不賣,但要是有需要可以出租,一年光出租也能掙個幾百億,但有個例外就是美國和德國,這倆要是想用,后面排隊等著吧。
![]()
想當年德國搞了個什么SPMT運輸車,說是用來運輸那種超大型或者超重型設備的家伙,像建造航母,修建大橋或者核電站啥的,那都得需要幾千噸的大家伙才能建,這時候就得需要這種超大型運輸車來運送了,但那時候咱沒有這技術呀。
但又是最需要這家伙的時候,不僅要建港口,還要建大橋,甚至手里還有航天項目在進行,正是需要這種大型運輸車的時候,可不管咋談德國都不賣,想租就得看他臉色。不得不說,這感覺憋屈極了。
![]()
一直到2007年的時候,中國航天科工四院萬山公司在萬難之中接下了這個重任,當時美西方那幫專家擱那一頓猜,說中國十年內肯定整不出來,但十年時間太長了,咱等不起呀,沒招了,專家團隊硬著頭皮上,各種材料、液壓控制系統和同步技術啥的,每一個都是世界級難題,但咱們也不能就這么認輸,不到最后一刻誰也不知道結果如何。
一直到2009年,中國第一臺國產運輸車終于造出來了,載重量能達到5200噸,雖然比不上德國那玩意,但這也算是咱們從零到一的突破,而外國那幫人都懵圈了,說好的十年內造不出來呢,這才多長時間過去,咋就整出來了?
![]()
不過咱們峨眉就此停手,還在繼續升級,一直到2010年的時候,第二代運輸車也完工了,載重量直接翻倍,甚至還加了獨立輪轉向和機械同步等一堆新技術,這時候性能就已經跟德國那玩意差不多了,一直到22年的時候第三代問世。
這家伙載重能達到5萬噸,足足有1152個輪胎,全長能達到100米,最主要的是,這家伙能自由伸縮,據說它還搭載了北斗微信導航系統,可以實施遠程操控和無人機駕駛。
![]()
這下咱們算是徹底站起來了,不過在我看來,咱們成功造出超大型運輸車的意義不是能賺多少錢,而是能在關鍵時刻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確保自己不會再被人卡脖子。俗話說得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天你敢卡我脖子,明天我就能反過來卡你,中國在這件事上,也算是給全世界一個忠告,別妄想在技術上拿捏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