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一支精銳部隊正開授勛大會,結果被俄軍導彈一鍋端,現場炸成火海,在敗退的當下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烏克蘭前線戰事吃緊的當口,一場授勛儀式竟成了新的傷亡現場,2025年11月初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新特羅伊茨克村,烏克蘭海軍陸戰隊第35獨立旅的官兵們正列隊接受榮譽,突如其來的導彈打擊讓整個儀式瞬間被火海吞沒。
![]()
最先揭開這場悲劇的,是烏克蘭記者德米特羅·斯維亞特年科,他在社交媒體上沉痛地寫道,自己的兄弟,優秀士兵弗拉基米爾,就在這場襲擊中喪生。
同時遇難的還有前攝影師科斯蒂安廷·胡岑科等多名官兵,他們本該是接受表彰的英雄,卻倒在了本應最安全的時刻。
![]()
烏軍指揮部隨后確認,俄軍對新特羅伊茨克村中心發動了“聯合打擊”,除了官兵襲擊還奪走了一名平民的生命,十余名平民受傷,其中還包括兩個孩子。
但不少觀察者私下認為,真實的傷亡數字可能遠高于官方通報, 從作戰方式看這次襲擊顯然經過了周密設計。
![]()
俄軍不僅動用了彈道導彈進行精準打擊,還配合了遠程火炮、“冰雹”火箭炮和殺傷性無人機,織成了一張立體火力網。
種種跡象表明對方很可能早就掌握了儀式舉行的具體時間和地點, 事件迅速震動了烏克蘭當局。
國家調查局已派出專門小組趕赴現場,重點核查部隊是否違反了安全規定,比如為何沒有安排足夠的避難設施。
最新進展是涉事部隊的幾名指揮官已被停職,等待進一步處理,更令人痛心的是這樣的悲劇仿佛是一場重復上演的噩夢。
2023年11月烏軍第128山地突擊旅在扎波羅熱舉行授勛時遭遇空襲,至少19名士兵犧牲,今年6月,第239訓練中心也因類似情況遇襲,直接導致其高級指揮官米哈伊洛·德拉帕蒂引咎辭職。
![]()
一次次血的教訓,無情地揭示了烏軍系統中存在的深層隱患,一些指揮官似乎嚴重缺乏戰場安全意識,屢次在靠近前線的開闊地帶大規模集結人員。
情報保密工作存在巨大漏洞,讓對手能輕易獲取關鍵活動信息,這些都反映出整個軍事體系在專業性和紀律性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
對當前承受著巨大作戰壓力的烏軍而言,這類事件造成的不僅是精銳力量的折損,更是對士氣的沉重一擊。
新聞一經發出,紛紛贊嘆這些士兵死的太不值了 。
“這已經是第幾次了?同樣的錯誤犯這么多次,簡直是用士兵的生命在開玩笑!”
“這些士兵本該在戰場上殺敵,卻倒在了自己人的疏忽之下,太不值了!”
![]()
“前線這么危險,指揮官還敢在開闊地帶搞集體活動,這不是給俄軍當活靶子嗎?”
“情報保密形同虛設,俄軍連授勛的時間地點都摸得一清二楚,內部漏洞太大了!”
“這哪是授勛儀式,分明是‘送貨上門’服務。”
![]()
“俄軍用了彈道導彈、火箭炮加無人機的組合拳,明顯是有備而來,烏軍指揮官連基本戰場安全意識都沒有,怎么帶兵打仗?”
“去年扎波羅熱那場授勛襲擊死了19人,今年6月訓練中心又出事,居然還不長記性!”
“這些士兵都是精銳,比如那些無人機飛行員,培養一個得多難?一鍋端了之后,戰斗力肯定大打折扣。”
“指揮官被停職有什么用?悲劇一再重演,根本問題不解決,換人也是治標不治本。”
“現場又是導彈又是火箭炮,還有那么多精銳士兵,怎么可能只死一個人?明顯是怕影響士氣往少了報。”
“別忘了還有平民受傷,連孩子都沒躲過去,這種損失根本不是數字能衡量的。”
“烏軍現在壓力大,搞授勛可能是為了鼓舞士氣,但選在前線空曠地帶確實太冒險了。”
![]()
“俄烏打到現在,雙方情報戰很關鍵,這次襲擊說明俄軍的情報能力很強,烏軍得徹底反思保密措施了。”
“再怎么解釋,也改變不了指揮失誤的事實,士兵的生命不該為這種低級錯誤買單!”
“仗打了兩年多,指揮官還能在敵人眼皮底下搞集會,這不是勇敢,是愚蠢!”
![]()
“戰爭就是這么殘酷,一個疏忽就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希望這次調查能真正追責,別讓悲劇再重演了。”
您認為烏軍授勛儀式屢遭襲擊,到底是情報泄露的鍋,還是指揮官缺乏安全意識如果是你,會如何在鼓舞士氣和保障安全之間找平衡?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信息來源:YouTube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