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車被七八輛車圍堵,十幾人攔路索要50條香煙,新人在大喜之日被迫放棄婚車打車離去。
![]()
11月5日上午,河北廊坊一對新人的婚車隊伍遭遇尷尬一幕:在酒店停車場,他們的婚車被十幾人攔截,對方開口就索要50條普通香煙或10條高檔香煙作為“喜錢”,否則不予放行。
![]()
據當事婚車車隊司機描述,這場攔截行動顯然有備而來。監控畫面顯示,幾名男子橫擋在婚車前,開出令人咋舌的條件:要么50條普通香煙,要么10條高檔香煙。
按照市場價計算,50條普通香煙價值約上萬元,這已遠超出傳統“討喜”的范疇。
![]()
這話說出口,自己都不覺得難為情嗎?這根本不是商量,也不是婚鬧,就是赤裸裸的威脅。
![]()
![]()
當婚禮行程被打亂,當吉祥時刻被耽誤,好好的一場喜事,真心讓人添堵。
![]()
婚車司機透露,因為事發地點在酒店停車場,新人并未報警。這場不愉快的插曲還導致婚車服務的費用至今尚未結算。
有趣的是,當新人打車離開后,攔車者也并未繼續為難車隊人員。目擊者稱:“新人走了就沒再攔了,都走了沒人了。”
很多人覺得,這種人就不能慣著,應該直接報警。
可對于新人來說,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報警雖然可以解決糾紛,但很多人還是不愿意沾上這種晦氣。
婚鬧的人專門挑選酒店停車場作案,既規避了公共道路的監控,又吃準新人"大喜之日不愿計較"的心理。
所以,為了息事寧人,很多新人都會妥協,花錢買路。
看多了這種“敲詐”的戲份,河北這幾個婚鬧者,才敢這么明目張膽攔路勒索。
可他們千算萬算,沒想到新人就算不坐婚車,也不讓他們得逞。
新娘子棄車后,回頭看了好幾次,對她而言,這是無法彌補的一種遺憾。
![]()
“攔婚車,討彩頭”本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婚禮習俗,過去多是拋喜糖、喜煙,親戚鄰居哄搶圖個熱鬧。
然而如今的攔車討喜在部分地區已演變成一條斂財之道。有賓客反映,現在有些地方出現了“職業攔車人”,他們甚至劃分片區,在結婚旺季輕松月入過萬。
這些職業攔車人往往看準新人不愿在大喜之日鬧不愉快的心理,趁機索要大額財物。
有位網友說,有些地方的婚鬧,真的很嚇人。
他去參加過一個婚禮,他們那確實要的很兇,因為新娘是外地的,所以是從酒店接的親。
從酒店出來的時候,酒店保安不給開門,要了兩千塊錢兩條煙才給開,路上遇見一個攔車的要了一千。
后來聽說他們縣城和鄉下要的更厲害,所以很多結婚的都是半夜三四點去接親。
![]()
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規定,強拿硬要公私財物可處5-10日拘留。若造成交通擁堵或沖突升級,更可能構成尋釁滋事罪。
那些以為"婚鬧"沒事的人,終究要為自己的無知付出代價。
2018年,山東曾判決一起惡性婚鬧案,三名攔車索要財物的男子獲刑半年;
2020年,河南某地,強行"鬧新郎"致人傷殘的參與者賠償28萬元。
這些案例都在警示:當"鬧喜"變成人身傷害或財產勒索,所謂的傳統習俗就不再是免責金牌。
從"綁樹灌酒"到"扒衣游街",再到現在的"香煙買路",這些變味婚鬧本質上都是文明社會的恥辱。
要改變現狀,光靠法律震懾還不夠,更需要我們每個人做到:新人要敢于對過分要求說"不";親友別當沉默的看客,勇敢站出來維護新人;遇到故意滋事者,直接報警。
婚禮是愛情的見證,不是野蠻的狂歡。
素材來源于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