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原本各方是來談經濟、談合作的,但因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一場高調“會見”,一下子把現場氣氛變了味。
她與民進黨進行了所謂的“會談”,并談及所謂的“日臺”,這樣的舉動,很明顯是對中國底線的挑釁。
中方隨即提出嚴正抗議,并通過外交和其他方式表達了清晰立場。然而,日本反而嘴硬堅持“沒有問題”。
![]()
國臺辦隨后一句話直接把矛頭對準了“臺獨”勢力,這場外交風波,不僅是中日摩擦,背后還暗藏著更深的較量。
高市動作頻繁,日方強撐“慣例”
臺灣問題一直是中方最不能妥協的核心利益,在中日建交時,日本曾明確承諾,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這已經是兩國關系的基本前提。
而高市的行為,顯然已經越過了這條線。她不僅進行了會見,還在公開場合談論所謂“日臺友好”,這是帶有政治意味的公開互動。
![]()
中方對此自然是反對,中國外交部第一時間提出抗議,要求日方糾正錯誤,重申一個中國原則不可動搖。
但日本方面的回應卻顯得推諉和敷衍,11月4日,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記者會上表示日本對臺灣立場不變,稱高市早苗與臺灣地區代表人會晤并沒有違反這一立場。
這種說法回避了關鍵問題,高市早苗的行為顯然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挑戰。
![]()
這不是日本第一次在臺灣問題上出現“模糊操作”,近年來,一些日本政客在對臺問題上的表態越來越頻繁,動作也越來越公開。
雖然日本政府還沒有改變“一個中國”的官方立場,但從實際操作來看,他們在政治上正在不斷試探中方底線。這次高市的行為,正是這種趨勢的延續。
國臺辦直言不諱,點破“臺獨”幻想靠不住
面對日本的“顧左右而言他”,中方不僅通過外交渠道表達抗議,還由國臺辦出面,直接回應這場風波的實質。
![]()
11月5日,國臺辦發言人張晗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日方有關行徑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向“臺獨”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中國不會容忍任何形式的“臺獨”活動,也不會允許任何國家以任何方式插手臺灣事務。
高市早苗這樣的行為不僅是對中國主權的挑釁,更是在給“臺獨”勢力打氣。
每當有國家或地區與臺地區灣進行接觸,臺當局總是第一時間高調宣傳,試圖營造一種“國際認可”的假象。
![]()
同時,發言人還正告民進黨當局,任何“倚外謀獨”、企圖將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圖謀,都是癡心妄想,只會失敗得更徹底。
大陸方面已經明確,對“臺獨”分子將依法追責,不會輕易放過那些參與分裂活動的人。不管是誰,只要觸碰分裂國家的底線,都將面臨后果。
民進黨當局試圖借日本這樣的國家做突破口,但“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是不能突破的。
![]()
軍演與經濟“組合拳”同步上陣
近段時間,在軍事、經濟和外交三個層面,中國都在穩步推進措施,傳遞出明確信號,紅線不可跨越,跨了就要承擔后果。
在軍事層面,解放軍東部戰區近期頻繁展開實戰化演練,不僅有傳統的海空戰備巡邏,還加入了無人機、智能裝備等新型作戰力量。
這種常態化的軍事動作,已經成為中方表達立場、傳遞警告的重要方式。
![]()
而在經濟上,中國也掌握著日本極為依賴的關鍵資源。日本的高科技產業在許多方面仍然與中國市場緊密相連,尤其是在汽車、電子元件、稀土等領域,日本必須正視這一點。
外交方面,中國也在不斷加強與其他國家的溝通,強調一個中國原則的普遍共識。
此次APEC峰會上,多數成員國并未介入臺灣問題,也沒有配合日本的動作。這說明,只有個別國家有自己的小算盤,但在全球范圍內,一個中國原則依然是主流共識。
![]()
通過這三條線的協調推進,中方展現出非常清晰的戰略思維,在每一個動作中,都傳遞著背后的決心與能力。日本如果繼續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臺灣問題上踩線,很可能會遭遇更強烈的反彈。
風波未平,日本處境或再受擠壓
高市早苗這次的表現,也在日本國內引發爭議。她在APEC期間的一系列舉動,被一些日本媒體形容為“過于激進”。
她還在其他場合出現了不太妥當的外交行為,比如在與他國領導人互動時表現過于輕率。這些行為在外交場合中被視為缺乏專業素養,也讓日本政府在國際舞臺上顯得有些尷尬。
![]()
從更大的格局來看,這起事件不只是一次個人行為或單一外交摩擦,它反映出的是日本在地區戰略中的搖擺狀態。
一方面,日本希望維持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另一方面,又試圖在地緣政治上與美國保持一致,甚至主動在臺灣問題上“刷存在感”。
這種兩面策略,從長遠來看,極容易失控。
![]()
中國不會容忍任何國家借所謂“實務交流”掩蓋政治圖謀,如果日本仍然執迷不悟,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臺當局也要明白,他們的招數無法動搖一個中國的全球共識。靠外部力量“撐場”,只是延遲問題的爆發,解決不了實質矛盾。
一場外交碰撞背后的全局博弈
高市早苗的這番“外交演出”,在短時間內制造了不小的輿論動靜,從長遠角度看,更像是一次政治投機。
![]()
她試圖借臺灣問題為自己爭取更多話語權,卻忽視了中日關系的整體穩定和臺灣問題的高度敏感。
中國的反應則展現出高強度的戰略清晰度,不會被挑釁帶節奏,也不會輕易放松底線。
![]()
這場交鋒的背后,是臺海局勢走向的一個縮影。未來類似的挑戰可能還會有,但中國的態度已經說得足夠明白,底線不能碰,現實不能改,幻想不能成真。
誰要試探,就會付出代價。不管是日本政客,還是島內當局,都該聽清楚這個信號。
參考信息:
國臺辦:日方應深刻反省歷史,慎之又慎處理涉臺問題——參考消息2025-11-05 13:45
中國外交部嚴厲正告后,日本外相最新涉臺表態——鳳凰衛視2025-11-04 15:4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